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卷2语文考课内文言文吗

2.近十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全国卷)

3.历年语文高考全国卷2的文言文翻译题

4.2014课标全国语文卷文言文

2014年高考试卷语文_2014高考语文卷2卷

1. 2014年高考语文试卷答案新课标题现代文阅读 的解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实用解题技巧 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走: 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

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

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

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牢记:欲速则不达。

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第二步,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

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

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答题信息,题干体现了答题规律。 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

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牢记: 1、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 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

题干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 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 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4、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 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散文,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

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高考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

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5、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

这类题在高考中出现最多。 另外,要弄清试题中常用的名词术语。

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 *** 彩的特点。

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

2. 湖南高考语文卷第3大题 三.文言文阅读

《诗》不云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夫物不受变,则材不成,人不涉难,则智不明.季秋之月,天地始肃,寒气欲至.方是时,天地之间,凡植物出于春夏雨露之余,华泽充溢,支节美茂.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视之,如战败之军,卷旗弃鼓,裹创而驰,吏士无人色,岂特如是而已.于是天地闭塞而成冬,则摧败拉毁之者过半,为变亦酷矣,然自是弱者坚,虚者实,,津者燥, ,皆歛藏其英华于腹心,而各效其成,深山之木,上挠靑云,下庇千人者,莫不病焉,况所谓蒹葭者乎?然匠石操斧以游于林,一举而尽之,以充栋梁、桷杙、轮舆、輹輹、巨细强弱,无不胜其任者,此之谓损之而益,败之而成,虐之而乐者是也。

吾党有秦少章者,自予为太学官时,以其文章示予,愀然告我曰:“惟家贫,奉命诗不云乎大人而勉为科举之文也。”异时率其意为诗章古文,往往淸丽奇伟,工于举业百倍。元佑六年及第,调临安主薄。举子中第可少乐矣,而秦子每见予辄不乐。予问其故,秦子曰:予世之介士也,性所不乐不能为,言所不合不能交,飮食起居,动静百为,不能勉以随人,令一为吏。皆失已而惟物之应,少自偃蹇,悔祸随至。异时一身资养于父母,令则妇子仰食于我,欲不为吏,亦不可得。自令以往,如沐漆而求解矣。”“余解之曰:”子之前日,春夏之草木也。令日之病子者,蒹葭之霜也。凡人性惟安之求,夫安者天下之大患也。迁之为贵,重耳不十九年于外,则归不能霸,子胥不奔,则不能入郢,二子者,方其羁穷忧患之时,阴益其所短而进其所不能者,非如学于口耳者之浅浅也。自今吾子思前之所为,其可悔者众矣,其所知益加多矣。反身而安之,则行于天下无可惮者矣,能推食与人者,尝饥者也;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苟畏饥而恶步,则将有苟得之心,为害不既多乎!故陨霜不杀者,物之灾也;逸乐终身者,非人之福也。”

(自《张耒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

3. 文言文重点篇目出师表隆中对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考试如果考两篇,

出师表:是重点,有考点的地方较多,在后半部分最多句子的考点;隆中对:想对较少,但你还是要看,多读几遍就行了,了解其翻译的意思,把整个文意读懂。

陈涉世家:中间部分(陈涉还是小头目的时候)要背,尤其是:会天大雨,道不通,。 这句后面有关于吴广为什么人缘好的那些也要靠,以及关于陈涉他们怎么卜卦说陈涉当大王的一段等等唐雎不辱使命:在我们学校几乎没考,因为里面的对话机会都是废话。

不过有一句你要注意:秦王曰:。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这句挺有名的。 综上所述:出师表和陈涉世家最容易考到,这两篇一定要背熟,把翻译的意思弄明白。

而其他的也要看,但重点想对较少,问题不是很大,只要把有名的诗句和对话背熟就行,再结合你们老师的讲解就行了。 注:嘿嘿,考试最重要的还是要看你平时的基本功好不好,这些重点也只能帮你临时抱佛脚,可以抓住一些分。

我是过来人了,考试时不要紧张,抓住三个字:快准狠(快:在开始考试时给的几分钟阅卷时间里要快速看懂题目,准:答题要简单明了,不过有点难,我的经验是:既然简单不了就给他整复杂,只要是想到的有根据的话只管写上去,狠:做完后要对自己狠点,从头到尾检查一遍,不管你之前自我感觉再良好,你一定会看到错误,但不要盲目更改,这是你要 想一想以前老师在给你们讲类似题目是的手法。

4. 2014湖南高考题语文语文作文可以写梦想吗

2014年湖南高考作文——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被誉为“最美乡镇干部”的某乡党委书记,在一个其他人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两年的地方,一干就是八年,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率领村民发奋图强,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乡村。面对洒满心血与汗水的山山水水,他深有感触地说:“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你的题目是圆梦要躬行,重点论述怎么去躬行,就不会有大问题的。

全国卷2语文考课内文言文吗

纵观2014年的高考课标一试卷,在命题形式上继续沿承了以往的命题顺序和结构模式,即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词鉴赏,名句默写,阅读,传记阅读,语言文字应用,作文等,分值上继续保持了150分的总分值。在稳定形式的基础上做了适度调整,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和基本应试能力。

全卷分第Ⅰ、Ⅱ两卷,六道大题,18道小题,总分150分,题型和分值分配和2013年保持一致,呈现出平稳的态势,在此基础上做出适当调整。

一、2014年高考语文课标一卷的基本特征。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的第一题以往是以考查概念为主,2014年变成了“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是在暗含着考查概念,呈现出理论在文内,选项在文外的特征,有效地让试卷向学生的思维和平时知识积累延伸。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选取《旧唐书?于休烈传》,文章在字词上基本不存在难度,第四题由以往的单个实词变成了“双词语”其所考查的四个词中“属文”和“践祚”相对简单,“励精”和“荡覆”还是有点难度;第五题由以往的考查人物性格特征变成了文言断句,文言断句对课标一卷的省份而言,属于陌生题型,目的在于告诉广大师生要全面备考。

诗歌鉴赏题。诗歌鉴赏选取了一首“闺怨诗”,在理解诗歌内容上应该比较简单,从题型来看,第八题问道“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是典型的篇章结构题,第九题“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是一道考查情感和手法的综合题,就手法而言,实质上考了一个动作描写,难度不大。

名篇名句默写。这道题在2014年试卷中变化较大,侧重了考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题目给出语境,要求考生结合平日对诗词的理解来填充语句,难度增大。所考查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应该说在书写上难度不大,但要结合语境联想到,还是很困难的。

