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全国二卷试卷及答案,语文2017高考2卷答案
1.2017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结构 各题型分值是多少分
2.17年山东语文卷文言文
3.2017年惠州二模文言文
4.2017全国卷1文言文解析
5.如何评价2017年高考天津卷的语文作文题目《重读长辈这部书》
6.2017高考语文作文浙江怎么写
一、语序不当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地沟油、三聚氰胺奶、瘦肉精、染色馒头这些特殊名词告诫我们:要清除食品市场上的乱象,必须高举法律利器,全面加强监管工作,同时呼唤企业的血管里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B.济南文化西路的慢行一体路使用彩色沥青打造,不但可以提升城市的景观效果,增加现代化都市气息,而且也可以避免普通沥青路面黑色的单调性,提高司机和行人的注意力。
C.东京电力公司的员工虽然正冒着生命危险坚守福岛第一核电站,但是,福岛县灾民与东京电力公司的对立情绪却越来越大。东京电力公司决定派遣25名干部分别到各避难所向灾民表示谢罪。
D.今年开始,中国对稀土实行更为严格的保护性开政策。1月19日,国土部公布,江西赣州为稀土国家规划矿区,该区域稀土的开、勘探、储备将得到更严格的管制。
[导学号29530032] 解析:选A。B项,递进关系分句语序不当,“不但”“而且”后面的内容互换位臵。C项,“虽然”位臵不当,应放在句首。D项,“开、勘探”语序不当,位臵应互换。
二、搭配不当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南山风景区在省内首家推出了免费智能电子导游服务项目,每年购票游客都可以领取一个电子导游器,享受一对一的讲解服务,这项服务丰富了景区的旅游品质和文化内涵。
B.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多处目标3月21 日晚遭到西方国家战机的空中打击。这是自19日以来西方国家第三次空袭的黎波里目标。
C.为了确保秦岭“四大国宝”顺利入驻世园,陕西省林业厅多次组织科研人员商讨方案,对运输的笼舍、路线及人员做了精心准备。
D.动画片《孔子》用动漫形式塑造的全新的孔子形象,打破了以往人们对国学刻板而僵化的思维习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多次获得国家奖项。
[导学号29530033] 解析:选B。A项,“丰富了景区的旅游品质”搭配不当。C项,“准备”与“路线”“人员”不搭配。D项,搭配不当,应将“塑造的”改为“塑造了”。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老人跌倒该不该扶?当这个简单的问题都要作为一个话题来讨论的时候,表明了我们的道德品质和精神文明急需提高。
B.由于韩朝关系今年一再恶化,导致韩朝间对话渠道中断。六方会谈为双方代表的接触提供了契机,受到了来自各方的高度评价。
C.图书馆、影剧院、篮球场、老年活动室,这些城里有的文化设施,在很多村子里都有,对村民免费开放。
D.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系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
[导学号29530034] 解析:选C。A项,主语残缺,滥用介词,使“表明”前缺主语。搭配不当,“精神文明”与“提高”不能搭配。B项,主语残缺,滥用介词,使“导致”前缺主语,应删去“由于”。 D项,成分赘余,“归功”即“把功劳归于(某个人或集体)”,与前面的“功劳”重复。
四、结构混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我国外贸发展环境开始出现国际产业转移放慢、周边国家承接转移加快、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因此我国外贸持续多年两位数高速增长的时代不复存在了。
B.马年“春晚”节目中,由开心麻花团队精心打造的喜剧小品《扶不扶》,以生活气息浓郁、喜剧效果明显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喜爱是毋庸置疑的。
C.虽然有些城市已经开启跨境电子商务试点,但是其发展依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跨境电子商务要实现发展,重在打破制度壁垒是关键。
D.我国现在已经具备发射一个火星探测器,围绕火星进行探测活动的条件,但什么时候开展火星探测,这还取决于国家的财力和决策而定。
[导学号29530035] 解析:选A。B项,句式杂糅,删去“是毋庸臵疑的”。C项,句式杂糅,删去“重在”或“是关键”。D项,句式杂糅,删去“而定”。
五、表意不明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在杨善洲住院的最后几十天里,一直陪伴着他的除了家人,还有两位特殊的“亲人”:大亮山林场原场长自学洪和他以前的秘书苏加祥。
B.在此次大会上,他指出,建国前30年最大的失误是没有搞生育。许多错误都可以补救和纠正,人一下子多出好几亿,谁有本事予以“纠正”呢?
