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高考利弊,异地高考有什么坏处吗
1.特殊条件的学生参加异地高考,对高考公平是否造成冲击?
2.异地高考有何利弊?
3.关于高考报名外省与本省差别
4.什么叫异地高考
利:
1.外省市院校线上生源不足,若学校有要求,可在线下适当降分,降分的幅度范围与往年一样。(我上一届有个学长高考的时候报了四川大学,结果成绩出来差了分数线5分,他当时认为没戏了,可是不久他就被川大录取了,原因是,当年上海报川大的考生很少,人没收满,于是就降低分数线了)
2.另外如果前三批次中第一、二志愿报考外省市高校的本市生源考生,投档时分别可加20分、10分。
3.根据市公安局文件规定,被外省市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本市生源考生,入学后可以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如果户口需要迁往外省市普通高校的,毕业后户口均可以迁回并回沪就业,按当年就业政策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学生在毕业前一学期内,可凭身份证及学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复印件)到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办理毕业生就业信息登记,进入求职信息库,并可得到相应的就业指导服务。
4.报考边缘省市的高校(名单会另行公布)并被录取的本市考生,按志愿状况可给予一次性经济补贴。
5.实行生源地助学贷款制度
凡被外省市普通高校录取的本市生源考生,家庭人均月收入在400元以下,均可根据上海普通高校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申请上海普通高校生源地贷款并向市教委学生处申请享受相应的政府贴息。
6.就个人而言,尤其是男生,去外省后,可以很好地锻炼自己,不失为一笔很好的阅历,经过在外省四年的求学在生活和工作上应该会更得心应手,比别人更独立些.
弊:
如果是女生的话,建议最好还是留在上海吧,除非你真的觉得那所外省的学校是你的梦想,那么就大胆地去追梦吧.我身边也有几个女同学在外地求学,她们没有一个是不羡慕留在上海的同学的,她们每年顶多寒暑假回家,所以如果是很恋家的孩子,请慎重.另外生活自理能力差的(许多上海的娃比较娇生惯养),也请慎重选报.
另外说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上海读大学,大四时,就可在上海找单位实习,而在外省就读可能就必须等到大四毕业回到上海才能着手找工作.
在外求学,你的人脉关系可能都是天南地北的同学,毕业后大多数都各奔东西,而如果在上海求学,你必定能接触到很多上海的同学,那么一旦你进入社会,遇到什么困难或者需要什么业务上的帮助或者合作都可以靠旧交情轻松搞定.
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以上
特殊条件的学生参加异地高考,对高考公平是否造成冲击?
首先要说的是外省读大学的利:
1、能够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在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城市上学,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独立解决,没有了父母亲人的帮衬,最开始你会焦头烂额,但是时间久了你会发现以前不能做到的,不会做的现在都得心应手,这对我们也算是一次成长了。
2、能够看到不一样的风俗,感受不一样的生活。如果你是一个北方人去南方念大学,那你就会发现南北的饮食习惯、风土人情上的差异。其实去看看外面的风景也挺好的,在外省读大学既可以增长自己的见识,同时也能学到知识,这样也会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3、锻炼你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外省上大学,你需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开始结识新的朋友。即使有些人并不符合你的交友标准但是你也会尽可能的和他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毕竟一个人独自在外,你还是希望自己的交友圈是和谐的,尽量不和别人发生冲突,这样也就逐渐的锻炼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外省读大学的弊:
1、可能会出现不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天气、风土人情等。一些北方的学生到了南方可能会因为受不了潮湿的气候,或者不习惯南方的饮食出现水土不服等情况,有的甚至身体会出现问题,各种生病。
2、会觉得孤单。因为是远离了自己生长的地方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读大学,难免会在热闹非凡的场合或者夜深人静的夜晚想念自己的家乡、亲人和朋友的。但是熬过了这个阶段就是自身的一次成长了。
3、在外省读大学可能离家很远,这样每次回家的时候买票会成为一大难题。同样是一起出门回家的同学,他本省的已经到家,而你还奔波在回家的路上,那一刻你可能会觉得有点疲惫和难过。
4、在外省读大学的学生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会有更多的犹豫,是留在上学的城市还是回到自己的家乡,亦或是去另外一个城市发展。这个选择可能会对毕业生很大的困扰,但是决定权在你们自己的手里,做这个选择之前想清楚,也可以询问一下家人的意见,最终做出一个合适的决定。
异地高考有何利弊?