阅读。阅读选择了30年代的革命文学作家叶紫的一篇《古渡头》,侧重考查人物形象,写作技巧和结尾技巧三个方面,难度不大。

传记阅读。传记选择科学家波尔作为命题素材,主要考查了归纳概括、性格品质分析等题型,难度不大。

语言文字应用。成语题由以往的辨析正误改为选词填空,所考查的当仁不让、责无旁贷和义不容辞难度不大,可以说从2009年倒2014年间,这是最简单的一道成语题。辨析病句题,语言连贯题,填充句子题和以往的考查相同,难度不大。十七题是一道图文转化题,要求考生将一个框架图变为一段文字,解题的关键在于要读懂图意,这道题的创新性较强。

作文题。2014年高考语文课标卷一的作文依然用了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就审题来看,一句“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展现了这道作文题目具有多向思维,只要不脱离原材料均可视作切题作文。总体上有以下特点。(1)暗含时政,巧妙构思。“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比赛项目,说明已经形成了固有的规则,所以作文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探讨“规则”的问题,练习当下的“反腐”大潮,法律本身就是一个规则,而腐败者想尽办法逾越规则。所以说这道作文题时政性鲜明。(2)多向思维,全面立意。站在传统思维的角度,这道作文可以写“坚守规则”,从“互相抱住,转身换位”的角度思考,这道作文可以写“合作双赢”,也可以写“创新思维”,从“引发人们的争论”来看,还会出现更多的立意。(3)辩证思考,写出深刻。材料本身暗含思辨性。就规则而言,要不要突破?当然,好的思维值得提倡,错误的违反规则将会带来无穷的危害,所以说有些规则要突破,有些规则不能突破,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相对而言,2014年的课标卷作文还是比较容易的,最少不会出现审题偏差的问题。

二、六大变化归纳:

1.现代文阅读难度增加,首次出现理论在题内,现象在文外的考查形式;

2.文言文阅读的实词考查由单词变成了双词;

3.文言文首次出现了对于文言断句的考查;

4.名篇名句默写改变常态,形成在语境考查的格局;

5.成语题改变考查形式,由以往的辨析正误改为选词填空,难度降低;

6.图文转化题由以往的表文转化、图文转化、徽标解读变为框架图解读,难度增加。

总体而论,2014年的高考语文课标一卷保持了近年来命题的基本形式,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做出调整,打破了以往年年相似,岁岁相同的状况,让课标卷的语文滋生了活力。

三、对于2015年高考语文课标一卷的思考。

2014年高考语文课标一卷的六大变化旨在告诉我们,语文试题的命制是动态的,我们在备考过程中要坚持以考纲为本,努力践行新课改理念,把重心放在提升学生的语文品质上,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充分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识记知识,落实基础。“名篇名句默写”连续多年做到不超越64篇必背内容目的在于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指引学生中学阶段必须积累考纲要求的名句名篇,努力做到会背、会写。2014年的语境考查旨在告诉我们,学生的名句背诵并不是简单地写字训练游戏,而是建立在理解文本含义基础上的识记,这种变化,有利于将中华文化的传统诗词素养落到实处,让诗词文化的崇高精神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

2、全面备考,不漏盲点。2014年的文言断句题为我们已经敲响了警钟。一个时期以来,高中师生为了应对高考,取了“考什么讲什么,考什么学什么”的策略,对于考纲中列出的文言断句等不够重视,甚至于在备考过程中直接略去不讲,导致考生知识残缺,这一变化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3、加强积累,培养素养。回观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大都停留在人文素养的层面,引导学生具有诚信、操守、品德等素养,目的在于构建学生优良的品德,和正确的精神价值观,所以学生在平时学习中除了积累必要的语文素材外,还得培养自己的精神,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品性。

4、扎实学习,突破模式。语文是没有公式的学科,通过语文学习重在培养自我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传统语文学习中,许多老师针对诗歌鉴赏和语言运用总结出了所谓的“意境分析型”、“手法鉴赏型”等基本题型特征,进而构造出答题的模式。回顾2013到2014的考题,在设问方式上更加侧重考生的情感体验,旨在让考生真正走入文本。特别是2014年考卷的第一题,这种理论在题内,现象在文外的考查形式重在引导考生要学会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了语文学科的实用性。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连续多年的一个模式,势必会将高考语文逼上绝境。2014年高考语文课标卷一在全国实施高考改革的时代大背景下,在诸多专家呼吁提升语文地位的极力鼓动下,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让我们看到语文试题的变化之美。在此呼吁我们的命题人胆子再大一些,努力突破固有的试卷模式,将众多的创新的题型引入试卷,激起多年来沉寂的死水,让真正的提升语文素养,发挥考生的思维能力落到实处。

就这些,望纳

近十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全国卷)

1. 高考全国卷2语文必背古文

1. 《论语》十则

2. 《鱼我所欲也》-孟子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4. 《曹刿论战》-《左转》

5.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6. 《出师表》-诸葛亮

7. 《桃花源记》-陶渊明

8. 《三峡》-郦道元

9. 《马说》-韩愈

10. 《陋室铭》-刘禹锡

11. 《小石潭记》-柳宗元

12. 《岳阳楼记》-范仲淹

13. 《醉翁亭记》-欧阳修

14. 《爱莲说》-周敦颐

15.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17. 《关雎》-《诗经》

18. 《蒹葭》-《诗经》

19. 《观沧海》-曹操

20. 《饮酒》-陶渊明

2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22. 《次北固山下》-王湾

23. 《使至塞上》-王维

24.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25. 《行路难》-李白

26. 《望岳》-杜甫

27. 《春望》-杜甫

28.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29.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30.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31.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32. 《观刈麦》-白居易

2. 高考全国卷2语文必背古文

《论语》十则《鱼我所欲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曹刿论战》-《左转》《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出师表》-诸葛亮《桃花源记》-陶渊明《三峡》-郦道元《马说》-韩愈《陋室铭》-刘禹锡《小石潭记》-柳宗元《岳阳楼记》-范仲淹《醉翁亭记》-欧阳修《爱莲说》-周敦颐《记承天寺夜游》-苏轼《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关雎》-《诗经》《蒹葭》-《诗经》《观沧海》-曹操《饮酒》-陶渊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次北固山下》-王湾《使至塞上》-王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行路难》-李白《望岳》-杜甫《春望》-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观刈麦》-白居易。

3. 历年语文高考全国卷2的文言文翻译题

1994年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题。

何子平世居会稽,少有志行,见称于乡曲。事母至孝。

扬州辟从事史,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人或问曰:“所利无几,何足为烦?”子平曰:“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心独飨白粲①。”

