1.当年为什么取消高考

2.听说今年高考语数外的满分改为了200分,是不是真的啊?

3.英语会被踢出三大主科吗

4.高考改革怎么复读

5.高考改革在迷雾中寻找方向的三十年(二)

6.2008年高考改革视点:高考志愿该如何填报

7.英语是主要学科,那英语该不该被“踢出”高考?

反对新高考改革,反对高考改革

个人认为不会,高考取消英语政策解读:

1.英语不是退出高考,英语只是不再参加7、8日两天的统考。英语考试改为1年2次,3年6次,取最高分记入高考成绩,由获得授权的社会机构组织考试。

2.英语考试命题将更加侧重听、说、阅读等实际应用能力的检测。

3.重点大学和名校对英语会有明确要求,英语成绩差的同学将更难进名校。

因而,我们建议,高一就应该将英语拿下,考出好成绩,这样在高二高三会有更多时间备考其他科目。换句话说,如果到头来语文、数学等科目考试成绩优秀,却因为英语而无缘名校,那将会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

改革后英语能力要求变高还是变低

有关高考中的英语考试改革就是如此。主张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重要程度的人认为:在中国经济崛起后,中文会扩大使用的范围,因此从整体上来看,经济发展对英文能力的需求降低。所以高考调低英语考试的重要性,将考核英语一事交给市场和社会,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但反对者一来认为英语的大规模使用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不是中国经济增长促成了中文的使用。未来双语并存且主要是英语的使用依旧是促进贸易和增长的主要因素。

当年为什么取消高考

当前,高考改革已成为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适逢《湖北招生考试》正在开展“中国高考向何处去”的专题讨论,现借此平台,将有关高考改革的思考与建议提出:  建议之一:确定改革目标,提出基本框架  现行高考的“基本框架”,形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定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至今,中国国情已发生重大变化,经济体制改为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已具体为小康社会,又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教育也从“精英阶段”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今天我们已处于新的历史高度。现行的高考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中国的国情,迫切需要进行整体的、重大的改革。

据悉,教育部正研究高考改革问题。建议,首先确定改革的总目标,提出一个“基本框架”,先把基本的东西确定下来,再讨论细节。  建议之二:实行分类高考,把研究型大学的招生考试单独分立  统一考试的优越性是主要的,但现行统考的缺陷是“共性多,个性少”。

分省命题后,地区差异的问题可能改善,但不能解决招生学校、考生群体之间差异的问题。  在大众化阶段,高等学校分为不同类型,这些大学的培养目标、对质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见《中国教育报》2005年12月30日)。因此,有专家建议,按学校的类型分别考试、录取。

如广西就曾把职业技术类的学校分离出去,根据这类学校的要求,单独考试、录取。这样,可以因材施教,考生各得其所,既有利于高校选拔择优,又有利于中学减轻负担。  目前,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委员同志指出,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她强调要继续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

她说,“建设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是关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问题,是中央经过深谋远虑作出的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重大决策。我们要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推动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见《中国教育报》2005年12月30日)。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也认为,研究型大学“应当为社会培养精英人才”(见《中国教育报》2006年1月5日)。不区别不同类型学校的不同要求的统考,可能把“精英”淹没在“大众化”中。  建议,把研究型大学的招生考试单独分立。在教育部宏观政策指导下,这类学校自愿参加,组成招生委员会,委托某考试机构组织考试,提供分数及有关资料;学校还可以加试,由中学按一定比例推荐德智体比较好的毕业生报考,招生学校单独录取。

建议之三:完善高中毕业生会考制度,或高考单独设水平考试  高考科目设置,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反反复复,始终处于两难之中:一方面要求新生全面完成高中课程,反对文理偏科;另一方面,又希望新生具有特长。上世纪九十年代决定,由高中毕业会考承担第一方面的任务,而考生特长则由“3+X”中的“X”体现。

然而,二十多年来,实践结果与原决定相距甚远,以至又出现了许多“综合”。  建议,或者完善高中毕业会考,或者由高考单独设置一个“水平考试”,范围包括“语数外”以外高中文化课,不计入总分,只作为资格。高考的选拔考试科目仍为“3+X”,“X”由大学选择。

建议之四:坚决把录取新生的权力还给高校  现在高考中最大的怪现象是高等学校几乎完全不关心高考的改革。究其根本原因是“定、办”太多。因此,高考改革几乎根本没来自高等学校的动力。  建议之五:将各级招生考试机构改变为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  上述各项过去曾多次议论,都因“工作量太大”而告吹。

建议,各级招生考试机构改为“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根据工作量决定人员编制,实行个人所得报酬与工作量挂钩。  建议之六:以法治考。加大考试立法、考试法制化的力度,加快考试法制化建设的速度,尽快制定考试法,可先由院制订《高考条例》或《考务管理规则》。

建议之七:高考在考查知识的基础上应注重考查能力。坚持不懈地进行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改革,在考查知识的基础上,应注重考能力。  以上建议,是我长期从事考试管理实践和考试理论研究的结果,是否妥当,求证于方家。

听说今年高考语数外的满分改为了200分,是不是真的啊?