其实我认为,异地高考无论对于学生本人还是学生原籍其他高考考生来说都是一种公平。异地高考是高考政策越来越完善的一种表现,这是一种人性化、体贴化的措施。高考是一项盛大的人才选拔考试。只有它更合理,才能为社会挑选更优质的人才。
之所以说异地高考对于那些满足特殊条件的学生和学生原籍地的其他高考生来说都是一种公平。是因为满足特殊条件的那些学生已经适应了非原籍地教育考试模式,如果硬是要回原籍进行高考,长途跋涉也是一种麻烦。而且高考前满足特殊条件的那些学生,是与非原籍地高考考生进行竞争的,高考是突然回来就给原籍地高考学子带来了莫大的压力。这意味着更多的人来竞争一定数量的大学录取位置。满足特殊条件学生在原籍地取得的成绩,其实会把之前该位置的同学挤下去。
要是之前这两种学生一同参加过竞争还好,彼此心里都有一点数,就怕那种空降下来的大佬。也许会有人觉得那些满足特殊条件学生可以异地高考,会不会给该异地学生带来不公平。其实,这些特殊条件算是相当苛刻,一般在外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确实达不到。满足异地高考条件之人,其父母连续几年要有稳定居所、稳定工作、缴纳当地社保。甚至还有更苛刻条件,基本上满足这些条件的人都可以提出修改户籍申请了。
如果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教育质量,谁会想要一家人在外独自打拼。在外地生活久了,突然回原籍,其实人们也会感到不适应。如此下来,万一影响孩子高考发挥,几年努力化为泡影,那就是千不该万不该了。所以我还是坚持认为异地高考政策是有利于高考公平的。
关于高考报名外省与本省差别
各地的“异地高考”政策均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水平相适应。
北京市规定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符合5项条件可以申请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5项条件分别为:1.进城务工人员持有在有效期内的北京市暂住证(或有效居住登记卡、居住证)或工作居住证。2.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住所。3.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4.进城务工人员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已满6年(2011年9月至2016年8月是连续,不含补缴)。5.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
上海市规定
进城务工人员符合上海市进城务工人员管理制度规定的基本要求并达到一定积分的,其子女可在本市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或中等职业教育);其子女在本市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并完成高中阶段完整学习经历后,可在本市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重庆市规定
非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高考报名,须具有本省高中学籍且高级中学阶段在本省连续实际就读3年以上,父母在本省有合法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
广东省规定
2016年起,具合法稳定职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广东省居住证,并按国家规定在广东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在广东参加中考且具3年完整高中学籍的,可报名参加高考,并与广东籍考生同等录取。对于不符合在广东报考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自2014年起,经户籍所在地省级招生办同意,可在广东借考,但须回到户籍所在省(市)参加录取。
湖南省规定
外省户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湖南省报名参加高考,普高毕业生须自高中一年级起就在湖南省普通高中学校就读,取得就读学校学籍,并参加了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职毕业生须在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连续就读2年以上(含2年),并具有就读学校学籍。
外省户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高考报名时,须提交其父母在当地1年期以上的居住证(含就业状况信息、房产证或租赁合同等)以及本人的学籍证明材料;报考少年班的考生,还须提交报考学校发给的准考证。
辽宁和黑龙江省规定
非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高考报名,须具有本省高中学籍且高级中学阶段在本省连续实际就读3年以上,父母在本省有合法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
什么叫异地高考
高考录取异地考生跟本地录取分数是不一样的,就以河南的邻省陕西为例,陕西省高考录取分数线综合要比河南省低50分左右(综合考虑试卷难度),外加上陕西高考报名人数稳定在30万,而河南19年已经突破百万人了,陕西高考录取率也比河南要高的多。
志愿填报
一般情况下,学生填报时,第一志愿会填的比较高,属于那种碰碰运气,只有些许可能报上去的。大胆的试一试的。第二志愿填的符合自己能力的,第三志愿就是保底的,肯定能上的。
考生填报志愿,要严格按照各省市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填写志愿表,志愿表中志愿学校和专业的“批次位置”一定要与“招生专业目录”公布的批次位置相一致。
考生填涂《志愿信息卡》和《志愿表》要认真细致,《志愿信息卡》由计算机录入后打印出考生志愿核对表,考生校正签字。录取时将以《志愿信息卡》的志愿顺序为依据投递档案。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高考报名表