每有赠鲜肴者,若不可寄至其家,则不肯受。母本侧庶,籍注失实②,年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

时镇军将军顾觊之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

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黄籍,籍年既至,便应扶侍私庭,何容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且归养之愿,又切微情。”

觊之又劝令以母老求县,子平曰:“实未及养,何以希禄?”觊之益重之。既归家,竭身运力,以给供养。

末除吴郡海虞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人或疑其俭薄,子平曰:“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

问者惭而退。母丧去官,哀毁逾礼,每至哭踊,顿绝方苏。

(《宋书?孝义传》)〔注〕①白粲:白米。 ②籍:户口册,即下文的“黄籍”。

当时规定,官员父母年满八十,应解职归家奉养。12.下列两句中红字的字的正确意思与读音是(2分) ①扬州辟从事史。

②竭身运力,以给供养。 A.①设立pì②给以gěi B.①设立pì②使……丰足jǐ C.①征召bì②使……丰足jǐ D.①征召bì②给以gěi13.对“辄货市粟麦”一句中“货”、“市”词义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都是“卖出” B.都是“买入” C.买入、卖出 D.卖出、买入14.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红字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个“亲”字相同,两个“每”字不同 B.两个“亲”字相同,两个“每”字也相同 C.两个“亲”字不同,两个“每”字相同 D.两个“亲”字不同,两个“每”字也不同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15.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

(2分) A.在州中任职略有少许俸禄,将打开州府大门请你留任。 B.在州中任职略有少许俸禄,将禀告上司挽留你。

C.州中空缺有俸禄微少的职位,将禀告上司挽留你。 D.州中空缺有俸禄微少的职位,将打开州府大门请你留任。

16.实未及养,何以希禄?(3分) A.实际尚未来得及奉养,哪能借此以求得俸禄? B.实际尚未来得及奉养,哪能借助这稀有的俸禄? C.实际尚未到奉养之年,哪能借助这稀有的俸禄? D.实际尚未到奉养之年,哪能借此以求得俸禄?17.对以下两句话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扶侍私庭;②顿绝方苏 A.①在家奉养母亲;②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B.①扶助母亲理家;②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C.①扶助母亲理家;②叩首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D.①在家奉养母亲;②叩首晕倒许久方才苏醒1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何子平孝心的一组是()(3分) ①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 ②何心独飨白粲。 ③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

④实未及养,何以希禄? 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 ⑥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19.下列对何子平去职归家奉养老母一事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老母“籍注失实,年未及养”,子平依律仍可在州任职,但他出于“归养之愿,又切微情”的考虑,坚持归家。 B.子平归家之后,“竭身运力,以给供养”,认为“希禄本在养亲”,坚持“县禄唯以养母一身”,从而实现了“归养之愿”。

C.子平不愿以老母“实年未满”而“苟冒荣利”,又不肯“以母老求县”,归家养母,竭尽全力,从而深受顾觊之敬重。 D.由于老母“籍年已满”,子平去职归家;尽管顾觊之希望他在州任职,但他碍于“公家正取信黄籍”,婉言谢绝。

12.(2分)C 13.(2分)D 14.(2分)C 15.(2分)B 16.(3分)D 17.(3分)A18.(3分)C 19.(3分)D1995年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题。 郑善果母者,年二十而寡。

性贤明,有节操,博涉书史,通晓治方。每善果出听事,母恒坐胡 床,于障后察之。

闻其剖断合理,归则大悦。若行事不允,或妄怒,母乃还堂,蒙被而泣,终日不 食。

善果伏于床前,亦不敢起。母方起谓之曰:“吾非怒汝,乃愧汝家耳。

吾为汝家妇,获奉酒扫。 如汝先君,忠勤之士也,在官清恪,未尝问私,以身徇国,继之以死,吾亦望汝副其此心。

汝既年小而孤,吾寡妇耳,有慈无威,使汝不知礼训,何可负荷忠臣之业乎?汝自童子承袭茅土,位至方伯,岂汝身致之邪?安可不思此事而妄加怒,心缘骄乐,堕于公政!”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善果曰:“儿封侯开国,位居三品,秩俸幸足,母何自勤如是邪?”答曰:“呜呼!汝年已长,吾谓 汝知天下之理,今闻此言,故犹未也。

至于公事,何由济乎?今此秩俸,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 也。当须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妻子奈何独擅其利,以为富贵哉!又丝(xǐ,麻)纺织,妇人之务,上自王后,下至大夫士妻,各有所制。

若堕业者,是为骄逸。吾虽不知礼,其可自败名乎?”12.对下列四句中加黑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若行事不允,或妄怒。

允:公平。 B.在官清恪,未尝问私。

恪:谨慎而恭敬。 C.吾亦望汝副其此心。

副:符合 D.岂汝身致之邪? 致:导致。13.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红字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

历年语文高考全国卷2的文言文翻译题

近十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全国卷)如下:

1、2009年

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又多了一种本领,心里很高兴: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长时间都没学会,很苦恼。培训班教练野鸭说:“我两条腿都能游,你们四条腿还不能游?成功的90%来自于汗水。加油!呷呷!”评论家青蛙感慨:“兔子擅长的是奔跑!为什么只是针对弱点训练而不发展特长呢?”思想家仙鹤说:“生存需要的本领不止一种呀!兔子学不了游泳就学打洞,松鼠学不了游泳就学爬树嘛。”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2010作文:

3、2011年

以“期待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4、2012年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妈妈说:“你不是没有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2013年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没有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了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但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议论文或记叙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6、2014年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议论文或记叙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7、2015年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来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8、2016年?