C.锦湖轮胎在央视“3·15”晚会上被曝光,公司出面道歉,并决定召回所有问题轮胎。在这一中,企业将为此付出较大的经济代价和沉重的信誉代价。
D.出血热的发病区域集中在农村和城市边缘地带,而城市居民染上此病主要是在野外、草地或者其他潮湿的地方接触螨虫所致。
2017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结构 各题型分值是多少分
语文:着眼阅读素养,突出考察传统文化
三类阅读题成必考
“今年语文科目的一大变化,是把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题,实现了全覆盖。”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尤立增说。
北京大学教授温儒敏直言:“其实,早在2017年语文考试大纲修订时,这个变化就引起很大反响。有些学校和老师是考什么就教什么,这几年文学类教学有淡化倾向。现在三类题都要考,会迅速扭转语文教学一线因应试而产生的偏差。”
实用类文本阅读:
全国卷Ⅰ中展现中国影像发展历程的“央视纪录频道”,全国卷Ⅱ中引导学生关注环保的“垃圾分类”调查。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表示:
“这些题目都做到了文字与图表搭配,要求考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搜寻、锁定、分辨和提炼关键信息,从而实现对考生检索、理解、分析、评价等能力的重点考查。”
文学类文本阅读:
全国卷Ⅰ中有反映军民团结、民族和谐的《天嚣》,全国卷Ⅲ中有呈现平凡温馨生活的散文《我们的裁缝店》。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表示:
“命题均关涉思想情感、人物形象、叙事艺术、语言风格等文学阅读的核心要素,在全面检阅考生文学素养的基础上,突出审美鉴赏能力的考查。”
论述类文本阅读:
全国卷Ⅱ探讨富有历史意义的“青花瓷兴起”,全国卷Ⅲ解读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乡村记忆”。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表示:
“一方面承继过往,重点考查对文章基本观点的理解,另一方面力图作出新的探索,强化对论述方法、论证方式和批判性思维等方面的考查。”
客观题增加14分,书写总量下降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表示:
为了进一步拉开试题的区分度,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客观题分值增加了14分,书写总量有所下降,但阅读总量尤其是思维含量并未降低,试卷的整体难度与往年大体持平。
2018高考语文备考方向启示
阅读“关键能力”的培养很重要!
2018高考语文将扩大文本选取范围。论述类文本将多选用论文和时评,考查逻辑论证和批判推理能力;实用类文本将多选用新闻和报告,考查信息处理和超文本阅读能力;文学类文本将多选用和散文,考查审美鉴赏能力。
高考语文阅读反映了信息时代阅读的特点和要求,将全方位考查阅读的“关键能力”。学生在阅读广度、数量、速度上要下大功夫。只有全面培养阅读能力、文学素养和思维品质,才能笑傲今后的高考考场!
数学:考察理性思维、实际问题应用能力
分步骤得分,着重区分考生能力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
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看来,2017年高考数学卷充分发挥了数学的学科思维,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将理性思维、逻辑推理能力作为命题考查的首要任务。
最明显的就是命题时取分步设问、梯次递进的方式,试题层次感强,便于对考生能力进行区分。
如全国卷Ⅰ第21题第(1)问要求考生求出导函数的零点,进而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掌握函数的单调性。
在此基础上,第(2)问要求根据函数有两个零点的条件,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层层深入,为考生解答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
加强了社会实际的应用
“2017年数学科高考加强了应用性,密切结合社会实际,突出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如全国卷Ⅰ文科第2题以农作物种植效果为背景,考查用样本估计整体的统计思想方法;理科第12题以大学生创业为背景,考查数列的相关知识;
文理科第19题为工厂生产线质量控制问题,考查运用概率统计方法进行统计推断的应用意识。
新高考数学“不分文理科”,中档题较多
在上海和浙江进行的综合改革试点中,首次命制不分文理的数学试卷,关注学生的数学基础及必备的能力要求,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年浙江的数学卷,首先在试卷结构上有所改进,2016年整卷只有20题,今年变成22题,增加了2道选择题。在整体难度上,较好地贯彻了文科起点、理科终点的命题策略。
最容易的题以文科生为起点,最难的题以北大清华理科生为终点。起点低,坡度缓,中档题数量较多,有利于提高试卷的区分度,突出考试的选拔性。
总体来讲,只要教学中坚持课标,基于标准教学,重视核心素养,学生就一定能考好。
——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元济高级中学校长卢明
2018年高考数学备考方向启示
逻辑推理能力要比刷更多题重要!
