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年恢复高考的首位女状元,语文差1分到满分,其现状如何?

2.1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位女状元,语文差1分到100,她的现状如何?

3.大学教授46岁辞职改当农场主

4.中国几时将取消高考

5.我要做报告啊。从恢复高考到现在有多少大学毕业生啊

17年恢复高考的首位女状元,语文差1分到满分,其现状如何?

恢复高考资格-恢复高考的政策

对于很多人来说,高考是人生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古人也曾经说过,金榜题名与洞房花烛是人生最大的幸事。由此看来,古往今来的人们都对状元的位置有着独特的羡慕之情。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我国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位女状元。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这位考生的语文成绩与满分仅有一分之差。很多人对她之后的生活充满了好奇,那么就一起来看看,这位女状元刘学红之后过得怎么样。

刘学红的早年经历

15年,刘学红完成了中学的学业任务,顺利毕业。第二年,她便进入北京高岭镇插队,开始了任劳任怨的工作。在这里,刘学红不断地进行劳动,渐渐地忘记了本心,甚至看不到对未来的希望。当时完成中学学习任务的人,如果想要继续进入大学深造,只能凭借推荐才能拿到入学资格。刘学红的家境一般,也没有十分雄厚的背景,所以并没有得到能够大学的入学资格。

在劳动的队伍中,大家比拼的是工分。能够获取工分的途径就是干活多、效率高。刘学红是女生,无法与男子汉比拼力气,所以她的工分并不多。但是她喜欢参加文艺演出,刘学红认为在演出中能够短暂地找到自我价值。工友对她的举动表示不解,因为演出并不能为自己加工分。刘学红也曾思考过,自己在队里拼命干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后来看到队里会计的女儿在没通过考试的情况下进入大学读书,她感到十分愤怒。不过在结束之后,我国迅速整顿国内风气,并在1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得到消息的刘学红毫不犹豫地参加报名,想要在后的第一次高考中一展风。

为考试刻苦学习,成为高考状元

值得一提的是,17年的高考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一年的高考中出现了很多错失最佳考试时间的大龄考生。所以,为了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刘学红十分努力。其实从宣布恢复高考的消息到考试,只有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刘学红手中的资料也不过只是从他人那里借来的课本,并没有如今各种琳琅满目的参考资料。信念坚定的刘学红并没有因此抱怨,而是巧妙地将课本作为模板,将重要的知识点反复咀嚼,最终刻到自己的脑袋中。不得不说,为了圆梦,刘学红的确十分刻苦。在整个备考期间,她将一天中三分之二的时间全部花费在书桌前,过着单调又枯燥的复习生活。

在这种刻苦的复习下,刘学红感觉自己的知识库扩充了不少。17年12月10日,她来到了高考的战场。刘学红一直急躁的心情也慢慢地平复了下来。答题过程中,刘学红发现了很多熟悉的题目,这与她日夜奋战学习有很大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刘学红的语文作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十分出彩。她将自己的复习历程生动地描绘出来,所有的艰辛和付出都通过她的文字传达给读者,让每一位参加高考的人都有强烈的共情。成绩也没有辜负她的付出,语文仅差一分便能得到满分。整体成绩更是拿下了高考状元的头衔,由此可见,所有的努力都会收到应有的回报。

毕业后的刘学红

凭借高考状元的优异成绩,刘学红成为北京大学中的一员。在大学学期期间,她依旧保持好学与刻苦的习惯,顺利毕业。后来她当上了新闻编辑一职,刘学红十分满足,因为能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工作,对她来说已经是最大的了。凭借出色的能力,刘学红把所在报社推向了新的发展台阶。2000年,曾经的高考女状元更是预见了互联网的可观前景,推动中国青年报创立了网站,并成为项目中的总经理。现在该网站已经成为权威性极强的综合类网站。而今,已经退休的刘学红赋闲在家,不过再提起自己参与的中青在线网时,依旧是一脸自豪。

结语

刘学红的经历让大家从心底生出了敬佩之情。她自己也曾经说过,如果没有高考,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刘学红。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中,刘学红都能突破障碍,成功圆梦,那么如今条件优越的大家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希望刘学红的经历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并从中学习其认真刻苦的精神。

1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位女状元,语文差1分到100,她的现状如何?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考试中的状元就是非常羡慕的,无论是在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考试都是我国重要的人才发展渠道,而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中,状元也成为了许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位置。

在17年恢复高考后,我国高考历史上也出现了第一位女状元,而她的语文成绩更是达到了差1分就到了100的程度。那么,这位成绩优异的女状元,现如今的状况又如何呢?