9、2017年

近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邮寄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0、2018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百度百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14课标全国语文卷文言文

1994年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题。

何子平世居会稽,少有志行,见称于乡曲。事母至孝。扬州辟从事史,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人或问曰:“所利无几,何足为烦?”子平曰:“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心独飨白粲①。”每有赠鲜肴者,若不可寄至其家,则不肯受。母本侧庶,籍注失实②,年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时镇军将军顾觊之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黄籍,籍年既至,便应扶侍私庭,何容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且归养之愿,又切微情。”觊之又劝令以母老求县,子平曰:“实未及养,何以希禄?”觊之益重之。既归家,竭身运力,以给供养。末除吴郡海虞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人或疑其俭薄,子平曰:“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问者惭而退。母丧去官,哀毁逾礼,每至哭踊,顿绝方苏。(《宋书?孝义传》)

〔注〕①白粲:白米。

②籍:户口册,即下文的“黄籍”。当时规定,官员父母年满八十,应解职归家奉养。

12.下列两句中红字的字的正确意思与读音是(2分)

①扬州辟从事史。②竭身运力,以给供养。

A.①设立pì②给以gěi B.①设立pì②使……丰足jǐ

C.①征召bì②使……丰足jǐ D.①征召bì②给以gěi

13.对“辄货市粟麦”一句中“货”、“市”词义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都是“卖出” B.都是“买入” C.买入、卖出 D.卖出、买入

14.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红字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两个“亲”字相同,两个“每”字不同 B.两个“亲”字相同,两个“每”字也相同

C.两个“亲”字不同,两个“每”字相同 D.两个“亲”字不同,两个“每”字也不同

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5.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2分)

A.在州中任职略有少许俸禄,将打开州府大门请你留任。

B.在州中任职略有少许俸禄,将禀告上司挽留你。

C.州中空缺有俸禄微少的职位,将禀告上司挽留你。

D.州中空缺有俸禄微少的职位,将打开州府大门请你留任。

16.实未及养,何以希禄?(3分)

A.实际尚未来得及奉养,哪能借此以求得俸禄?

B.实际尚未来得及奉养,哪能借助这稀有的俸禄?

C.实际尚未到奉养之年,哪能借助这稀有的俸禄?

D.实际尚未到奉养之年,哪能借此以求得俸禄?

17.对以下两句话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扶侍私庭;②顿绝方苏

A.①在家奉养母亲;②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B.①扶助母亲理家;②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C.①扶助母亲理家;②叩首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D.①在家奉养母亲;②叩首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1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何子平孝心的一组是()(3分)

①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

②何心独飨白粲。

③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

④实未及养,何以希禄?

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

⑥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⑥ D.③④⑥

19.下列对何子平去职归家奉养老母一事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老母“籍注失实,年未及养”,子平依律仍可在州任职,但他出于“归养之愿,又切微情”的考虑,坚持归家。

B.子平归家之后,“竭身运力,以给供养”,认为“希禄本在养亲”,坚持“县禄唯以养母一身”,从而实现了“归养之愿”。

C.子平不愿以老母“实年未满”而“苟冒荣利”,又不肯“以母老求县”,归家养母,竭尽全力,从而深受顾觊之敬重。

D.由于老母“籍年已满”,子平去职归家;尽管顾觊之希望他在州任职,但他碍于“公家正取信黄籍”,婉言谢绝。

12.(2分)C 13.(2分)D 14.(2分)C 15.(2分)B 16.(3分)D 17.(3分)A

18.(3分)C 19.(3分)D

1995年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题。

郑善果母者,年二十而寡。性贤明,有节操,博涉书史,通晓治方。每善果出听事,母恒坐胡 床,于障后察之。闻其剖断合理,归则大悦。若行事不允,或妄怒,母乃还堂,蒙被而泣,终日不 食。善果伏于床前,亦不敢起。母方起谓之曰:“吾非怒汝,乃愧汝家耳。吾为汝家妇,获奉酒扫。

如汝先君,忠勤之士也,在官清恪,未尝问私,以身徇国,继之以死,吾亦望汝副其此心。汝既年小而孤,吾寡妇耳,有慈无威,使汝不知礼训,何可负荷忠臣之业乎?汝自童子承袭茅土,位至方伯,岂汝身致之邪?安可不思此事而妄加怒,心缘骄乐,堕于公政!”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善果曰:“儿封侯开国,位居三品,秩俸幸足,母何自勤如是邪?”答曰:“呜呼!汝年已长,吾谓 汝知天下之理,今闻此言,故犹未也。至于公事,何由济乎?今此秩俸,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 也。当须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妻子奈何独擅其利,以为富贵哉!又丝(xǐ,麻)纺织,妇人之务,上自王后,下至大夫士妻,各有所制。若堕业者,是为骄逸。吾虽不知礼,其可自败名乎?”

12.对下列四句中加黑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若行事不允,或妄怒。 允:公平。

B.在官清恪,未尝问私。 恪:谨慎而恭敬。

C.吾亦望汝副其此心。 副:符合

D.岂汝身致之邪? 致:导致。

13.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红字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如汝先君,忠勤之士也。

母何自勤如是邪?

以身徇国,继之以死。

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

A.两个“勤”字相同,两个“徇”字不同

B.两个“勤”字相同,两个“徇”字也相同

C.两个“勤”字不同,两个“徇”字相同

D.两个“勤”字不同,两个“徇”字也不同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红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吾为汝家妇,获奉洒扫。 奉洒扫:指从事家务。

B.当须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 先君:指已经去世的父亲。

C.汝自童子承袭茅土。 承袭茅土:指承袭公候的爵位。

D.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 夜分:指夜尽时分。

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5.吾谓汝知天下之理,今闻此言,故犹未也。(3分)

A.我以为你懂得天下的道理,现在听到这话,才知道你仍然没有懂。

B.我以为你懂得天下的道理,现在听到这话,所以才说你仍然没有懂。

C.我以为你懂得治理天下,现在听到这话,所以才说你仍然没有懂。

D.我以为你懂得治理天下,现在听到这话,才知道你仍然没有懂。

16.①或妄瞋怒 ②何由济乎(2分)

A.①或者狂妄地发怒; ②凭借什么才能成功呢

B.①或者狂妄地发怒; ②有什么理由能成功呢

C.①或者胡乱地发怒; ②有什么理由能成功呢

D.①或者胡乱地发怒; ②凭借什么才能成功呢

17.①独擅其利 ②若堕业者(2分)

A.①独自专占其利; ②你对正事怠惰

B.①独自专占其利; ②如果对正事怠惰

C.①独占擅用其利; ②如果对正事怠惰

D.①独占擅用其利; ②你对正事怠惰

1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与郑母教子为官清正有关的一组是(3分)

①吾非怒妆,乃愧汝家耳。 ②在官清恪,未尝问私。

③吾亦望汝副其此心。 ④何可负荷忠臣之业乎?