2018高考数学将把考查逻辑推理能力作为重要任务,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缜密思维、严格推理的能力。同时,通过多种渠道渗透数学文化,如有的试题将通过数学史展示数学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有的将通过揭示知识的产生背景和形成过程,体现数学的创造、发现和发展特点;有的将通过对数学思维方法的总结、提炼,呈现数学的思想性。
英语:强调传统文化,考察语言应用
“稳中有进”“稳得踏实”“进得鲜明”是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英语学科命题专家对今年英语高考题的评价。
注重考查特定语境下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教育部考试中心英语学科命题专家表示:
分析2017年高考英语命题的语篇和材料选择、题目类型搭配以及考查要点设置可以发现,各套试卷着力将试卷难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全国统一命题试卷和自主命题省份试卷中所选语篇和材料难度水平呈阶梯式分布,题目类型多样且难易搭配合理,考查要点覆盖面广,各难度层级试题数量比例合适,能够很好地区分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
建议在2018年的备考中多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对语篇的逻辑关系予以分析,注意理解语篇在意义构成上的各种关系,强调把语法教学放在语境当中。
2018高考英语备考方向启示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得尽快养成
2018高考英语将通过深度发掘语篇材料思想内涵,突出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交际能力、人文底蕴的养成。
如阅读理解部分可能选取科技创新、环境保护、一带一路、遗产保护等话题文章设计试题,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体悟和谐发展之道。
文综:考察学科思维,强调实践导向
地理:着重考查地理学科思维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
地理试题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对地理学科关键能力的综合考查为主线,优选考试内容,突出地理思维考查,使得学科特色得到更加鲜明的体现。
试题在取材上放眼时代大潮,贴近社会现实和考生实际,展示了宽广的命题视野。在设计上,着力考查考生的地理素养,测试考生的学科观念。
今年地理试题的一个特点是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考生分析其中蕴含的地理原理,使优秀传统文化具象化。
全国Ⅲ卷1—3题、北京卷3—5题、天津卷6—7题,均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载体,考查背后蕴含的地理特征、原理和联系。
思想政治:强调实践导向,将学科概念具象化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
今年的思政试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背景材料,把文化具象化,体现出鲜明的思想教育、价值引领学科特色,引导考生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其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觉性。
历史:注重基础知识考查,选取经典素材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
今年的历史命题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立场,以服务选拔为导向,以提高试题质量为要求,试题学科特点突出,既注重主干基础知识考查,又强调学科素养和关键思维能力的培养。
历史试题通过选取典型素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引领。
例如全国Ⅲ卷40题,通过郑成功收复和建设台湾这一历史,使考生加深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认识;
全国Ⅰ卷30题,讲述了抗战时期中国***在根据地扩大民主基础的努力,体现了民主、平等的核心价值观。
2018高考文科综合备考方向启示
学科素养不是一句空话!
2018高考文科综合将注重创新试题设计、挖掘时代主题、构建问题情境,突出地理、思想政治、历史学科所独具的思维与分析方法。
如地理试题将更加注重反映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价值取向,将地理学思想方法自然、贴切地融入素材。
思想政治学科将精心选择能够更好地承载学科知识、反映学科特色的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更好地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历史学科将更加注重考查历史思维过程与方法,如学生对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这两种不同史学概念的理解和辨别程度。
理综:激发实践研究,强调“学以致用”
化学:呈现真实问题,强调“学以致用”
教育部考试中心化学命题专家介绍:
今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的试卷中,运用的实际情境主要有新材料制备、废物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有机新物质和新药物合成、无机化工生产以及新技术能源等。
这些试题均要求学生将基础化学知识、基本化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解决工业生产问题。
生物:淡化知识考察,重视实践操作
2017年的实验试题对考生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这不但有利于高考区分功能的体现,也有利于改善中学教学不重视实验、不重视实际操作,较多关注“背”实验、“记”实验的状况。
题目命制反映了教育改革的方向:
生物试题与即将实施的修订后的新课标接轨。尤其重视理性思维能力与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老师今后在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为中心,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而不是靠背书与题海战术来进行高三的复习。
物理:增加考核内容
2017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完善考核目标和考查内容,将动量、近代物理等知识列为必考内容。
今年高考物理试题的设计密切联系大纲修订的初衷,通过科学设计试卷蓝图,多角度考查修订内容,引导学生认识自然和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完善认知结构,为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学习打好基础。
2018高考理科综合备考方向启示
新知识或拓展信息将更多出现
2018高考理科综合将坚持把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考查渗透到命题全过程,向学生提供新知识或原有知识的延伸拓展信息,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如化学试题可能增加化学反应图形和性能关联图形的体裁,让学生在获得化学信息的基础上,回归到基本反应原理和物质结构知识中去。通过延伸基本知识,在培养学生自学和探究精神方面也进行积极探索。
物理学科通过将动量和近代物理作为必考内容进行考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更多有力工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实际现象,理解更深层次问题。
生物学科要求学生能够对生物学问题进行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做出设、制定和实施、得出结论、科学表达等;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实验设计、实验结果预测的能力。
2017年高考命题具有“四性”
增强基础性——不是考教材原话,而是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基础性”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全向上的人格素养。高考通过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引导学生重视基础,将所学知识和方法内化为自身的能力。
例如,2017高考语文学科将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设置为必做题,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素养构成进行考查,全面覆盖信息筛选、逻辑分析、审美鉴赏以及语言运用等能力。
增强综合性——不是考“大杂烩”,而是考查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对知识间联系的把握
综合性主要体现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思维方法,多角度地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试题设计注重素材选取的普遍性,突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间的联系,要求学生能够基于试题情境深入思考,整合所学知识得出观点和结论。
比如,2017高考全国Ⅰ卷25题物理试题以学生熟悉的带电油滴实验为背景,构造相对复杂的物理过程,要求学生经过分析并对相关情形进行讨论,综合运用相关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全国Ⅰ卷27题化学试题,呈现由钛铁矿生产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工艺框图,提供必要数据,要求学生利用元素化合物以及热力学、动力学等知识分析选择物质提取和转化的最佳条件,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加强应用性——不是理论“空对空”,而是考查解决现实问题
应用性,主要体现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17高考试题注重将学科内容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设置新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
例如,全国Ⅱ卷数学19题以水产品养殖方法为背景,设计了根据样本数据分析比较新、旧养殖方法生产效益的问题,体现了统计与概率的工具性和应用性以及数学与现实社会的紧密联系。物理试题设计了冰球运动员训练的情境;化学试题设计了废物综合利用、新药物合成以及新能源技术等情境。
增强探究性和开放性——各科的压轴题着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北大清华学生就从这些题中选拔!