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1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1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

扩展资料

恢复高考的历史价值:

17年恢复高考制度,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尤为重要的是为我国在新时期及其后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纪念恢复高考制度41周年意义重大,一方面回同志在教育界拨乱反正的伟大创举,一方面回顾高考41年走过的历程,思考和展望高考发展和改革的未来。因此,17年恢复高考制度不仅具有很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百度百科-恢复高考

英语会被踢出三大主科吗

江苏2008年高考方案的思索

以前教育改革,江苏并不走在全国前列,而这次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当别的省市小心翼翼静观其变时,江苏却豪气冲天地站了出来,充当了急先锋,不仅课本统统改头换面,变成了所谓的模块教学,连牵涉到整个社会神经的高考也变得面目全非。

高考无小事,涉及到学生、家长、高校、基层高中一线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等方方面面的利益,这是一场关于教育的博弈,但这场博弈究竟谁是利益既得者,实在让人雾里看花,捉摸不透。

08江苏高考方案出来之前,教育厅其实已经通过媒体放出了风来,其复杂的操作性,招致社会的一致质疑,但最终还是没有阻止这个“怪胎”的横空出世。仔细研究这个方案,让人哭笑不得,只能说这是那些成天躲在办公室或者长年在国外考察的自以为是的所谓专家的“一场臆想的天外飞仙”。

《08方案》的指导思想是这样表述的:“总体体现四个有利于的原则,具体为:1、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2、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3、有利于学生减轻学业负担,提高综合素质;4、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精神当然是好的,原则也被描述得够理想化,那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方案是否真的如他们所说得那么漂亮。

一、所谓“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减轻学业负担,提高综合素质”。

新课改的本质精神是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高考既然是指挥棒,理应也应该是新课程改革的最终贯彻执行者,如果高考的导向仍然是有利于应试教育,那刚刚起步的新课改必将无果而终,一切试图扭转当前教学现状的努力也将最终化为泡影。

《08方案》总的方案是“3+学业水平测试”,3即语、数、外,各门分值高达200分,且选修物理和历史的,分别在数学和语文上加试50分选做题,作为高校录取的参考依据,而因为其它的两门选修科目因为只被粗略地分为A—E五个等级,谁轻谁重,哪些科目对获取大学录取通知书更显珍贵,大家都掂量得出,这样,必然导致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五门科目的厚此薄彼,最后只是埋头于语数外的题海中,为了这三门的650分废寝忘食。而其他的两门选修科目因为只有大致的等级,学生肯定不会给予充分的重视。于是素质教育照旧成了一句空话,所谓的培养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统统被最后仅剩下的语数外考试活生生地一刀切,成了同一个模子里出来的流水线产品。

原先的高考时间是集中在6月份的7、8、9、10四天,必修科目以文综、理综的形式在高三上学期考完,这个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在最后一学期集中精力备考高考科目。而现在的《08方案》中的考试时间被活生生地拆成三段:

第一阶段,必修的会考在12月9日全省统一考试,分两类,一类是必修5门,一类是选修2门(指定选修是物理或历史,其它为自主选修,只有四种即物化、物生、历政、历地。选修之外为必修);

第二阶段,选修的2门在高三上学期期末进行,同时进行必修5门的第二次考试(不及格或不满意);

第三阶段,6月7日上午语文,下午英语;6月8日上午,数学。

这样的安排试图为社会一直诟病的“一考定终生”拨乱反正,可事实上,新方案仅仅将两门选修科目提前一个学期考完,五门主科仍然都只有一次考试的机会,并没有人们所期望的与平时成绩挂钩的选拔机制,而且每次考试都性命攸关,与最后高校的录取紧密联系,科科次次考试都有极强的选拔功能。不言而喻,《08方案》不但没有拨乱,减轻学生的负担,可笑的是,矫枉过正,一方面更加剧了“一考”的重要程度,另一方面严重地增加了学生的考试负担,使学生在最后的半年里始终处于每一门关乎未来命运的考试中。

关于必修会考,以单科形式一天要考七份卷子(不知道是不是应该这样理解),其时间安排的科学性值得严重的怀疑。

而最终的本科录取因为对必修会考起码有两门C级以上要求(本一更多,且各个高校可能对会考等级还各有具体的更高要求),必然导致没有达到这个基本要求或者担心考的等级不够将来志愿学校的要求的学生,会选择在第二阶段再考一次。这样一来,相对于很多学生,大量的精力被牵制在必修会考的等级中,而无法集中精力备战最后的三门科目。

如此密集的考试安排,一天只有二十四个小时,如何再叫学生抬头看世界,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如何叫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看起来这个方案不仅不会起到“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有利于学生减轻学业负担,提高综合素质”的愿景,并且似乎与预想的目的背道而驰,越走越远。

此外,最后一个学期只剩下语数外三门,语数外的师资怎么安排?其他的物化生、政史地老师在又该做什么。学生每天都只面对这三门,科学合理么?不把他们逼疯才怪。

二、所谓“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高考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理所当然要通过一定的区分度来为高校输送合格优秀的生源。自从77年恢复高考后,高考制度历经坎坷,并且在这个强调尊重个性、鼓励创新的年代显得越来越步履蹒跚,但始终不可否认的是:没有高考,就没有现在中国的现代化,没有高考,就没有许多人的今天。高考30年来,为高校,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各种人才。可以说,高考的直接使命就是“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然而《08方案》显然有违这一使命。

首先,选修科目规定理科必选物理,文科必选历史,也就是说只有四种组合:物化、物生、历政、历地,完全致学生的个性和大学的某些专业性质于不顾,打个比方:对一个有学医或从事生物工程倾向的学生,他最佳的选科组合应是“生物、化学”,设置医科或者生物工程专业的高校也肯定倾向于选拔这种组合的学生,然而《08方案》根本不设置这样的组合,如何有利于高校选拔自己需要的人才?并且定物理和历史为必选科目,依据又何在?