一、异地高考就是不在户籍地参加高考,而在其它省市参加高考。
二、异地高考的问题
异地高考作为一个微观改革,经常被认为与宏观的户籍制度相冲突,也正因为异地高考属于社会系统性改革中的一环,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尽管有人呼吁要以微观变量促进宏观变革,但由于诸多因素的掣肘,高考仍难与户籍剥离开来。一些外来务工者的子女,从学前就在流入地接受教育,向所在地缴纳了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赞助费、借读费,却在高考来临时被打回原籍。且不说此举罔顾了外来工的劳动贡献,单从如今各地高中课改、自主命题的角度而言,在流入地学习、回原籍考试,必定出现的“水土不服”已令这些学生未考先输。
外来工子女在流入地高考无门的尴尬与无奈,有关部门并非不知,长期以来之所以此项改革难以向纵深发展,牵涉的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之类的老话题。一些重点大学招生越来越地方化,在办学所在地的招生比例居高不下,甚至出现教育割据的现象。而这些局面的形成又固化了所在地维护现有利益的心态,不难相信,高等教育资源丰富的省市有着担心外来人口挤占本地考生利益的隐忧。
三、异地高考最新情况
近年来,随着“异地高考”政策的全面推开,“高考移民”也开始有了一些新动向,诸如出现了伪造学籍、空挂学籍等问题。那么,如何为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异地高考亮绿灯,如何进一步防范、打击“高考移民”,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
此前,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就明确,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
今年3月,教育部、公安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综合治理“高考移民”工作的通知》,出台多项措施和要求,对新形势下打击投机性的“高考移民”做了明确部署。
多地要求父母合法职业、稳定住所
虽然各地随迁子女高考报名的门槛各有不同,不过,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梳理发现,北京、辽宁等多个省份均针对学生学籍以及父母合法职业、稳定住所(租赁)做出规定。
诸如,黑龙江规定,非本省户籍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参加高考报名,须具有本省高中学籍且高级中学阶段在本省连续实际就读3年以上,父母在本省有合法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
辽宁也规定:在我省高中阶段有三年学籍,并有完整学习经历(须具有我省高中阶段学校初始注册学籍)。父母在我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
北京: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只能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
相较其他省份,北京的规定更为严格。根据《北京市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工作通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只能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
日前发布的《2017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实施办法》规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符合5项条件可以申请在京参加高等职业学校招生考试。5项条件分别为:
——进城务工人员持有在有效期内的北京市暂住证(或有效居住登记卡、居住证)或工作居住证。
——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住所。
——进城务工人员在京有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
——进城务工人员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中的基本养老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已满6年(2011年9月至2016年8月是连续,不含补缴)。
——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
安徽:须提供家长社保缴纳等证明
据媒体报道,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安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报名条件堪称“史上最严”,除了“具有我省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考生还须提供家长稳定就业、稳定住所和社保(查询 办理)缴纳等情况证明。
西部省份多措并举 新疆建“高考移民”终身追查制度
西部省份的“高考移民”问题向来广受关注,对此,近年来,西部诸省份多措并举,旨在遏制这一问题。
近期,宁夏便调整了高考报名条件:本地户籍不在区内就读,户籍年限由原来的6年调整为12年。
此外,据媒体报道,作为“高考移民”主要流入省区之一的新疆,今年将由自治区党委、纪检监察、教育、公安等部门联合成立“高考移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择机出台《自治区高考移民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并建立“高考移民”终身追查制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