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考察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看其是否能够自觉运用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法。试题通过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开放性,允许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对同一问题或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使学生能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发展个性,增强创新意识。
例如,数学全国Ⅰ卷12题紧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以学生熟知的源于生活的“软件激活码”为切入点,借助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着重考查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全国Ⅱ卷35题化学试题以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五氮阴离子化合物”科研论文为背景,要求学生创造性地解释新颖化合物稳定存在的结构因素,体现题材新颖、形式独特、设问创新的特点。全国Ⅲ卷36题地理试题要求学生选择并回答是否赞同在某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的理由,使学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培养创新思维。
2018年高考各科将着重考查这些能力
语文:全面考查学生阅读“关键能力”
高考语文阅读反映了信息时代阅读的特点和要求,全方位考查了阅读的“关键能力”,有效提升了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将会促进基础教育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文学素养和思维品质的全面培养,从而在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数学:考察学生理性思维,创新能力
高考数学把考查逻辑推理能力作为重要任务,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缜密思 维、严格推理的能力。
高考数学除体现出较强的选拔功能外,还对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对数学课程和教学改革均具有积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英语:考查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高考英语通过深度发掘语篇材料思想内涵,突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交际能力、人文底蕴的养成。
文综:着重考察学科素养
文科综合注重创新试题设计、挖掘时代主题、构建问题情境,突出地理、思想政治、历史学科所独具的思维与分析方法,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地 理
注重反映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价值取向,将地理学思想方法自然、贴切地融入素材。
思想政治
精心选择能够更好地承载学科知识、反映学科特色的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时代,更好地发挥考试对教学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历史
更加注重考查历史思维过程与方法,如学生对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这两种不同史学概念的理解和辨别程度。
理综:着重考查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
理科综合坚持将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考查渗透到命题全过程。
化学
增加了化学反应图形和性能关联图形的体裁,让学生在获得化学信息的基础上,回归到基本反应原理和物质结构知识中去。
通过延伸基本知识,在培养学生自学和探究精神方面也进行积极探索。
物理
通过将动量和近代物理作为必考内容进行考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更多有力工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实际现象,理解更深层次问题。
生物
要求学生能够对生物学问题进行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做出设、制定和实施、得出结论、科学表达等;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实验设计、实验结果预测的能力。
17年山东语文卷文言文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3 单选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6单选题,每小题3分
7题,文言文翻译,10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题,6分
9题,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题,6分
乙 选考题(三、四大题选一个做)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题,(1)双选题,5分;(2)(3)分析题,6分;(4)分析题,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题,(1)双选题,5分;(2)(3)分析题,6分;(4)分析题,8分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15单选题,每小题3分
16题,5分
17题,6分
六、写作(60分)
18题,60分
2017年惠州二模文言文
1. 2017山东语文高考古诗文背诵范围
1.《论语》十二则(有六则不定);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1.《论语》十二则(有六则不定)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之。”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
曾子曰:“是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孟子》三则 <1>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媵文公下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
2. 山东省高考语文必背90篇古诗词和古文,急求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5.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8.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9.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10.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11.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12.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1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1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3. 山东 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必修一
劝学(节选)/荀子
师说/韩愈
赤壁赋/苏轼
必修二
六国论/苏洵
阿房宫赋/杜牧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必修三
《指南录》后序/文天祥 (我们要求的是最后几段,很少考)
五人墓碑记/张溥 (我们要求的是第二(?还是第三,记不太清了,呵呵,反正是有“。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那段)
谏太宗十思疏/魏徵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司马迁 (最后一段)
鸿门宴/司马迁 (名句)
必修四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蜀道难/李白
登高/杜甫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锦瑟/李商隐
虞美人/李煜
*蝶恋花/晏殊
雨霖铃/柳永
声声慢/李清照
滕王阁序并诗/王勃(要求的应该是背二三段,但是最后几段也出现过题目,所以我建议你最好全背,反正写的挺好的)
必修五
陈情表/李密
项脊轩志/归有光(第一段)
长亭送别/王实甫(三首曲目)
报任安书(节选)/司马迁(有那个什么“。韩非囚秦,《说难》。”那段,和一些名句)
渔父/《楚辞》(“渔夫和屈原那两段”)
逍遥游(节选)/庄子(第一二段)
兰亭集序/王羲之
还有些篇目没有补出来,因为课本删去了。
我也不知道你们老师会不会要求,但是大纲上好像有。
比如说《氓》,《薇》,《短歌行》,《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
还有一些现代文,但是考得很少,特别是山东,基本没考过。
有啥不懂得再问吧!