其次,选修科目只有A—E五个等级,非常粗糙,按成绩划定前10%为A级,前10%—25%为B级,前25%—55%为C级,前55%—85%为D级,后15%为E级。问题来了,设满分是150分(具体分值方案没有明确),如果前10%的第一名学生考了150分,最后一名学生考了130分,分差虽然达到20分,但最后一名和第一名一样都是A级,对于一些重点大学来说,是否还能录取到真正的尖子生值得怀疑。

第三,真正有分数的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稍加比较,就可以看出,这样的安排是对文科生有利的:三门中,语文、外语占了两门。如果高校某些专业文理兼收,显然文科生要占相当的“便宜”。而对国家更需要的理科生却是很大的打击,可以预见,如果这个方案持续若干年,等大家都摸出门道,势必造成大量学生选报文科。

第四,《08方案》活生生地把本应是一个整体的五门科目拆成两个阶段考,两种记分方式,有的聪明学生在理化生上优势明显,但语文、外语相对是薄弱科目,如果按照以前的模式,他完全可以通过其他两门选修把总分提高上去,但现在的模式是他选修再好也只可能是A级,而语文、外语也许足以将他拒之于大学校门之外。这样的模式,高校选拔的人才也许只能说是语数外的人才。

三、所谓“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

本人一开始就说过,高考无小事,牵涉到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在中央明确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江苏提出“两个率先”口号的历史时刻,新方案更应注重承上启下,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更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考上的贻害的也许是一代人。

“群众利益无小事”,中央早就指出一切工作要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为根本出发点,当初这个方案放出风来的时候,就招来一切有识之士和还懂点教学的人的一致反对,家长学生也怨声载道,和谐社会出现了不和谐的高考方案。可就在这样的一致反对声中,这个怪胎还是呱呱落地了,其寿命究竟会持续多长时间,我拭目以待。

高考改革怎么复读

英语会被踢出三大主科吗如下:

截止到2021年9月份,英语没有退出三大主科。

近期,各地纷纷传出高考改革的消息,且都有拿英语“开刀”的意味。对于这一改革,舆论有褒有贬。支持者认为这有利于英语教学回归本质,也可引导学生更加重视母语学习。反对者则认为,这不利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中国融入世界背道而驰。

英语教学的问题:

就出在“全民英语”上。而我国之所以出现“全民英语”,与国人对国际化人才的认识偏差有关。提起“国际化”人才,大家的意识就是必须懂外语,外语甚至成为“标签”。这其实是对国际化人才的误解。

国际化人才首先表现在这个人是否有国际化的视野、思维方面,一个不懂外语的人,照样可以有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因为外语说到底只是工具,掌握这一工具,可以为其扩大视野提供语言的便利,但没有这一工具,不能判定其就不能成为国际化人才。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获得信息的渠道已经十分多元。反过来,一个人只懂语言,却没有独立思维能力,是不能成为国际化人才的。

高考改革在迷雾中寻找方向的三十年(二)

高考改革复读途径如下:

新高考也能复读。目前,国家也没有出台关于禁止高考复读的政策,这种情况,基本就是高考改革不影响高考复读的,而且复读考生仍可选择物化生或政史地组合参加高考。

实行新高考之后,就不再区分文理,虽然还是语数外三大科,总分没有变,但是不分文理之后,就没有了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的区别。

一般情况下,高考复读没有特殊的手续需要办理,拿着自己的分数单,然后再去学校报名交钱就可以了。首先需要的是一份你高考分数纸条的复印件,然后等复读学校的电话:如果是要更换学校参加高考复读,就需要去原来的学校,把档案交给所在的复读学校。

大多数复读学校都是根据学生的成绩收费的。一般高考成绩越高,复读的学费越低。

新高考复读需要注意的问题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教育,且再加上现如今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重视学历,因此报考考研的人数也越来越多,高考人数也越来越多,因此学生之间的竞争和压力也越来越大。

再加上复读人数越来越多,因此让很多高三应届生很反对,认为不公平,认为复读生完全有可能占据本该属于应届生的高校。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不断改革,现如今实行了新高考,那么将意味着复读越来越难。

新高考复读选考科目不能调整,将使你的备考失去灵活性。新高考考试说明非常明确地指出: 学生选考什么科目在高考报名时较终确定。

应届生的选考科目是经过多方面权衡选出来的。学生选科需要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就业意向、整体选科数据等多方面指标做综合选择,而对于复读生来说他们的选科多少有点无奈的味道,毕竟在新高考以前入学的学生是不能随意选科的。

2008年高考改革视点:高考志愿该如何填报

上海是怎样取得高考自主权的

 高考反思

 ?全国那么大,发展不平衡,有的地区是?西欧?水平,有的还停留在?非洲?状况。10亿人民一个大纲,祖孙三代一本教材,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中国应该有多本教材,应该有很多种教育模式?

 把上海高考的命题权从教育部拿过来,实现自主招生,这是我当(上海)教育局顾问时的?得意?之举。

 上世纪60年代上海的高考曾经戴过?王老五?的帽子,录取线排在全国第五名(福建是全国高考状元),录取线似乎总排在全国后面,压力很大。其实,上海的情况跟人家的确有点不一样。入学率不一样,分数线就不一样。我们是中等水平的学生能进大学,人家是高材生才能进大学。全国比的时候,不比百分比,只比录取线,这不合理。人家500多分才能录取,我们300多分就录取了,现在100多分也可以上专科了。人家是分母大,分子小,我们是分母小,分子大,要比,得先?通分?,这是学过算术的人都知道的。

 由于落了个?王老五?的外号,有人就不断刺激大家去追逐高分。我很早就提出来:全国那么大,发展不平衡,有的地区是?西欧?水平,有的还停留在?非洲?状况。10亿人民一个大纲,祖孙三代一本教材,本身就是不合理的,中国应该有多本教材,应该有很多种教育模式。我提出,要多纲多本,即大纲有多种,教材有多种版本,允许地区与学校自己选择。不少国家的教育部都没有制订统一的大纲,但高考一样考,而且多数是学校自主招生,全国并没有什么录取线的统一要求,而我们是越搞越死。大纲如果一放宽,学生可以学习各种知识,面就宽了。各地教育也可办出地区特色,以适应不同的发展水平。我当时担任全国课程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就在会上提出了这样的理念,但有人反对。有人说,正因为中国这么大,所以要有一个统一的东西。同一个问题,却得出了两个相反的结论。我坚持己见,认为正因为中国大,发展不平衡,不能搞划一主义。后来大家把意见折中了一下,提出?一纲多本?,即教育部制订统一大纲,在大纲指导下,可以编多种教材。