刘学红努力学习备战高考

这位女状元就是刘学红,在刘学红中学毕业的那年,高考因为的原因而被废除,由于在这个阶段内,上大学的名额只能靠推荐,因此没有背景的刘学红自然也就没有了进入大学的资格。后来,当高考恢复的消息传出后,她也决定重新参加考试。

与当今高考不同的是,由于很多人都曾因为取消高考而耽误了最佳的考试时间,因此在17年的高考中,就会出现很多年龄偏大的考生。

纵观整个高考历史可以发现,17年的高考情况可谓是最为特殊的,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句话形容也绝不为过。然而,从得知消息到考试正式开始,这期间的时间也不过只有3个月,在刘学红看来,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就在这种坚定信念的引导之下,她也决定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专心准备高考。

虽然说她的复习资料不过就是一些从别人手里借来的教科书,但她却始终没有放弃努力。就这样,她也将教科书作为自己的复习模板,将其中的公式和原理深深印刻在了脑中。在复习阶段中,刘学红甚至连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没怎么离开过书桌,就在这种充实又单调的学习生活中,她也逐渐充实了自己的知识。

刘学红成功拿下高考状元

当真正来到考场之后,刘学红的心情反而变得平静了,在她看来,试卷上的题目都像是亲切的朋友一般。在写作文时,她也以《我在这奋斗的一年里》为题,将自己高考复习的心路历程描绘了出来。当成绩出来的那天,她的努力成果也得到了肯定,在那一年,她不仅拿到了高考状元,语文成绩更是只差一分就能满分。当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刘学红也是百感交集,她不仅为了自己拿下高考状元而喜悦,更是为了自己的付出能有所回报而喜悦。

后来,刘学红也以非常优秀的成绩进入到了北京大学学习,当她来到大学后,她也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特殊身份而洋洋得意,在大学学习的日子中,她始终保持着谦卑的学习态度,毕竟在她看来,知识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海洋,自己应该用一生的时间去探索和学习。

刘学红事业发展的成功

毕业之后,刘学红也成为了一名新闻编辑,虽然说这份工作看起来并不是很高级,但对于刘学红而言,能够从事一份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就已经很好了。在来到报社工作后,她也始终心系对教育事业的报道,后来,她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将中国青年报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在2000年时,刘学红也认识到了互联网的重要性,就这样,在她的推动之下,中国青年报也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网站:中青在线,在这一项目中,刘学红也成为了总经理。现如今,中青在线也成为了中国境内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综合类青年网站。可以说正是因为刘学红的独到眼光,中国青年报才能在时代的变革中始终站稳脚跟。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刘学红也早就退休在家安享晚年。

结语

通过刘学红的奋斗经历,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虽然说学习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一个较为枯燥的过程,但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有一定的收获。其实,相比于现代社会的学习环境来说,刘学红的复习进程可谓是艰难无比了,但在那种困苦的环境下,她都能够坚持下来,我们现在的学生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大学教授46岁辞职改当农场主

我叫姜铭涛,59岁,现居美国威斯康星州马拉松郡。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从山东农村走出国门,到加拿大读医学博士。九十年代,我又到美国读了博士后,并被一所大学聘为助理教授,过上了儿女双全、有房有车的体面中产生活。但实验室长年枯燥的科研工作,越来越让我身心疲惫,甚至出现了季节性抑郁。2009年,46岁的我选择结束科研工作,让下半生换一种活法。我办过球迷俱乐部,做过报社主编,还当过保险销售员,机缘巧合之下,我在美国买了片土地,最终成为一名农场主。我祖籍山东,1963年在威海乳山银滩乡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出生。