4. 2017年山东高考语文作文题怎么写今年的山东高考语文作文题,是有关于“24小时书店不驱赶任何人”的新材料作文。
这个材料跟2017年1月8日微博上报道的“杭州图书馆的大门一直在向乞丐敞开”如出一辙,也可能就是根据那个引起轰动而走红的有关。今年的山东高考作文,可以说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的是,作文题的题干及要求都没有任何变化,不会给考生造成干扰,考生心里踏实;今年的命题意图也没有变化,就是让考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今年的作文降低了审题立意的门槛,给学生松了紧绷的“跑题”那根弦;今年的作文命题,仍然是开放性命题,没有固定的立意,能够给考生非常广阔的思维空间,能够让考生自主立意,想自己所想,说出自己所说;还有就是考生有话可说,能够针对材料的内涵和意义展开说理。意料之外的是,今年的高考作文一反近三年的常态,直接反映时代大主题,学生可能面对无话可说或者空洞说教的情况;所给的材料是叙述类的,既像一般性的材料作文又像现象类的作文,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造成了困惑,当然绝大部分学生是能够看得出来的。
其实,这个作文反映的是时代的文明、人性的光芒,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所在,总的来说是对书店的赞美和歌颂,以及他们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等等,当然他们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人文情怀更是需要重点阐发的。只要这个基本格调把握住了,对书店赞美这个主旋律把握住了,怎么说都不过分。
5. 首次曝光,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有哪些变化和2016年相比,2017年全国新课标语文《考试说明》在试题结构、赋分、题型、能力要求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既遵循了稳定性和承继性,又体现了创新性。具体表现为:
(1)取消选考,将“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列为必考,在这两类文本阅读中增加了“理解”能力层级。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试题设置为一道四选一客观选择题,两道主观题;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试题设置为一道四选一、一道五选二客观题,一道主观题。
(2)增加了对古文化知识的考查;
(3)在“论述类文本阅读”栏目中,增加了“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内容。
(4)加强了对信息筛选、整合能力的考查。
(5)诗歌阅读改为一道五选二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
(1)论述类文本阅读。全国三套卷的设题都中规中矩,难度适中。其中有数个选项在文中已找不到完全对应的文字,但含意又不脱离文章。
(2)文言文的考查沿袭15年的考点。
(3)古代诗歌阅读将诗歌的写什么与怎么写合在一起考查,思想感情是必考考点,答案精炼,配分科学、规范。
(4)名句名篇默写。三套卷题型均为根据语境填写诗文句子,注重考查经典篇目中脍炙人口的名句或富有哲理、启迪智慧的句子,不偏不怪。
(5)文学类文本阅读。甲卷为外国,乙、丙卷均为中国。材料长度均为1400字左右。注重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构思技巧。新的变化在于探究题回归。
(6)实用类文本阅读。三套卷均为现代人物传记阅读。
(7)语言文字运用,进一步加强对语言表达准确的考查,如试卷中的第15题与第17题。第15题是虚词填空;第17题选用思维流程图。
(8)写作。2016年作文题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关注社会缺失,紧扣时代热点,聚焦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扩展阅读,考查学生真实的写作能力,真正实现以表达与交流为提高的考试目的。乙卷一改以往的文字材料形式,以作文出现。
6. 求文言文古诗词试题求赵奢执法br/晋太元中,武陵人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渔人甚异之 ②阡陌交通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便扶向路 ⑤寻病终 ⑥后遂无问津者 2。 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
研读第二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 我的研读: 4。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说了些什么?为什么皆叹惋? 我的联想: 5。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