 上海首先搞教材、课程改革。这涉及到一个问题:教材自己搞,高考还是全国命题,这个教材谁敢用?我就琢磨,要想办法把高考权要过来。有了这个指挥棒,上海的很多改革就可以很主动了。

 当时,我就找分管教育的谈自己的想法:向教育部要高考权。分管看了我几秒钟,大概在想,这家伙三天两头出鬼点子,然后说:?这太难了,历来没有过这种事情,教育部也不会同意的。?我说:?你答应,我就去要,我自己去要!?我连续找了他几次,后来他松口了:?你去要要看,教育部如果肯的话,我们就试试。?

 我很高兴,心里想,我要的就是这句话。以后,我就一直留心着找机会。不久,教育部部长和分管高考的副部长到上海来视察,我就抓住这个机会,对分管说:?这几天部长在上海,我们去看他好吗??他说:?好啊,你和我一起去。?

 我们来到他们下榻的延安饭店,向部长汇报上海教育的情况。后来,我抓住机会,把话题往中心引:?现在高考,全国只有一张卷子。高考命题,历来都是众口难调,每年都有人评头论足。教育部何必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何不把权放下来,你们在上面监督,搞得好就表扬,搞不好就批评,就非常主动。?他们看了我两眼,说:?能行吗??我说:?中国一个省比西方的一些国家都大。一个省的教育局长还招不来几个大学生??他想了想说:?不行,要搞乱的。?我说:?你制定几条原则,搞几个统一的政策,题目叫下面搞,有什么不好??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我慢慢跟他们磨。后来,部长说:?上海可以试试,其余的地方不放。?我等的就是这句话,马上接茬:?那好,我们上海自己搞。?我对一旁的说:?,部长已经同意了。?接着说:?教育部领导同意了,我们就试试吧。?

 没想到,部长回北京就变卦了。当时,我正在外地出差。等我回来,局里的同志告诉我,他们都请示好几回了,部长改变主意不同意了,?要不,你再去一次北京,最后再争取一下。?我心里嘀咕,真是好事多磨。

 快到春节了,我也顾不上过年,与市教委办的一个领导一起去北京。一到北京,我就去找相关人员打听。幸好我在部里呆过,朋友多,终于打听到实情。原来是管高考的司长在部长面前讲了很多负面的话。部长心里本来不是十分同意,一听他的话,于是就改变了主意。幸好,那个司长跟我也很熟,我就直接找他去了。一见面,我冲着他说:啊,你怎么反对我??没头没脑的一句话把他说愣了,?什么事?我怎么会反对你呢??就是你捣蛋。?我一肚子意见,半真半地发出来。

 开过玩笑之后,我就讲了这件事情。他说:?唉,高考这事不好弄,你就不要弄了。还是全国统一吧!?我态度坚决,说:?这事,我已经想好了。明天上午,我向部长汇报。你参加,但不许讲话。部长什么态度就什么态度。这样可以吧??他觉得部长不会答应,就卖个人情说:?好,我不讲。?第二天,我向部长汇报。汇报完了,部长抬头看着他,希望他表态,我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这是个关键时刻,空气仿佛有点凝固。他坐在那里,接受我们期待的目光,憋了老半天,最终没有吭声。部长看他不吭声,就说:?这个事情本来是答应你们的,就是他不赞成。现在既然他不讲话,那你就去搞吧。?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既不要被他坚硬的外表所迷惑,更要避开它锋利的螯。

 以后,那个司长到上海来的时候,我还跟他说起这件事,我笑着说:?真谢谢你啊,守信用,没有讲话。?他也回敬我:?我上你的当了。?

 我把高考权拿了回来,为课程、教材的自主改革创造了前提条件。接下来就是要改革高考办法,同时改革课程、教材。遗憾的是那时我离休了,接任的同志没有改革高考制度的想法,也没有听取我关于改革高考制度的构想,仅仅是自己组织命题,而一切办法照旧。我的想法是,上海学生少,初中毕业后分流,40%进中专、职校,60%的人进普通高中,毕业时只要会考及格,就可以上大学。不过,大学二年级时要再一次分流,一部分人上大学本科,一部分人上大专。大学实行宽进严出,改变?一试定终身?与?进大学难,出大学容易?的状况。离休以后,自己的理想就很难实现了。对此,我至今还觉得十分遗憾。不过总算课程教材的改革工作在上海展开了,?多纲多本?的主张也在全国实行了,这是一件令人快慰的事。另一件令我高兴的事是现在全国高考自主命题的省市越来越多,改革大潮势不可挡,建国后形成的一张试卷考遍天下苍生的局面已被全面冲破,千呼万唤的高考制度改革也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实行。

 ?订单式?教学:工作中需要什么就教什么

 ?工作中需要什么就教什么?的教学方法,是中侨学院通过一系列市场调研摸索出来的。潘日芳觉得,与其花钱请名校的教授来上课,还不如自己研发教材,教学生一些实用的技能。?