⑤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 ⑥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③⑤⑥ D.②③④

19.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母感慨善果是个年幼的孤儿,自己又是寡妇,有慈无威,未能教他懂得礼训,教导他不要心缘骄乐,堕于公政。

B.郑母希望善果应该仿效其父,要在官清恪,不问私事,以身徇国,继之以死,做一位无愧于家国的忠勤之士。

C.郑母鼓励善果处理政事应该剖断合理,同时又劝戒他不要妄加瞋怒,行事不允,骄逸堕业,以负荷忠臣之业。

D.郑母认为善果自小袭爵封候,位居三品,但却不是自身致之,要求他能够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以报答天子之恩。

12.(2分)D 13.(2分)B 14.(3分)D 15.(3分)A

16.(2分)D 17.(2分)B 18.(3分)D 19.(3分)C

1996年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题。

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少刚明勇决,身长七尺,须髯若神。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守武人,为奸利无所忌,永数引法裁之。守大怒,盛威临永,永不为动,则缪为好言荐之朝。后守欲变具狱①,永力争不能得,袖举牒还之②,拂衣去。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永以书抵幕府曰:“非什一而取,皆民膏血也,以资觞豆之费可乎?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③。”府不敢迫。县有潭出云雨,岁旱,巫乘此哗民,永杖巫,暴日中,雨立至,县人刻石纪其异。府遣卒数辈号“警盗”,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于是部使者及郡文移有不便于民者④,必条利病反复,或遂寝而不行。或谓永:“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永曰:“吾知行吾志而已,遑恤其它。”大谷人安其政,以为自有令无永比者。既去数年,复过之,则老稚遮留如永始去⑤。

注:①具狱:据以定罪的案卷。

②牒:授官的文书。

③投劾:递交弹劾自己、请求去职的呈文。

④文移:公文。

⑤遮留:拦阻挽留。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红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永以书抵幕府 抵:送达。

B.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 迕:违背。

C.或遂寝而不行 寝:止息

D.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 贾祸:消除祸患。

13.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2分)

①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

②永以书抵幕府

③以资觞豆之费可乎

④毋以此贾祸

A.①句和③句相同,②句和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C.①句和③句不同,②句和④句相同

D.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④句不同

14.《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2分)

A.为奸利无所忌 B.每宴飨费千金

C.刺诸县短长 D.必条利病反复

15.文中“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这一复句,如果给它的译文用上的关联词语,应当是(2分)

A.既然……只有…… B.倘若……那么……

C.只要……就…… D.宁可……也要……

以下16—17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6.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3分)

A.从各县中取来满足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紧迫。

B.从各县中取来满足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苛刻。

C.从各县中取来给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苛刻。

D.从各县中取来给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紧迫。

17.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3分)

A.郭永持兵器把他们押送到府,府中因此连同派往其它县的人全都召回。

B.郭永持兵器把他们押送到府,府中因此把郭永连同其它知县全都召回。

C.郭永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到府,府中因此连同派往其它县的人全都召回。

D.郭永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到府,府中因此把郭永连同其它知县全都召回。

1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永刚直抗上举动的一组是(3分)

①盛威临永,永不为动 ②袖举牒还之

③永杖巫,暴日中 ④必条利病反复

⑤或遂寝而不行 ⑥吾知行吾志而已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①④⑥

19.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郭永屡次援引法令节制丹州长官,因而受到威胁,但郭永胸怀宽广,顾全大局,反而为他说好话,向朝廷作了推荐。

B.郭永厌恶巫师借“岁旱”以哗众取宠,他杖责巫师后求得大雨,以致县中百姓刻石记载了他的奇功异绩。

C.郭永痛恨“警盗”为非作歹,四处制造事端,他坚决地将“警盗”押送到府,使上级部门改变了原先的做法。

D.郭永不愿与世浮沉,他坚持自己的志向而受到百姓的爱戴,数年后回大谷复职时,老人孩子非常热情地对待他。

12.(2分)D 13.(2分)D 14.(2分)C 15.(2分)B

16.(3分)A 17.(3分)C 18.(3分)B 19.(3分)C

19年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题。

权善才,高宗朝为将军,中郎将范怀义宿卫昭陵,有飞骑犯法①,善才绳之。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言善才等伐陵柏,大不敬。高宗悲泣不自胜,命杀之。大理丞狄仁杰断善才罪止免官。

高宗大怒,命促刑。仁杰曰:“法是陛下法,臣仅守之。奈何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请不奉诏。”高宗涕泣曰:“善才斫我父陵上柏,我为子不孝,以至是。知卿好法官,善才等终须死。”仁杰固谏,侍中张文瑾以笏挥令出,仁杰乃引张释之高庙、辛毗牵裾之例②,曰:“臣闻逆龙鳞,忤人主,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不难。臣今幸逢尧舜,不惧比干之诛。陛下不纳臣言,臣瞑目之后,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高宗曰:“善才情不可容,法虽不死,朕之恨深矣,须法外杀之。“仁杰?:”陛下作法,悬诸象魏③,徒流及死,具有等差,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法既无恒,万方何所措其手足?陛下必欲变法,请令日为始。“高宗意乃解,曰:”卿能守法,朕有法官。“命编入史。

有等差,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曰法既曰:“卿能守法,朕有法官。”命编入史。

[注]①飞骑:唐代皇帝的侍卫军士。②张释之:西汉人,以善谏闻名。辛毗:三国魏人,以力谏闻名。③象魏:宫廷外的阙门,古代张榜公布法令的地方。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善才绳之。绳:捆绑。 B.先涕泣不自胜,胜:控制

C.朕之恨深矣。恨:遗憾。 D.请今日为始。请:请求。

13.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因”和“乃”相同,“止”和“仅”不同

B.“因”为“乃”相同,“止”和“仅”也相同

C.“因”和“乃”不同,“止”和“仅”相同

D.“因”和“乃”不同,“止”和“仅”也不同

14.“以至是”一句中“是”字指代的内容是(3分)

A.悲泣不自胜,命杀之 B.大怒,命促刑

C.以数株小柏而杀大臣 D.我为子不孝

15.下列关于对话中人物称谓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转而称呼他殿前阶下的人,以此表示尊重。

B.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自称为“臣”,后来用作臣下对君的自称。

C.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D.朕是古人的自称,本来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王或皇帝的自称。

以下16-17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16.徒流及死,具有等差(3分)

A.囚徒流放和处死,都有等级次第

B.囚徒流放和处死,都有相等的差别

C.服劳役、流放直到,都有相等的差别

D.服劳役、流放直到,都有等级次第

17.①不惧比干之诛 ②高宗意乃解(2分)

A.①不怕像比干那样受到指斥 ②高宗的情绪这才缓解

B.①不怕像比干那样受到指斥 ②高宗的主意这才消释

C.①不怕像比干那样遭受 ②高宗的主意这才消释

D.①不怕像比干那样遭受 ②高宗的情绪之才缓解

18.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3分)

①自古以为难,臣以为不难。

②岂有罪非极刑,特令赐死?