大学教授46岁辞职改当农场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这是《自拍》第345个真实故事

如果你有故事,请私信我

姜铭涛/口述

墩墩/撰文

祖一飞/编辑

我叫姜铭涛(@美国花旗参农场主姜博),59岁,现居美国威斯康星州马拉松郡。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从山东农村走出国门,到加拿大读医学博士。九十年代,我又到美国读了博士后,并被一所大学聘为助理教授,过上了儿女双全、有房有车的体面中产生活。

对于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来说,我好像是成功了,在象牙塔里爬了二十多年,终于变成家乡父老口中那个争气的孩子。但实验室长年枯燥的科研工作,越来越让我身心疲惫,甚至出现了季节性抑郁。

2009年,46岁的我选择结束科研工作,让下半生换一种活法。我办过球迷俱乐部,做过报社主编,还当过保险销售员,机缘巧合之下,我在美国买了片土地,最终成为一名农场主。

这些年经常有人问我同一个问题:你一个学了20多年医的博士,不好好搞科研却跑去种地,到底咋想的?怎么说呢,用一句调侃的话就是“现在流的汗都是当初脑子进的水”。

当年我16岁上大学,选择学医本来就不是我的初衷,更多是为了出路而非基于兴趣。事实也证明,比起整天在实验室里摆弄一堆药品、试剂和瓶瓶罐罐,我更喜欢开着拖拉机在农场里劳动。

我祖籍山东,1963年在威海乳山银滩乡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出生。我的父亲因为口才好,能写得一手好字,被选去支援建设大三线,从农民变成了国家干部身份。我的母亲是一个只上过几天识字班的农村妇女,种地的同时还要拉扯养活我们兄弟姊妹四个。粮食紧张的时候,她就想办法用地瓜叶、榆钱、槐花填饱我们姐弟几个的肚子。

我这人不算勤快,小时候尤其贪玩,但由于父亲常年不在家,我只能像个小大人一样跟着母亲去生产队干农活。冬天到大田里翻地、整平;春天到山坡上挖坑、种树;夏秋农忙季节帮着收庄稼、打场,上学路上我都背着个筐,沿路捡粪作肥料。

记得小学四年级参加麦收,我因为干活积极被生产队记了4工分,那会儿一个成年男劳力也才8工分。因为农活干得好经常别夸,我在种地这件事上找到了一种特别的价值感。

在我上中学的时候,农村还在搞人民公社,学大寨,整天热热闹闹,乱乱哄哄的。学校对学习也不是特别重视,三天两头组织我们去参加劳动。有次劳动回来,班主任看着我满头大汗,就夸我“姜铭涛,你真是生产队长的好料子啊!”

后来我在美国农场里开着拖拉机干活的时候,一想到这儿就乐,我这不就是如老师当年所愿,当上生产队长了么?

如果你也想讲述自己的故事,请发“私信”告诉“自拍”

17年,国家开始恢复高考,有一天我正在生产队的地里劳动,忽然听到村里的大喇叭在播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联播节目,恍惚记得说是“符合招生条件的工、农、兵等都可以自愿报名,择优录取”什么的。同年冬天,乳山县要组建一个冲刺高考的重点班,我因为成绩好被选上了。

班里都是全县各个中学选拔上来的尖子生,第一次上英语课,有个县城的女同学上来就用英语来了个自我介绍,说“My name is XXX, I love 北京天安门!”什么的,说实话我根本不懂,但听着朗朗上口,羡慕得不得了。那时候我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乡下孩子就是想学也没那条件。

由于基础相对较差,我开始拼命追赶。慢慢地,各科成绩越来越好,特别是语文和物理,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几次预考都是全班第一或第二。轮到高考的时候,我却出了个岔子。上考场前一天晚上,班主任老师看我没蚊帐就让我去他家睡,一换环境我更睡不着了,快天亮才眯着一会儿。上午第一门考数学,我脑袋昏沉沉的,试卷都没答完,最后只考了65分。