 杉达学院的校长办公室,与普通教室的内部装饰大同小异。而中侨职业技术学院的校长办公室,俨然是一个派头十足的老板办公室。杉达的董事长很少亲临学校开会,而中侨每周一董事长参加的会议却雷打不动。

 作为一家由企业投资的民办高职院校,中侨是与杉达完全不同的一种私立大学的代表。它于1993年由两位教授创办,但由于缺乏资金,被迫于2002年由一家大型企业致达集团接手管理。

 这一年正值《民办促进教育法》的颁布。政策上的推动,加上集团一下投入3亿元巨资,学院很快就发展起来。但无论从学校性质上还是管理体制上来说,中侨学院走了一条与杉达截然不同的道路。

 中侨学院的院长潘日芳,在来到中侨职业技术学院之前,曾是杉达学院的副院长和华东理工大学的信息院院长,因此潘院长对于三种办学方式的异同,感触最为深刻。

 根据市场需求设置学科

 民办高校虽然发展速度惊人,但由于种种原因,始终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潘日芳就非常惋惜民办高职的地位:?第一类当然是清华、北大,第二类是一类学校,第三类是二类学校,第四类是专科学校,到第五类才是高职学校。高职学校里还分为公办和民办,而民办总是排在最最底层。?

 ?但实际上,高职类院校在国外的地位就不是这么低的。它只是另一种类型的学校。国外有些人上完大学,还会去读高职。我们培养的是实用型的人才,工作中需要什么技能,我们就教什么样的技能。?潘日芳说。

 ?工作中需要什么就教什么?的教学方法,是中侨学院通过一系列市场调研摸索出来的。潘日芳觉得,与其花钱请名校的教授来上课,还不如自己研发教材,教学生一些实用的技能。?那些教授,拿本科的教材来,在我们学生面前念一遍,学生哪里学得进??相反,中侨宁愿从一些急需人才的企业里,找来一些有从教经验的管理人员,给学生上课。这种?订单式?的教学,不仅保证了就业,也给公司提供了所需的人才。潘日芳说:?市场上,这种需求是很多的。问题是,想要利用这个市场,我们需要花很大的力气,逐一与工作单位协商。?

 在这点上,潘日芳反而觉得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更有优势。?我们和公立学校相比,也有我们的优势。他们在管理上会受到各种限制,而我们就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来设置学科。?

 校长董事需要磨合期

 目前,包括致达集团旗下的企业在内,中侨学院已经与32家公司合作建设了实训基地,28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学生就业率达到了.8%。这样的办学方法,中侨学院还将继续发展下去。对于这条路,潘日芳信心十足:?我们学院不会转本科学校,我们就准备坚持把高职办下去。?

 ?坚持把高职办下去?的潘日芳,在来到中侨之初,也曾经饱受困扰。?一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高职教育,需要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也要带动教师转变思想,另外就是与董事会的磨合也有困难。?

 不同于杉达,中侨学院是切切实实的董事长领导、校长负责制。校长由董事会任免,董事长和校领导每周都要举行例会商讨学校大小事宜。也就是说,中侨学院的董事长,比起杉达董事会大方向性的管理,要细致得多。这也正是中侨学院五年来的第四任院长潘日芳需要适应的一个新变化,不过好在经过了不到半年的磨合期,潘日芳就与董事会达成了默契。

 除了国家近几年的资助和学生学费外,中侨学院的资金几乎完全来源于致达集团。?中侨学院只有致达一个投资方,而且致达对于公益办学也是始终非常支持的。有很多学校都有三四个股东,那样磨合起来就很难了。?潘日芳说。

 筚路蓝缕的私立大学

 目前,我国私立大学之间,还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民办本科(或专科)大学,二是民办高等职业学校。全国1000多所高校中,私立学校只占200多所,而其中真正走所谓?哈佛路线?的民办普通大学,更是少之又少

 百年来,中国私立大学的沉浮都与国家政策休戚相关。在民国时期的鼓励政策下,清末就已出现的近代私立大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甚至风头盖过了公立大学。据1937年的统计,私立高等学校数占全国高等学校数的51.6%。中国大学、朝阳大学、复旦大学、大同学院、武昌中华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一大批有名的学校,也都是在这短短几十年内发展成熟起来的。

 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私立学校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体制不适应,于是1952年开始,私立大学在院系调整中全部改为公立。这一状态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以后,私立学校才又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

 当新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上海杉达学院?出现在上海金桥出口开发区时,几乎所有人都抱着猎奇的心态聚焦在它身上。出于?少花国家的钱,多培养一些人才?的简单想法,交大、北大、清华的8位教授,拿出自己的工资,在借来的校舍里开始贯彻自己的教育理念,当时就有美国报纸预测杉达将成为?中国的哈佛?。

 纵观西方各大知名的私立大学,也大都创办于窘迫之中。哈佛诞生时只有9名学生、1位教师;而斯坦福则是从一个废弃的飞机场,发展成为如今硅谷信息产业摇篮的。相比之下,杉达第一年就招收了150名学生,师资更是汇集了三所国内顶级名校的教授。如此看来,美国媒体的这一预测也并非盲目乐观。

 如今15年过去了,杉达已经拥有了1万名在校生,目前也开始走出负债状态,甚至每年都有3000万元的稳定盈余。但将视野放开到中国200多所私立大学,且不说它们向哈佛迈进了多少,真正能达到杉达水平的究竟又有多少?

 其实,情况并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私立大学之间,还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民办本科(或专科)大学,二是民办高等职业学校。全国1000多所高校中,私立学校只占200多所,而其中真正走所谓?哈佛路线?的民办普通大学,更是少之又少。从上海来看,在总共15所民办学校中,只有杉达学院和建桥学院2所属于本科大学,其余都是高职院校。

 在优质学校少的同时,方兴未艾的私立大学,不管是在名气还是财力上也都处于劣势。即使是民办本科大学,在学生择校和教师择业时,也都被排在了公立高校的后面,一如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潘日芳所言?民办高校总是排在最最底层?。