③陛下必欲变法,请今日为始。

④卿能守法,朕有法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权善才得罪了飞骑,飞骑为了报复;利用高宗奉守孝行的心理,竭力要将善才的过错酿成死罪,从而引发了高宗和狄仁杰之间是否要处死善才的一场激烈争论。

B.由于狄仁杰坚持己见,拒绝执行高过的命令,高宗为此十分恼怒,在这君臣双方相持不下时,侍中张文挥动笏板,要仁杰离去,但仁杰仍然援引古例强行谏劝。

C.狄仁杰在谏劝时,十分讲究语言艺术,他称赞高宗有如尧舜,而尧舜又是以宽厚仁爱为本的君主,这就使得高宗感到十分为难,为此不得不接受仁杰的谏劝。

D.狄仁杰认为法令既已公之于众,就不可有徇情枉法而罚非其罪的事情,他主张法令不可无常,使全国上下无所适从,只要法令没有改变,就不可将善才处以极刑。

12.(2分)D 13.(2分)B 14.(3分)C 15.(2分)D 16.(3分)D 17.(2分)C 18.(3分)A 19.(3分)C

1998年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22题。

李若水字清卿①,州曲周人。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②,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以行③。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令曰④:“必使李侍郎无恙。”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若水叹曰:“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若水叱之曰:“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又骂不绝口,临军挝破其唇,血骂愈切⑤,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年三十五。

〔注〕①李若水:北宋末年人,官至吏部侍郎。靖康二年随钦宗至金营,不屈而被害。

②躐跻:越级升官。 ③扈从:随从护驾。

④粘罕:金国贵族,官至都元帅,执掌国政。多次率军攻打北宋。

⑤血:含血喷出。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非所以靖公议也 靖:平息。 B、金人曳出,击之败面 曳:蜂拥

C、若少屈,冀得一归觐 觐:拜见。 D、我为国死,职耳 职:职分。

17、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 ②得全首领以没 ③扈从以行 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①和④相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 故事:指先例。

B、得全首领以没 全首领:指保持高位。

C、而有司循常习故 有司:指主管官吏。

D、公父母春秋高 春秋:指年龄。

以下19-20题的句子在文中正确的意思是

19、①其罪当与童贯等 ②帝殊有难色(3分)

A、①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 ②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B、①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 ②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C、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皇上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D、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皇上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20、①汝归勿遽言 ②奈并累若属何(3分)

A、①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②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B、①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②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C、①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②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D、①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②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2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 ②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

③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 ④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②|③|④

2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李若水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的等级,而不应循常习故,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皇上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

B、金人邀请宋钦宗出郊,却又中途变卦,逼钦宗改换服装以侮辱宋朝。李若水

坚守气节,大骂金人,虽惨遭毒打,仍未动摇自己的忠心,并以绝食对金人的诱降表示抗争。

C、李若水不愿为了能回家侍奉父母而投降,他严词拒绝了仆人要他屈从金人的劝说。但又流露出对父母的牵挂,要仆人转告兄弟慢慢地禀告父母,不要惊吓了老人。

D、粘罕诱降李若水遭到失败,于是下令杀掉他。李若水义无反顾,骂不绝口,金人打破了他的嘴唇,他喷血痛骂,愈加激切,以至遭裂颈断舌而死,景象十分惨烈。

二、(20分)16-22:B C B D C D A

1999年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6题。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幼时随父在边,尝谒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异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除南清河太守。零县民魏双成失牛,疑其村人魏

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密走私访,别获盗者。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贼遂去。琼性清慎,不发私书。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及欲求谒,度知其意,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研虽为债数来,无由启口。其弟子问其故,研曰:“每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何由得论地上事?”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来送。颍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仍致于听事梁上,竟不剖。人遂竞贡新果,至门间,知颍瓜犹在,相顾而去。

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纲纪谓琼曰:“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

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迁左丞,行徐州事。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

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估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

1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密走私访,别获盗者。B.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

C.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D.人灾,绝食者千余家。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B.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先帝之灵以彰其咎。

C.人遂竞贡新果。大江南北遂谓忠烈未死。

D.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1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在郡多有出息,(研)常得郡县为征。B.及(琼)欲求谒,度知其意。

C.苦请,(颍)遂便为留。 D.自从(琼)贷粟以给付饥者。

14.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在郡多有出息———在郡中有多方面的发展前途

B.径将我入青云间———直接把我带入缥缈的云天中

C.启听淮北取籴———向上报告说应当听任淮北民众来购买粮食

D.遂得商估往还———于是使得商贩之间能够自由交往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苏琼处事艺术的一组是

①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 ②密走私访,别获盗者。

③每见则谈问玄理。 ④仍致于听事梁上。 ⑤遂上表陈状。

A.①③ B.②④⑤ C.③④ D.①②⑤

1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苏琼自幼聪明伶俐,言辞机敏。东荆州刺史问他是否想做官,他认为应当先设官职而后求人,个人不应主动求官。曹芝十分欣赏,委任他为参军。

B.苏琼重视社会治安,办案认真细致,治内清明太平。他的这一政绩,对贼人起了威慑作用,于是邻郡有的富豪为免遭抢劫,将财物寄放到南清河郡。

C.苏琼清正审慎,严于律己。他揣摩出道研来访的心思,避开话题,使对方无由启口;他留下赵颍的新瓜却不剖食,使其他人打消了馈赠的念头。

D.苏琼关心人民的疾苦,敢于为民请命。在治内遭受灾害的情况下,他谢绝了善意的劝告,仍然冒着获罪的危险,革除淮禁旧弊,造福两岸人民。

二、(18分每小题3分) 11、D 12、D 13、A 14、B 15、C 16、D

1. 2014全国标准卷一语文答案

2014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全国1卷答案语文答案 1.B2.C3.D4.C5.D6.A7.答: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王,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答: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8.答: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9.答: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10.长大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威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11.(1)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2)答:①热情坦诚,乐于助人,喜欢孝顺父母的子女;②刚强不屈,不畏身心劳苦,靠自己的气力赚钱;③坚韧不拔,不向命运低头,坚持自由自在的生活信念.(3)答: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显得真实可信;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④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4)一答:①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②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度;③人物形象上,既表现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④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12.(1)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2)答:①从成员上看,论战双方都是当时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②从内容上看,辩论涉及现代物理学两大基础理论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③从影响上看,辩论带动了整个理论物理界的学术争鸣.(3)答:①拥有站在学术前沿的核心***物;②有堪称骨干的科学家群体;③创造了独特的学术精神.(4)答:①追求真理,在学术之争中胸怀坦荡,不掺杂个人恩怨;②以赤子之心帮助祖国发展物理学研究;③慧眼识才,吸引了大批青年科学家,并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④有人道主义关怀,积极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13.C14.D15.B16.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17.示例:本次瑶族村三日行考察要求参加人员事先查阅资料,了解瑶族概况,备好所需行装;考察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参观、访谈以及与村民联谊,每人需写日记记录考察情况.。

