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政策改革具体有哪些变动?

2.高考改时间是哪一年

3.高考改革从哪一年开始

高考政策改革具体有哪些变动?

高考历年改革-高考改革了多少次

高考改革的推进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10年——2015年)  (1)推行多轨化、分层次的学科知识考试改革  对现行高考实行多轨化改革,打破所有考生考一张试卷的格局,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科和层次,高校在录取中可自主提出学科和层次要求。  (2)制订“学业能力水平测试”方案并开展试点  由国家教育考试部门制定全国学业能力水平测试的方案,并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进行试点。  (3)扩大985高校自主招生  目前实行的高校5%自主招生,考生的选择权十分有限。自主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应该朝着考生可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的方向,通过增加考生选择学校的权利,加强学校之间在教学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方面的竞争。  985、211高校的自主招生改革可采取两种方式推进。一是实行高校联考,比如985高校联考、211高校联考,在联考基础上对考生进行面试考察。自主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统一高考。  二是采取“统一学科考试+自主招生+集中录取”的模式。在全国学业能力水平测试尚未推行之前,以统一高考成绩作为申请门槛,高校再分别进行自主招生。高考成绩公布后,高校提出申请成绩要求,6月底至7月底,进行自主招生录取。取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的“零志愿”,考生可以平行申请4所学校,并获得多张录取通知书。由高校进行确认后,将余下的招生名额投入集中录取。集中录取阶段采取原来的填报志愿方式。这种方式,用高考成绩保证基本公平,多张录取通知书扩大考生的选择权,学校两次录取,提高了资源配置率。  (4)地方本科院校采用传统方式招生  地方本科院校的录取,仍采用集中录取方式,即学校提出考生考试科目和层次要求,学校根据考生考试成绩与志愿,依次投档、录取。  (5)高职高专多种形式的自主招生  各地高职和专科院校,可根据不同情况自行确定考试和录取方式。例如可选择:(1)在高三会考成绩基础上的自主测试和申请入学;(2)有关高校联合举行学科知识水平考试,然后自主招生;(3)参加全国统一的学科知识水平考试,然后自主招生;(4)办学质量优良的高职学校,可实行自主考试、自主录取。  2、第二阶段(2015年——2020年)  全国学业能力水平考试、学科知识考试并存,985高校、211高校学校可以采取“全国学业能力水平测试+高校自主招生”的方式,以全国学业能力水平考试为申请门槛成绩,自主录取学生,逐步扩大自主招生的比例。完成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集中高考。  高校可自主确定以何种方式,包括多次“学业能力水平测试+自主招生”或者“自主招生+集中录取”等,进行多次录取。高校实行学生可以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的自主招生,必然面临教育资源无法一次充分配置的问题,而采取“自主招生+集中录取”的方式,可以通过多次录取,使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由此建立多次考试、多次录取的招生考试格局。  地方本科院校的招生,以学科考试、集中录取为主,尝试向自主招生方向发展。  3、第三阶段(2020年以后)  建立起多次考试、多次录取、自主招生、多元评价的招生考试新格局。

高考改时间是哪一年

高考改革是从2014年开始的。

2014年上半年国家发布总体方案及高考改革等各领域的改革实施意见,有条件的省份开始综合改革试点或专项改革试点。最迟2014年年底前各省(区、市)出台本地区具体实施办法。2017年总结成效和经验,推广实施。

2020年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实现改革总体目标。按“三年早知道”原则提前一定时间公布。充分考虑相关实施主体对改革的实现能力和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加强具体实施方案的可行性论证,审慎操作,做好试点工作,逐步推开。

高考的重要性:

1、高考是一个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高考通过统一的考试标准和评分方式,为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不受地域、家庭、贫富等因素的影响。高考也是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人力资源。

2、高考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对于很多来自农村或者贫困家庭的学生来说,高考是他们走向更广阔世界的跳板,是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舞台,是他们摆脱困境和贫困的途径。通过高考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不仅对自己有利,也对家庭和社区有意义。

3、高考是一个磨砺人生意志的过程。高考需要学生付出长期的努力和奋斗,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培养了学生的自信、毅力、责任感等品质。高考也是学生人生中最重要的经历之一,无论成功与否,都是一次难得的人生磨砺,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高考改革从哪一年开始

高考改革是分省分批次进行的,最早开始改革的省市是上海和浙江,开始时间为2014年,各省市区改革时间如下:

1、第一批改革:选择在上海和浙江进行,时间是从2014年开始。也就是说,2017年这两个地区的考生已经完成第一次新高考。

2、第二批改革:已经于2017年9月,在北京、山东、天津、海南四个省市启动。也就是说,2020年高考时,上述4个省市的考生也已经进行了新高考。

第一批、第二批改革省份采用的主要为3+3模式,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没有限定必选物理和历史。

3、第三批改革: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8个省市,已经发布本省份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21年参加新高考。

8个省份的方案,与我国高考改革最初的总体方案原则上是一致的,但是又进行了一些变化,由“3+3”变为“3+1+2”模式,其中“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但是考生须在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其中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为什么物理历史必选一个: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高中阶段学习物理是大学阶段学习自然科学类专业以及相关交叉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历史学科在人文社科类专业中也占据着同样重要的位置。

4、第四批改革: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7个,分别为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均采用“3+1+2”模式,此前已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的8省市采取3+1+2模式。

第四批高考综合改革将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2024年首届新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