(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本文的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试举一例进行说明。 我的鉴赏: ②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试作评价。
我的探究: (八)1。①对……感到诧异;②田间小路;③值得;④从前的,旧的;⑤不久;⑥渡口。
2。 ①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②(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用说魏、晋了。3。
一是活动(往来种作),二是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三是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
渔人说的是秦末以来的历史。桃源中人叹惋的是: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5。 ①如在叙述渔人与村人相互问话时的语言就是一个证明,作者不正面叙述,而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来概括。
但简洁中还有丰富,一切问话的内容尽在其中,又见其丰富。 ②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
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桃花源记》 陶渊明 1、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他的含义是什么? 答: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第一自然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用? 答: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美好作了铺垫。 3、第三段文字哪两方面内容? 答:(1)村人“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的好客风尚。
(2)写村人自叙秦时避乱来此经过。 4、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答: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5、为什么桃源中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桃源中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不愿让外人知道。 6、你是如何理解桃花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 答:躲避战乱,这里民风淳朴,不受压廹,自由快乐。
7、渔人离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
8、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最后写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目的何在? 答:使人觉得桃源可望而不可及,给桃源增添了奇异的色彩。 9、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答:外界变化大;战乱频繁;社会黑暗;人民生活痛苦;与世隔绝时间长;听见渔人所说的话。
10、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 答: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批判。 11、作者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虚构了一个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的美好的美好境界? 答: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批判。
12、作者虚构的这个桃源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也反映了:作者主张和平,安定,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13、《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富有浪漫色彩的叙事散文是理想化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在艺术构思上最为明显的是一个“奇”字,试举出三处“奇”。
答:(1)环境奇美。(2)与世隔绝多年。
2017全国卷1文言文解析
1. 喻樗传 全文翻译 2017广州二模语文试卷 文言文出自《宋史·喻樗传》
宋史喻樗传喻樗字子才,其先南昌人。
初,俞药仕梁,位至安州刺史,武帝赐姓喻,后徙严,樗其十六世孙也。少慕伊、洛之学,中建炎三年进士第,为人质直好议论:赵鼎去枢管,居常山,樗往谒,因讽之曰:“公之事上,当使启沃多而施行少;启沃之际,当使诚意多而语言少,”鼎奇之,引为上客。
鼎都督川陕、荆襄,辟樗为属。绍兴初,高宗亲征,樗见鼎曰:“六龙临江,兵气百倍,然公自度此举,果出万全乎?或姑试一掷也?”鼎曰:“中国累年退避不振,敌情益骄,义不可更屈,故赞上行耳。