2. 2014全国卷1语文必背篇目

新课标高考语文要求背诵默写的64篇(首)古诗文目录高中14篇: 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韩愈《师说》、杜牧《阿房宫赋》、苏轼《赤壁赋》、《诗经?卫风?氓》、《离骚》、李白《蜀道难》、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锦瑟》、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初中50篇: 《孔子语录》、孟子《鱼我所欲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左传?曹刿论战》、《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诸葛亮《出师表》、陶潜《桃花源记》、郦道元《三峡》、韩愈《杂说(四)》、刘禹锡《陋室铭》、柳宗元《小石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周敦颐《爱莲说》、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诗经?关雎》、《诗经?蒹葭》、曹操《观沧海》、陶潜《饮酒》、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湾《次北固山下》、王维《使至塞上》、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行路难》、杜甫《望岳》、杜甫《春望》、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居易《观刈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李贺《雁门太守行》、杜牧《赤壁》、杜牧《泊秦淮》、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无题》、李煜《相见欢》、范仲淹《渔家傲》、晏殊《浣溪沙》、王安石《登飞来峰》、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水调歌头》、陆游《游山西村》、辛弃疾《破阵子》、文天祥《过零丁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龚自珍《己亥杂诗》。

3. 2014全国标准卷1语文答案

第Ⅰ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 A.龃龉(yǔ) 系鞋带(xi) 舐犊情深(shi) 曲意逢迎(qū) B.倜傥(tǎng) 纤维素(xiān) 羽扇纶巾(guān ) 针砭时弊(biān) C.感喟(kuì) 揭疮疤(chuāng) 按捺不住(nài) 大相径庭(jing) D.霰弹 (xiàn ) 涮羊肉(shuàn) 以儆效尤(jǐng) 纵横捭阖(b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

让很多旅行社必须面对新规定带来的各种新问题。D.哈大高铁施行新的运行后,完成5,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进而成为一种执着的文化选择乃至建筑观念中的要素时,古人的石材加工技术并不落后,对于中国并不贴切,那就是网络阅读, ,本来说存一年第Ⅰ卷一,由于木材在耐久性方面远逊于石材:为什么直到明清,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次背包客被困野山的案情。

网络阅读远远超越了传统的阅读概念,仍令很多学者感到困惑,哈尔滨至北京, 。19世纪以来,他就很兴奋,同时也不无需求的情况下,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在技术条件完备,并汇成一股妄自菲薄的浊流,视野更加开阔,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答。

①能够对文字、(9分、声音等信息形态进行有机的合成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沟通交流的需求③与传统阅读相比。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7题。

C.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甚至干脆说中国古建筑的实物等于零:DA.有的人看够了城市的繁华、听三方面的内容⑤它改变了单一的文字或静态的图像的表现形式⑥还具有共享性,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只不过存在于书面文献上,以至于中西两大文明的建筑给后人留下了全然不同的印象,到处都蕴藏着适合建筑的优良石材,依然是个问题、看、开放性和互动性A.③②⑤④①⑥ B.③⑥⑤①②④C.⑤①④③⑥② D.⑤④③②①⑥二,在中国古代。B.他家离铁路不远,喜欢到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去游玩、上海等地的部分列车也将进一步压缩运行时间,草长莺飞,吸引力更强。”

然而此话只适用于欧洲, 、影像:“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木为主要材料,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火车每当鸣着汽笛从他身边飞驰而过时?古建筑专家梁思成曾经给出一个推论。4.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风声鹤唳。

C.新“旅游法”的颁布实施。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也更直观,信息更加全面、(12分,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但这是有风险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A.龃龉(yǔ) 系鞋带(xi) 舐犊情深(shi) 曲意逢迎(qū)B.倜傥(tǎng) 纤维素(xiān) 羽扇纶巾(guān ) 针砭时弊(biān)C.感喟(kuì) 揭疮疤(chuāng) 按捺不住(nài) 大相径庭(jing)D.霰弹 (xiàn ) 涮羊肉(shuàn) 以儆效尤(jǐng) 纵横捭阖(bì)2.下列各句中,很少使用石材,实缘于不着意于原物长存之观念,中国石结构建筑的低调表现,建筑材料的长途运输是很不经济的,为广大旅客快捷出行提供更多选择。”

然而为什么中国人“不着意于原物长存”, ,先进的玉石文化,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 。其次,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A.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

D.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觉得自己也被赋予了一种力量。这种片面的看法曾得到很多本土学者的呼应。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3.下列各句中、,人们才会如此不惜人力物力地寻找木材来盖房子,石材在中国始终未能登堂入室。

B.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宫室之寿命固乃限于木质结构之未能耐久,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更逼真④提供读。秦朝修建阿房宫,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但更深究其故。

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阅读的趣味性大大提高,小时候常常去看火车玩儿,许多木材就是从千里之外的四川运到陕西的:C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极其便捷的阅读方式。因此,不少旅行社正从过去拼价格向未来拼服务转型的阵痛,以及秦始皇陵西北大规模的石材加工场遗址就是明证,影响力更大,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答, :“中国结构既以木材为主。

中国传统建筑以土,适用的木材并非随处都容易取得。时至今日,中国古代并不缺乏石材;只有当使用木材的意义超越物质层面,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展开。

4. 2012课标全国高考 语文文言文

(一)文官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萧燧(1117—1193),字照邻,临江军人。 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①漕台,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至则员溢,就院易一员往漕闱,秦熺果中前列。秩满,当为学官,避桧,调静江府察推而归。 燧未第时,梦神人示以文书,记其一联云:“如火烈烈,玉石俱焚;在冬青青,松柏不改。”已而果符前事。未几,丁忧。三十二年,授靖州教授。孝宗初,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轮对,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上喜,制《用人论》赐大臣。淳熙二年,累迁至国子司业兼权起居舍人,进起居郎。先是,察官阙,朝论多属燧,以未历县,遂除左司谏。时宦官甘昪之客胡与可、都承旨王抃之族叔秬皆持节于外,有所依凭,无善状,燧皆奏罢之。时复议进取,上以问燧,对曰:“今贤否杂揉,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上曰:“忠言也。”因劝上正纪纲;容直言;亲君子,远小人;近习有劳可赏以禄,不可以权。上皆嘉纳。出知严州。产地狭财匮,始至,官镪②.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诸邑皆宽。上方靳职名,非功不予,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婺与严邻,人熟知条教,不劳而治。岁旱。浙西常平司请移粟于产,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制坐视?” 为请诸朝,发太仓来振之。八年,召还,言:“江、浙再岁水旱,愿下诏求言,仍令诸司通融郡县财赋,毋但督迫。”十年,上言广西诸郡民身丁钱之弊。事多施行。庆典霈泽。丁钱减半,亦自燧发之。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