 但除了受制于外界对民办学校的热情和认识以外,政策上的滞后也是制约私立大学发展的一个很大原因。杉达学院院长袁济教授对此感触颇深。由于政策不全面,现在社会上泛滥着太多以营利为目的的私立高校,导致民办高校作为一个整体鱼龙混杂,质量也参差不齐。作为少数知识分子创办的私立大学,杉达一直坚持着公益办学的理念。但恰恰是这个坚持,给学院带来了更大的生存压力。袁济说:?现在坚持非营利的只有两所学校,杉达和黑龙江东方学院。?杉达占据了天时地利,在巨额捐助下,现在已经能靠学费自给自足了。但同样在1992年创办的黑龙江东方学院却没有如此顺利。虽然在校生已达1万人,但由于缺乏捐资人,又受到地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目前学校仍处在负债阶段。

 不过,毕竟私立大学才存在了15年的时间。无论是要摸索出私立学校自己的一套办学方法,还是要培养社会对民办学校的理性认识,抑或是要完善一部民办教育法,都需要更长的时间。近两年,国家出台了大量的优惠政策,来逐渐填补公立和私立大学之间的鸿沟。而现在,各所学校也都在努力建立自己的特色,寻找打开市场的突破口。用袁济教授的话来说,未来中国私立高校走向哈佛之路是?事在人为?的事。而中侨学院的潘日芳则更为乐观:?只要再等5年,情况就会大不一样。中国私立大学发展到西方的水平也是必然的趋势。?

 基于知识分子理想的新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

 ?我国目前像杉达学院这样真正由教育方面专家创办起来的学校很少,这并不是因为教育界自主办学的热情不够。事实上,一些现在由企业接管的学校,原先正是由教授创办的。但这些教授苦于有想法、没资金,最终无法坚持下去。?

 如果要说哪所私立学校最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话,上海杉达学院应该是当仁不让的候选。1992年春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南下,浦东开发开放,有感于国家快速发展的前景,上海交大、北大和清华的8位教授,便带着他们对办学的独到理念,在金桥出口加工区创办了新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

 ?一般来讲,知识分子容易被国家的一些非常远见的事情所感动。在当时的背景下面,为了支持浦东开发开放,就有了这样的想法。?杉达学院院长、创办人之一袁济回忆说:?当时为什么想起来搞学校呢?因为很多教过我们的老师给了我们启发。当时他们退休以后经济上很困难,我们也觉得这么早就退休很可惜。而且我国人口这么多,如果受教育的很少,就是一个包袱,如受教育的人多,就有可能变成一个。当时我们就想能不能不用或者少用国家的钱,来办一所民办大学。?

 随着杉达的建立,以及国家一些资金和招生方面的优惠条件出台,全国各地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教育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上半年,我国共有275所民办普通高校。

 应该帮助知识分子创办一些非营利的机构

 作为新生事物的杉达学院,在创办初期引起了所有人的瞩目,但创业的艰辛,却只有当事人自己最为清楚:办学的所有经费,全靠几位教授的积蓄,校舍是租的,器材是捐的,三个学校各包一个专业,于是就有了学校的雏形。

 袁济说:?当时我们要证明我们的想法,就是重视外语,配合上海的发展。这个想法我们坚持到了现在,我们的外语教学量,比一般学校要高出一倍。?正是这么坚定的想法,打动了包括中科院院士杨槱、上海社会科学联合会李储文在内的各界有识之士,来组成学校的领导班子。最后也正是凭借这些人的影响力,引来了大批的捐资和第一届的150名学生。?1994年,有100万美元进来;1996年又有100万美元进来,19年又进来大概500万美元。加上其他的一些社会捐助,杉达历史上总共接受了9000万元人民币的社会捐助。?袁济说。

 我国目前像杉达学院这样真正由教育方面专家创办起来的学校很少,这并不是因为教育界自主办学的热情不够。事实上,一些现在由企业接管的学校,原先正是由教授创办的。但这些教授苦于有想法、没资金,最终无法坚持下去。从杉达的例子来看,学院目前为止所接受的捐资,大部分都来自香港的一些既有钱、又有教育热情的有识之士。对此袁济教授提出了他的建议:?国家应该设立一个基金,来帮助一些知识分子创办一些非营利的机构,这样才能帮助他们真正贯彻自己的教育思想。?

 学生要提高,教师也必须提高

 私立学校一般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主要由投资企业的代表和校长组成。董事会是投资方、也向学校提取部分收益,因此自然会对校长的工作造成很大的制约。?他们的校长是雇用的,他完全受老板影响,它的董事会完全就是老板的董事会,懂教育的人不多。?袁济说。

 和一般由企业投资的私立学校不同的是,杉达的资金大都来自于社会捐资和自身的学费。而且无论是捐资人还是创建人都抱着公益办学的想法,不占有学校财产,因此杉达就省去了一个限制了许多民办学校发展的麻烦?董事会的干预。去年,杉达已经走出了负债,并且开始产生每年3000万元的盈余。这些资金,一大部分就将用在学校的下一步?发展策略?中。

 ?《民办促进法》虽然规定?民办学校教师师生享受公办学校的同等地位?,但现在学生解决了,教师这块还正待解决。一个法律从制定到实施,其中有一定的滞后性,而这个滞后实上给民办学校带来了困难。?

 作为一所普通的二本大学,又没有公办学校的良好保障,想要与公立高校竞争生源和师资,对于像杉达这样的私立大学实属不易。?有些公立学校的工资甚至比我们低,但是老师宁愿去公立学校,也不来私立学校。?因此杉达的下一个五年就是培养自己的优秀教师,从英语教育出发,打造学校的品牌。

 ?一所学校学生要提高的话,教师也必须提高。因此下一个五年里面,我们准备送50到70个教师出国进修。已经有硕士学位的,就送去再修一个学位。我们要抓住机会,把某一个专业办得更好,积聚一部分优秀教师,在英语特色的基础上,再等待机会,特别加强一些适合上海发展需要的专业。?

英语是主要学科,那英语该不该被“踢出”高考?