若事之济否,则非鼎所知也。”樗曰:“然则当思归路,毋以贼遗君父忧。”
鼎曰:“策安出?”樗曰:“张德远有重望,居闽。今莫若使其为江、淮、荆、浙、福建等路宣抚使,俾以诸道兵赴阙,命下之日,府库军旅钱谷皆得专之。
宣抚来路,即朝廷归路也。”鼎曰:“诺。”
于是入奏曰:“今沿江经画大计略定,非得大臣相应援不可。如张浚人才,陛下终弃之乎?”帝曰:“朕用之。”
遂起浚知枢密院事。浚至,执鼎手曰:“此行举措皆合人心。”
鼎笑曰:“子才之功也。”樗于是往来鼎、浚间,多所裨益。
顷之,以鼎荐,授秘书省正字兼史馆校勘。初,金既退师,鼎、浚相得欢甚,人知其将并相,樗独言:“二人宜且同在枢府,他日赵退则张继之。
立事任人,未甚相远,则气脉长。若同处相位,万有一不合,或当去位,则必更张,是贤者自相背戾矣。”
后稍如其言。又尝曰:“推车者遇艰险则相诟病,及车之止也,则欣然如初。
士之于国家亦若是而已。”先是,樗与张九成皆言和议非便,秦桧既主和,言者希旨,劾樗与九成谤讪。
樗出知舒州怀宁县,通判衡州,已而致仕。桧死,复起为大宗正丞,转工部员外郎,出知蕲州。
孝宗即位,用为提举浙束常平,以治绩闻。淳熙七年,卒。
初,樗善鉴识,宣和间,谓其友人沈晦试进士当第一。建炎初,又谓今岁进士张九成当第一,凌景夏次之。
会风折大槐,樗以作二简遗之,后果然。赵鼎尝以樊光远免举事访樗,樗曰:“今年省试不可无此人。”
于是光远亦第一。初,樗二女方择配,富人交请婚,不许。
及见汪洋、张孝祥,乃曰:“佳婿也。”遂以妻之。
翻译:喻樗,字子才,他的祖辈是南昌人。他从小就仰慕二程理学,建炎三年,进士及第,他为人正直,好发议论。
赵鼎离开枢密院后,居住在常山,喻樗前往拜谒,于是婉言劝他说:“您侍奉皇上,应该多竭诚开导但要使皇帝少加以实行。在您进行开导时,要使言语少而诚意多。”
赵鼎认为他很奇异,就把他延请成为上客。赵鼎都督川陕、荆襄时,征用喻樗为僚属。
绍兴初年,高宗亲自率兵出征,喻樗面见赵鼎说:“御驾临江,使士气增加百倍,不过您自己考虑这一举动,是出于万全之虑吗?还是姑且作此最后尝试呢?”赵鼎说:“中原常年退避忍让,国民士气不振,致使敌人越发骄横,再也没有屈从的道理了,所以我赞成皇帝出征。至于事情能否成功,不是我所能知道的。”
喻樗说:“那么就应当想想回归的路,不要让贼兵给君王带来忧愁。”赵鼎问:“怎麽办呢?”喻樗说:“张德远声望很高,居于闽地。
现在不如让他作江、淮、荆、浙、福建等路宣抚使,使他带领各道士兵奔赴朝廷,从命令下达那一天起,府库、军队、钱粮都可以由他主管。宣抚使的来路就是朝廷的归路。”
赵鼎说:“好。”于是入朝禀奏皇帝说:“现在朝廷的谋划大计已基本确定,必须得到大臣的接应和援助才行。
像张浚这样的人才,陛下会终究弃置不用吗?”皇帝说:“我任用他。”于是起用张浚知枢密院事。
张浚来到后,拉着赵鼎的手说:“这是子才的功劳。”喻樗从此往来于赵鼎、张浚之间,对他们多有帮助。
不久,因为赵鼎的推荐,喻樗被授官秘书省正字兼史馆校勘。当初,金人退兵后,赵鼎、张浚相处很是欢洽。
人们都知道他俩将并立为相,只有喻樗说道:“二人应暂且一同在枢密院,将来赵鼎退去就由张浚来接替。成事用人,如果相隔不是十分遥远,就会气脉长久。
如果二人同处相位,万一有不相合之处,一个应当离任时,那么另一个一定会改弦更张,这样贤士就自相悖谬了。”后来事情逐渐如喻樗所说。
他又曾说:“推车的人遇到艰险就互相指责,等到车子停下后,就又欢好如初。士人对于国家也是如此。”
在此之前,喻樗和张九成都说议和不便,而秦桧主张和议,有人就迎合他的旨意,弹劾喻樗和张九成进行诽谤讥刺。喻樗出做舒州怀宁县知县,担任衡州通判,不久退休。
秦桧死后,喻樗又被起用为大宗正丞,转为工部员外郎,出京任蕲州知州。孝宗继位后,任用他为提举浙东常平,因政绩而闻名。
淳熙七年,去世。
2. 2017语文高考领航卷(第二模拟)答案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一般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港、澳、台除外)高校最重要的入学考试。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考试院命制试题。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部分省市区因考试制度的不同考试时间为3天(即7、8、9号)。2015年起,高考取消体育特长生、奥赛等6项加分项目。[1]
3. 2017届新课标模拟02理综答案理综答题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
1.先说解题顺序。对于多说人来说,按卷面顺序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也不能盲从。《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高三这一年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知己。了解自己的特点,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的自我提高。我自己而言,每次考试开考后都有一段时间静不下来,严重时连题都读不进去,容易走神,非常不适合做选择题。所以我通常是先做生物2卷,然后再回头按顺序做。大家在高三也不妨试着找一下最适合自己的一条路。
2.考试中遇到难题,千万别急别慌,要有男子汉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的英雄气概。牢记:“我易人易,我难人难”,别磨蹭,跳过去,先把会作的做完,再回头啃那块硬骨头。如果实在不行,凑个公式写上搞不好还有个步骤分呢!