(节选自《宋史?萧燧传》)

[注]①主文:主持考试。 ②镪:成串的钱。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次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属:托付。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衔恨。

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易:更换。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失职。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萧隧格尽职守的一组是((3分)

①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 ②论"官当择人,不当为人择官"

③有所依凭,无善状,隧皆奏罢之 ④若恃小康,萌骄心,非臣所知

⑤官镪不满三千,隧俭以足用 ⑥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

A. ①③⑤ B.①④⑥

C. ②③④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萧燧天分很高,为官不畏权贵。他自幼能文,进士及第后进入仕途;其时秦桧当

权,与其亲党密告萧,要他主持秋试录用其子秦熺,遭到萧的拒绝。

B.萧隧刚直敢言,所奏切中时弊。皇上向他征询意见,他乘便讽劝皇上亲近君子疏

远小人,亲信有功可赏赐财物却不可赋予权力,得到皇上赞许纳.

C.萧隧政绩卓著,受到皇上嘉勉。严州面积狭小财物魔乏,他勤俭理政,以盈余填

补拖欠,各地都感到宽松;皇上升迁萧隧的职位,调他去治理婺州。

D.萧隧回到朝廷,仍关注各地大事。淳熙年间,江浙两年水涝干早,他奏请下诏诸

司协助解决,又奏言广西百姓深受身丁钱之害,建议大多得以施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佣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2)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

试题答案

4.D 5.C 6.A

7.(10分)

(I)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

力未富,应当外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

(2)萧燧说:“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片原管

辖地区不管不问呢?”

5. 高考全国卷2语文必背古文

《论语》十则《鱼我所欲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曹刿论战》-《左转》《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出师表》-诸葛亮《桃花源记》-陶渊明《三峡》-郦道元《马说》-韩愈《陋室铭》-刘禹锡《小石潭记》-柳宗元《岳阳楼记》-范仲淹《醉翁亭记》-欧阳修《爱莲说》-周敦颐《记承天寺夜游》-苏轼《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关雎》-《诗经》《蒹葭》-《诗经》《观沧海》-曹操《饮酒》-陶渊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次北固山下》-王湾《使至塞上》-王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行路难》-李白《望岳》-杜甫《春望》-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观刈麦》-白居易。

6. 高考

初中50篇:? ? 文言文16篇?1《论语》十则?2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孟子《鱼我所欲也》?4《左传·曹刿论战》?5诸葛亮《出师表》?6陶潜《桃花源记》?7郦道元《三峡》?8刘禹锡《陋室铭》?9范仲淹《岳阳楼记》?10欧阳修《醉翁亭记》?11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2周敦颐《爱莲说》?1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14﹡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15﹡?韩愈《马说》?16﹡柳宗元《小石潭记》? ? 诗词曲34首?17《诗经·关雎》?18《诗经·蒹葭》?19曹操《观沧海》?20陶潜《饮酒》?21王勃《送杜少 ? 府之任蜀州》?22王湾《次北固山下》?23王维《使至塞上》?2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5李白《行路难》?26杜甫《望岳》?27杜 ? 甫《春望》?28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9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0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2白居易《观刈麦》?33李贺《雁门太守行》?34杜牧《赤壁》?35杜牧《泊秦淮》?36李商隐《夜雨寄北》?37李商隐《无题》?38﹡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9李煜《相见欢》?40范仲淹《渔家傲》?41晏殊《浣溪沙》?42王安石《登飞来峰》?4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4苏轼《水调歌头》?45陆游《游山西村》?46辛弃疾《破阵子》?47文天祥《过零丁洋》?48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9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50龚自珍《己亥杂诗》高中14篇:?文言文5篇1荀子《劝学》?2庄子《逍遥游》?3韩愈《师说》?4杜牧《阿房宫赋》?5苏轼《赤壁赋》上文言文9篇?6《诗经·卫风·氓》?7《离骚》?8李白《蜀道难》?9杜甫《登高》?10白居易《琵琶行》?11李商隐《锦瑟》?1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1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14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初中50篇:? ? 文言文16篇?1《论语》十则?2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孟子《鱼我所欲也》?4《左传·曹刿论战》?5诸葛亮《出师表》?6陶潜《桃花源记》?7郦道元《三峡》?8刘禹锡《陋室铭》?9范仲淹《岳阳楼记》?10欧阳修《醉翁亭记》?11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2周敦颐《爱莲说》?1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14﹡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15﹡?韩愈《马说》?16﹡柳宗元《小石潭记》? ? 诗词曲34首?17《诗经·关雎》?18《诗经·蒹葭》?19曹操《观沧海》?20陶潜《饮酒》?21王勃《送杜少 ? 府之任蜀州》?22王湾《次北固山下》?23王维《使至塞上》?24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5李白《行路难》?26杜甫《望岳》?27杜 ? 甫《春望》?28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9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0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2白居易《观刈麦》?33李贺《雁门太守行》?34杜牧《赤壁》?35杜牧《泊秦淮》?36李商隐《夜雨寄北》?37李商隐《无题》?38﹡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9李煜《相见欢》?40范仲淹《渔家傲》?41晏殊《浣溪沙》?42王安石《登飞来峰》?4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4苏轼《水调歌头》?45陆游《游山西村》?46辛弃疾《破阵子》?47文天祥《过零丁洋》?48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9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50龚自珍《己亥杂诗》高中14篇:?文言文5篇1荀子《劝学》?2庄子《逍遥游》?3韩愈《师说》?4杜牧《阿房宫赋》?5苏轼《赤壁赋》上文言文9篇?6《诗经·卫风·氓》?7《离骚》?8李白《蜀道难》?9杜甫《登高》?10白居易《琵琶行》?11李商隐《锦瑟》?12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1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14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7. 新课标2013全国高考语文卷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

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皇帝书》不应更晚。至于《皇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入《皇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

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之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

此例甚多,那么为《皇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时期。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

进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其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

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

(摘编自李学勤《 的年代》) 1. 下面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痛说法。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0》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 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他人说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C. 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

《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 D. 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士,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2.下面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的推定美什么用处。 B.《皇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皇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皇帝书》。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用了两个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B.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D.《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地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