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新高考一卷化学难吗

2.高考改革包括

3.高考化学选修选哪个?有机还是结构?感觉结构听不懂,但有人说容易。我是河南考生,新课标1卷

2014新课标1高考化学_2014全国高考化学

化学入门容易深入难,高考中会考到什么样的知识点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阅!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元素的化合价

物质中元素具有最高价,该元素只有氧化性;物质中元素具有最低价,该元素只有还原性;物质中元素具有中间价,该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对于同一种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就越强;价态越低,其还原性就越强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就越弱;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则其对应的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就越弱。

3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

注意:①氧化还原性的强弱只与该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得电子能力越强,其氧化性就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就越强。

②同一元素相邻价态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常见氧化剂:

①、活泼的非金属,如Cl2、Br2、O2 等;

②、元素如Mn等处于高化合价的氧化物,如MnO

2、KMnO4等

③、元素如S、N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含氧酸,如浓H2SO4、HNO3 等

④、元素如Mn、Cl、Fe等处于高化合价时的盐,如KMnO4、KClO3、FeCl3、K2Cr2O7

⑤、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V1/V2=n1/n2

2同温同体积时,p1/p2=n1/n2=N1/N2

3同温同压等质量时,V1/V2=M2/M1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M1/M2=ρ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PV=nRT有助于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P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矽等结构。

: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HCO3-、HSO3-、HS-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H3COO-、PO43-、HPO42-、H2PO4-、F-、ClO-、AlO2-、SiO32-、CN-、C17H35COO-、 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一些酸式弱酸根如HCO3-、HPO42-、HS-、H2PO4-、HSO3-不能与OH-大量共存;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2-、S2-、C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Fe3+、Al3+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归纳归纳。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3AlO2-+3Al3++6H2O=4AlOH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MnO4-、Cr2O7-、NO3-、ClO-与S2-、HS-、SO32-、HSO3-、I-、Fe2+等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在。H+与S2O32-不能大量共存。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Al3+和HCO3-、CO32-、HS-、S2-、AlO2-、ClO-等;Fe3+与CO32-、HCO3-、AlO2-、ClO-等不能大量共存。

4.溶液中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Fe2+、Fe3+与SCN-不能大量共存;Fe3+与 不能大量共存。

5、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

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2H+=S↓+SO2↑+H2O

⑤注意题目要求“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6、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溶液的酸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即Fe2+、NO3-、H+相遇不能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共存;S2-与SO32-在钠、钾盐时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不能共存。

2酸式盐的含氢弱酸根离子不能与强碱OH-、强酸H+共存。

如HCO3-+OH-=CO32-+H2O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HCO3-+H+=CO2↑+H2O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 ”“→”“↑”“↓”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型别:分清型别,注意少量、过量等归纳工作总结。

6检查细: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看过的人还:

2023新高考一卷化学难吗

仅供参考:

1.

选择题

一般控制在45分钟左右,前面的选择题应全部答完,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就是潜在丢分(后面基本没时间答了),但也不能一味求快,保证质量更重要。一般来说,生物和化学的选择题尽量不要错,物理选择题如果有的选项太难算可以放弃不选他,这样可以节省一些时间,也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如果你在某道物理题上的某个选项算了5分钟还多,那一定是得不偿失的。(毕竟漏选只减一半分的,要有经济头脑才行)。一般来说,生物和化学选择题一共13道(不知你们改没改),控制在25分钟之内,否则物理选择可能就没有足够时间去答。

2.

综合部分

不要先做物理,先做化学或者生物(你哪个科比较擅长就先做那个科)有的年份化学会很难,生物简单,而有的年份生物很难,化学简单,你可以花出3-5分钟的时间大致浏览一下所有的生物和化学大题,觉得哪个比较容易上手就先答哪个!(这个方法很奏效)。对于个别比较难的问题可以暂时放一放先答别的,回头再来搞这个说不定就会柳暗花明。但是,生物和化学的大题依然需要速度,不能太磨叽。

3.

选修部分

一般选修的题都比较简单,不要耗费太长时间。同样实在不会的空可以先放一放。

4.

答完以上所有题,你的剩余时间应该至少在50分钟以上,否则前面一定存在浪费时间的环节。

5.