3.然后是解题的规范性。卷子是答给别人看的,一定要记住这一点。每一次考试都要提醒自己,卷面要整齐,步骤要清晰,得分点要全。把它考察的东西一条条把明白了。同时,要注意细节,避免各种小的失误。物理实验是最容易丢冤枉分的,R与r不分,单位没看清,甚至没看见要求做图啥错都有,所以下笔一定慎重,毕竟分数是考生的命根。
4.理综考试时间长,题量也大,所以答卷时既要重速度也要重质量。高三一次次的练兵就是要寻找二者的最佳结合点。我通常做完题时还有十几分钟就收卷了,根本不可能检查一遍,所以,做的时候就要把感觉有问题、或是可能出错的题做上记号,最后的几分钟就瞅准他们了,往往命中率很高哦。
一句话:会做的题争取不丢分,不会做的题也尽量多得分。每次考卷发下来,大家可以分析一下,哪里做的好,哪里做得不好。
如何评价2017年高考天津卷的语文作文题目《重读长辈这部书》
1. 2017全国卷Ⅰ高考作文怎么解析
2017全国Ⅰ卷继续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
作文材料源于央视5月份的一组连续报道,为了让考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命题时做了必要的调整与提炼。 命题在材料选用方面下足功夫,在写作要求的命制方面,反复斟酌试题的素材、内容和情境,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
立意高远却力避空泛,坚持以学生为本,接地气、有生气,时代感强。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言,“讲好中国故事”;引导考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关心现实国情与改革发展,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要求大处着眼,十二个“中国关键词”是考生落笔的抓手,而“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则完全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这样处理既利于引发考生的写作欲望和真情实感,也利于将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细化、实化、具体化。
这些关键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很大。 如由“长城”“京剧”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
另外,还可以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文化悠久的“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也可以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相互对照、相互发明……凡此种种,都可能写出上佳的文章。 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中国的缩影和表征,它们之间既存在着丰富的张力和层叠的思辨空间,又共同构成了多样而立体的中国。
2.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目及专家解析是什么试题内容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
(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专家解析] 2017全国Ⅱ卷继续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试题材料由精心选择的六个中华名句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自觉继承、转化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试题既让每个考生有话可写,又让优秀考生能够脱颖而出。六个名句言浅理明,贯穿其中的思想主线清晰,具有很好的亲和力,考生在理解上没有难度;而在审题立意、文体选择等方面又具有很大的开放度,便于考生发挥;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为命题加大了空间纵深,也为优秀作文提示了明确指向。
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有诗词有随感,或豪迈或温婉,有的抒怀有的思辨;包含了自强奋发、家国情怀、坚持自我、豁达自信、开放进取、提升境界、敢于正视问题、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等丰富内涵,涉及个人“小我”与家国、社会“大我”等不同层面;既各自独立,言简意赅,又彼此关联,声气相通。 将六句并列齐观,从《周易》到 *** ,本身就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有自、传承有序与生生不息,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生动写照。
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小我”或“大我”的角度,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 考生既可以集中论述两三个名句的相通内涵,如以①⑤为基础探讨自强奋发、敢作敢为;也可以辩证思考由两三个名句组合生发的新含意,如以③④⑤为基础,讨论自信与正视问题、开放进取之间的关系;考生还可以深入研析个人、国家、社会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以①③④⑤为基础,探究如何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或以②⑤为基础,表现个人对家国情怀、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索,或以③⑤⑥为基础,论说坚持自我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等等。
考生也可能更看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带给他的感触与思考,而由此出发立意行文,对名句作者及其时代进行历史分析,个性化地阐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或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讲述中华名句化育后世的精彩故事,论说名言警句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命题明确要求考生“合理引用”名句,既呼应了中国诗词大会引发的诗词记诵热,更隐含了“文化传承不应只是静态记忆”的认知。
“引用”,可以是名句字面意义的简单借用,也可以是名句哲理的深度化用;可以是正引,也可以是反用。合理引用名言警句,能使语言表达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和说服力;将名句自然融入文章、与全文浑然一体,对考生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写作要求中的“引用”指令,暗含了文化传承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丰富期待。同时,这一任务型材料作文的创新,也为辨识考生水平高下、强化区分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3. 2017年河南语文高考文言文有哪些2017年河南语文高考文言文有:一、古诗词部分:1. 氓(2)《诗经》2. 短歌行(2)曹操3. 归园田居(其一,2)陶渊明4. 蜀道难(3)李白5. 秋兴八首(其一,3)杜甫6. 咏怀古迹 (其三,3) 杜甫7. 登高(3)杜甫8.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4)李清照9.声声慢(寻寻觅觅,4)李清照10.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辛弃疾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辛弃疾二、文言文部分: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段,1) 《战国策》2.兰亭集序(全文,2)王羲之3.游褒禅山记(第三段,2)王安石4.赤壁赋(全文,2)苏轼5.寡人之于国也(全文,3)《孟子》6.劝学(全文,3)《荀子》7.过秦论(后三段,3)贾谊8.廉颇蔺相如列传(负荆请罪部分,4)司马迁9.陈情表(全文,5)李密10.归去来兮辞并序(全文,5)陶渊明11.滕王阁序(2-3段,5)王勃括号内的数字为必修课本的册数。
2017高考语文作文浙江怎么写
1、全国一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使用省份为:河北、河南、山西、陕西)
2、全国二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当代风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使用省份为:甘肃、广西、贵州、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新疆、云南、海南、江西)
3、广东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氦礌份啡莓独逢扫抚激抄袭。
4、北京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5、四川
在一次班会课上,同学们围绕“学会做人:我看老实和聪明”展开了讨论。
甲:老实是实诚、忠厚,聪明是机智、敏锐。
乙:老实和聪明能为一个人兼而有之。
丙:老实是另一种聪明,聪明未必是真聪明。
……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6、安徽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1·2017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目: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2·分析点拨;“有字之书”写阅读的书籍给人类的个体发展以及文明的传承的推动作用。“无字之书”写圣贤的思想启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心灵之书”写读书潜移默化,可以陶冶情操,怡情怡性,进而推动整个世界和谐进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