随着各高校的开学和高考复读班上课铃声的响起,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但2007年的高考,因浙江等省市高考志愿填报的改革,而难以尘埃落定。上海复旦、上海交大文科一志愿未招满,北大等在安徽遭遇了罕见的“小年”,投档预测线仅仅只是“一本”线……引起公众对高考改革的热议不断。

为此,我们策划了这组报道,对高考改革投去我们的特别关注。毕竟,高考承载着千万个家庭的希望,考验着我国选拔培养优秀人才机制的正常运行,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未来。

 以考生利益为利益

 99%的一本上线考生顺利投档!这在浙江省高校招生历是破天荒的,浙江今年首次实行的平行志愿改革首战告捷。

 高考事关民生,志愿填报方式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但原有录取体制只设置一个第一志愿,考生一次只能填报一个第一志愿,使一些考生因志愿填报失误而不得不“高分低就”或高分落榜。浙江决定今年首次试行平行志愿的改革方案,从该省高考投档的情况看,成效相当显著: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减少了高分考生落榜的情况。院校生源的断档情况和“大小年”情况已基本消除。

 众所周知,高考被认为是公平性的考试,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一直遵循“分数面前平等”的原则。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出于方便招生管理、保障高校利益的需要,目前众多地区实行的“志愿优先”招生方式,“(第一)志愿优先”实际上成为首位的录取原则。换言之,在不同的志愿之间,其实并无分数的平等。这样,考生基于考分的选择权,事实上受到极大限制,考生一次只能填报一个第一志愿,所谓的“第二志愿”往往成为“摆设”。大量高分考生因第一志愿填报失误,不得不“高分低就”或者高分落榜。而通过设置平行志愿重新确立“分数优先”的招生办法,无疑有助于改变上述弊端。因为所谓平行志愿,实际上也就是多重志愿、平等志愿,这意味着一个考生在同一批次内可以选择多个志愿,并且这些志愿也是平等的,并无第一、第二的区别。这样,考生填报志愿时的选择余地大大扩展,而相应的报考风险也将大大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高分低就”或“高分落榜”等现象。

 在高考制度改革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的当下,浙江作出的以尊重和维护考生利益为核心的高考招生政策调整,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启示:只要我们始终以考生利益为中心,以服务考生为宗旨,那么多年来一直困扰我们的难题,在一定范围内其实都是可以解决的。

 1个苹果3个筐 平行志愿真能解复读之苦?

 2007年浙江省正式开始实行高考“平行志愿”,考生原来的“第一志愿”从1个变为3个或5个,填报志愿的难度和风险大大降低,减少了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当带来的遗憾。“高分落榜”人数为近几年最少。加上新课程改革等因素,一些高考复读学校负责人纷纷表示,“高复班遭遇的‘利空’。”

 “平行志愿”真能一举“搞定”让考生们爱恨难言的高考复读现象?《市场报》记者对此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了解。

 往届生:没赶上真遗憾!

 “那时的感觉就像在悬崖上……”谈起复读那一年的心情,现就读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吴影谈到:“那时我们复读生都很保守,有点自卑,尤其是女生。我当时特别害怕,因为复读再考不上家里就该逼着结婚了,不想结婚就得出去打工,在家连种地都不会。”

 由于分数不高,填报的志愿又太高,吴影是应届生时最终被调剂到西安财经。“当时根本没报这个学校。我爸妈就一个劲的念叨说当初让你报吉林师范就是不听!我爸在屋里抽烟,我就在屋外面哭。”

 在吉林复读现象很普遍,吴影应届所在的班上高考成绩的前10名中有8名同学最终选择了复读,而大部分复读的原因都是志愿报得过高,录取结果不理想。吴影告诉《市场报》记者。

 谈到复读生活,吴影至今印象深刻。“自己本来心眼就小,总觉得自己没有哪一科是的,除了吃饭、睡觉以外,所有的时间都在学习,就怕复读完了再考不好。”一年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最终她以618分的成绩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提前录取。虽然以她的分数来说,上目前的学校其实有点“委屈”,但吴影已经很满足了,毕竟,“复读的日子太苦了”。

 提到浙江首次推行的“平行志愿”政策,吴影最先感觉到的是机会,“更加公平,让我们少一点遗憾。”当《市场报》记者询问:如果当时被“平行志愿”录取,是否还会复读时,她连连摇头:“绝对不会!如果不是录取结果和分数差距太大,谁愿意复读啊!”

应届生:“唯分数论”并不公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浙江省考生这样告诉《市场报》记者,他虽说已经收到浙江工业大学录取通知书,在很多人眼中已然是这次“平行志愿”的受益者,但自己却更欣赏以前的志愿填报方式,而且还在考虑是否复读。

 “完全按分数录取不就是大家一致反对的‘唯分数论’?高考除了考成绩,也该考胆识、考勇气、考临场的发挥。‘平行志愿’等于给了不少成绩一般的考生‘撞大运’的机会。”这位考生告诉记者,他高中的成绩在学校一直是数一数二,这次高考的分数也还不错,他本来一门心思想考浙江大学,但由于分数差了一点,被浙江工业大学录取。“如果不是实行了‘平行志愿’,浙大的分数线不会这么集中,我考上的希望还是很大的。”他有些愤愤不平。

 《市场报》记者调查了广西省桂林市县中学07届文科补习班,这个补习班现在总共招了90人,其中有2人是上了重点线但由于志愿填报失误而落榜。补习班班主任闫凌云告诉记者:中学每年大概会有20%的学生,差不多就是50、60人左右,由于填报志愿失误导致落榜或者复读,是一个常态。