做物理大题

通常是先实验后计算。实验题还是靠你的基础以及观察能力,这一部分答题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

6.

最后剩下40多分钟(快手可以剩下50多分钟),

攻克最后的两道物理大题!第一道题一般比较简单,但不排除有的题第二问比较变态,这时你可以跳过去先答第二道题的第一问,然后,剩下的全是较难的问题了,一般来说哪个分多就先攻克那个。(其实你到了这一步就可以放下心来了,至少理综这一科基本上已经发挥出了你的正常水平),同样讲求效率。然后,就靠你的运气和能力了。

高考改革包括

2023高考新课标I卷化学试题难度适中。

1、知识点覆盖广泛。

根据近年来高考化学试题以及新课标中化学课程标准,2023年新课标卷的化学试题涵盖的知识点会更加广泛,要求考生快速理解、辨别并处理多种高级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和组合,难度更大。

2、立体思维能力要求更高。

新课标化学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化学的三维立体结构是基础且重要的内容,而且决定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性质和识别化合物的方法。因此,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和应用该知识点,进行化学反应分析和化合物的识别等题型,具有挑战性。

3、实验技能要求更高。

根据新课标化学的课程标准,2023年新课标化学试题中的实验技能部分要求更高,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判断和实验总结等内容。这对考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都是一定的考验。

高考志愿报名流程:

1、认真阅读相关文件。

在高中三年级下学期,各地高考招生办公室会发布志愿填报须知,建议考生认真阅读相关文件,了解志愿填报的规则和要求,以明确自己的填报。

2、网上报名。

考生可以通过各地招生网站进行网上报名。需要填写个人基本信息、高考成绩和填报志愿等信息。需确保信息准确完整。填报须按照规定的优先顺序和志愿填报的总原则,同时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未来发展规划。

3、确认志愿。

填报志愿后,考生需要进行信息确认。在截止日期前,在网上进行确认或更改志愿,建议考生提前准备好心仪高校的录取要求,以及各个学校的优劣势特点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高考化学选修选哪个?有机还是结构?感觉结构听不懂,但有人说容易。我是河南考生,新课标1卷

改革内容

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1、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省份

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进评分方式,加强评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加强国家教育考试机构、国家题库和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

2014年高考统一命题的省份:

新课标全国I卷使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

新课标全国Ⅱ卷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

2、不分文理科高考总分由两部分组成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考试科目设置方面明确规定,高中将不再分文理科,高考总成绩改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的成绩,150分的分值不变。其中,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可选其一计入总分。

另一部分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其中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14个科目,而每门都已经"学完即考"、"一门一清",在高考中就不必重新再考。考生在报考时,只需根据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招生报考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六科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本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同时对招生录取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探索基于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3、减少和规范考试加分,地方性高考加分只适用省属高校当地招生

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探索完善边疆民族特困地区加分政策。2014年底出台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4、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高校要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

5、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规范招生简章,强化招生委员会,实施第三方监督,建立考录申诉机制,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6、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

综合考虑生源数量及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因素,完善国家招生编制办法,督促高校严格执行招生。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部属高校要公开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合理确定分省招生,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3年的6个百分点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

7、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继续实施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由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8、完善中小学招生办法破解择校难题

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具体办法,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

9、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各地要合理安排课程进度和考试时间,创造条件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同一科目参加两次考试的机会。2014年出台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意见。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注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兴趣特长、社会实践等内容。严格程序,强化监督,确保公开透明,保证内容真实准确。2014年出台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意见。

10、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

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高校相对分开,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学生也可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2015年通过分类考试录取的学生占高职院校招生总数的一半左右,2017年成为主渠道。

11、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

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机会,中等职业学校可实行注册入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宽进严出。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参加考试提供服务。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实现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2015年研究出台学分互认和转换的意见。

12、改革监督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公开加强制度保障和加大违规查处力度

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健全诚信制度,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和诚信档案管理。健全教育考试招生的法律法规,提高考试招生法制化水平。加强考试招生全程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及时公布查处结果

有机的特点是:知识点多、题目给出的有机样本千变万化,

结构的特点是:内容抽象、题目翻来覆去就那几个知识点。

如果你不擅长化学,建议你选结构,虽然它抽象,但一但你搞懂了,解题全部套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