 《市场报》记者在访中发现,虽然“平行志愿”赢得了不少“怕吃亏”的考生家长支持,但仍然有一半以上的考生和家长持保留意见。已经决定让孩子复读的考生家长王女士认为,一旦高招按1:1比例投档,高校完全失去自主权,其弊病更大,“毕竟,对于一些有某方面特长的孩子来说,他对某些专业的适应性比那些高出几分的学生更强。”王女士支持女儿复读,因为她认为:“孩子花4年时间去读一个大学,更多的是为了实现一个梦想,而不仅仅是拿一个文凭。”

 无论如何,浙江省实行的“平行志愿”确实增加了考生所填志愿的“命中率”。而投档风险问题,还有待在普通高校招生中不断完善。也许,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通行的“平行志愿、同步录取、自主选择”的招生模式未必不是一条新路。

 平行志愿--1个苹果3个筐子

 2007年是浙江等省市高考实施“平行志愿”的第一年,所谓“平行志愿”是相对传统志愿填报来说的。是让计算机先按分数将所有的学生进行排序,然后再看其志愿。这一政策规定:普通高校文理科第一至四批均设置平行志愿,一至三批的平行志愿中均包含A、B、C三所高校,第四批包含A、B、C、D、E五所高校。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分数相同按单科顺序及分数排序。平行志愿投档是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先按分数排序,再按志愿投档。考生投出档案的先后取决于高考成绩的高低分,而不是哪个志愿在先哪个志愿在后。在“成绩优先”的原则下,将高分考生先于低分考生投档。考生每批次只有一次投档机会,但各个志愿都是平行的,即考生的考分只要达到任何一所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考试院就向该院校投档。

 打个比方,如果一个学生排名在全省是第5000名,他好比一个苹果,A、B、C三个平行志愿好比3个筐子,省教育考试院先把这个苹果扔到A筐里,如果A筐里的苹果已经装满了 (前5000名中填报那所学校的人数已经达到数),就会再把这个苹果扔到B筐里,如果B筐也满了,就再扔到C筐里。如果还是不行,这个苹果就只有被扔到这3个筐子以外,去参加 “征求平行志愿院校”的填报。

 “平行志愿”并非零风险,以文科第一批为例,浙江省今年征求志愿前上线未录取考生中,超一本线30分以上仍有38人,这个数字较去年的120人确实下降不少。但对于个体的考生来说,仍然是一场噩梦。

我们一直认为学校开设的课程中,处于主科地位的学科是数学、语文、英语,其中这三科中最有争议的就是英语学科了。

尤其是随着高考改革的热门话题,甚至还有人提议英语应该被“踢出”高考,当然,也有人持反对意见。

英语真的在高考中成为了很多同学们的“硬伤”,英语不下功夫学习,就好像不识字在看书,于是很多同学在英语上投入了很多时间来学习,影响了复习其他学科。

那英语到底该不该被“踢出”高考?浙江大学郑强讲授的话,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支持,纷纷表示赞同。

郑强教授表示:“英语学科的实用性不大,除了出国留学外,在国内大概只有考试能用上,而且还会花费大家很多时间来学习”。

他还认为国家的建设更需要数理化这样的人才。所以,郑强教授赞成的是把英语“踢出”高考这个观点,这对于那些不喜欢英语的学生,当然表示赞同支持了。

不过,英语是否被“踢出”高考也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先来看一下支持“踢出”高考的原因有哪些。

为什么很多人都支持英语被“踢出高考?

英语实用性不大

英语对我们中国孩子来说,也并不陌生,从小就开始接触,上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也都有学习,但是大家想一想英语好像只有在考试中才有实用性。

在平时生活中很少会用到,因为在国内缺乏语言环境,大家学习的英语想必也都是做题可以做对,但是和外国人沟通,却出现困难了。

学习难度大

学习语言是一个漫长又艰难的过程,何况英语还不是我们的母语,本身学起来就有一定难度,而随着课程的不断加深,同学们学习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一些英语基础就不好的同学,学习英语会感觉更加痛苦,分值很大又不能完全放弃,只能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弥补。

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

都是兴趣才是学习的最主要动力,如果同学们都不感兴趣,那就算学了其实也没有什么大意义,而且也很容易就忘记了。

而且也不光是差等生对英语学习没兴趣,就连很多学习好的同学其实也有这种想法。因此强制要求学习不仅对学生造成压力,而且还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态度。

如果要把英语“踢出”高考,需要考虑哪些?

对一些考生不公平

无论高考怎样改革,高考体现的始终是公平性原则,如果突然决定把英语“踢出”高考,这对已经学习很久的考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而到底该不该把英语“踢出”高考,也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决定的,一定会本着对同学们负责的原则,提前让大家做好准备。

英语在未来的作用

虽然目前来看,同学们学习英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经常被大家称为“哑巴英语”,在国内的实用性也不大。

但是随着时代在发展,英语在未来时代发展中的作用谁也说不好,而且英语的学习并不是对所有同学都没有好处。

那英语到底会不会被“踢出”高考?

教育局曾明确指出过:要增强高考和高中学习的关联性,高考的总成绩也必须是由语数外三大主科和其他3个选科成绩共同组成。

根据这一指令不难看出,即便是高考教育改革,英语也仍会作为高考的必考学科,而且权重占比也与语文数学同样重要。

所以就目前这个形式来讲,英语短时间内是不会被踢出高考的,不管同学们愿不愿意接受,都必须要继续学习,并且努力学好这门学科。

英语应不应该被“踢出”高考,并不能简单地下结论,我们也相信在未来高考改革中,只会越来越符合同学们的发展。

短时间内英语还是要作为主科来学习的,大家要认真对待,努力学习,同时也要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才能拿高分。

而且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英语的学习也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也保不准我们哪天就有可能会用到,这个时候或许大家还会比较庆幸,庆幸自己还有点基础。

而学好英语也能作为我们的一项特长技能,对以后大学考研究生、考的公务员也有不少好处,所以趁着还来得及,我们不如好好抓紧时间,努力学好英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