当年总分320分以上可以读全国重点本科,280分以上能选择省级本科。我总分306分,没落榜,却失去很多学校的选择机会。填志愿的时候,班主任跟我说,“铭涛你去学医吧”,我很无知地问,“大学里面还有医学院?”老师说:“嗯,有,你记性好适合学医,这个成绩就报咱省医学院吧。”

我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了。高考前,我一直想着自己物理好,也喜欢工科,本打算学个工程专业,以后当个无线电工程师什么的,学医绝对是我从来没想到过的一个选项。我父亲觉得医生这个行业旱涝保收,稳当,也同意报这个。

在那个时候,能上大学的喜悦很快就冲淡了我无法选择工科的失落。再说,对一个16岁的农村孩子来说,比起出路,兴趣又算得了什么呢?就这样,在阴差阳错之下,我报了山东医学院(现在的山东大学医学院),从此走上学医之路。

19年,我来到了省会济南读大学。医学院本科阶段原本是五年制,我入学那年刚好赶上学校响应国家号召,要成立一个六年制的英语医学班。这次又把我选进去了,我很惊讶地问老师:我就考了35分,咋还选中我了呢?老师笑了一下,看着我说:不错啦,很多人才考了十几分。

看来不是我优秀,是其他人更差啊。后来进了英语医学班,我开始专攻英语及基础科目。在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下,英语基础打得很扎实。我两次参加学校竞赛都名列前茅,还作为主持人组织了几期竞赛,语感越来越好。

相比英语,主攻的医学专业倒让我觉得少了很多乐趣。学医是个慢功夫活儿,本科阶段的医学知识重在打基础,有点偏文科性质,主要是记忆和理解。正如我高中班主任所说,我记忆力比较好,因此少了一些其他同学挑灯夜战的辛苦,也没有挂过科,但并不是真的喜欢这门学科。当时班里有位同学晕血,学校不得已同意他换了专业,这件事都让我羡慕了好久。

在英语医学班学了六年后,转眼要毕业了,我想着学好临床能进医院当医生,就报考了本校的临床研究生,开始专攻小儿科心脏病医学研究。

那时国内开始流行出国潮,我导师是从美国斯坦福大学留学回来的,在他的鼓励下,我于1987年参加了托福考试,打算为出国留学做准备。成绩出来我自己都吓坏了,满分670分,我考了650分,这个成绩在全国名列前茅,我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

1988年,我独自来到加拿大安大略大学,开始攻读心脏生理学博士。初到异国他乡的新鲜感并没有持续太久,几个月后的第一个冬天我就觉得情绪低落,时不时有些压抑。一方面是异国他乡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是被当地的气候条件困扰。

出国之前,我一直生活在山东,习惯了四季分明的季节,而安大略省在北纬43度,地理位置相当于东北,冬天非常漫长,甚至到了四月底还看不到春暖花开的迹象。

幸好太太在一年后也来了加拿大,她是我的大学同班同学,研究生毕业前我们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她博士学校原本在美国,后来为了和我团聚转学到加拿大。1995年,我们一起完成了博士学业。毕业后我先在多伦多大学工作了一段时间,太太则考下实习医师资格。

也可能是“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心理作怪,我内心有一种不到美国留学就没到顶的感觉。不久后,我争取到了去美国威斯康星州大学做博士后的机会,觉得那边发展前景和待遇可能会更好一些。太太如果去美国做医生,机会也会更多一些。权衡之后,我们全家人告别加拿大,于1996年来到了美国中西部的威斯康星州。

在威斯康星州大学做博士后期间,我成功拿到了美国心脏病基金会的基金,转到威斯康星州立大学麦迪逊分校当上助理教授,从事心脏保护研究。美国心血管研究领域的旗舰杂志叫《循环研究》,那十年时间,我先后在这本杂志上发表过三篇文章。据说2005年的时候,浙江大学的老师如果能在这个杂志上发文章,一篇就能拿20万人民币的奖励。

后来我有一项研究成果被美国生理学会杂志用, 并发社论称其为“里程碑发现”,认为我从理论上指出了线粒体离子通道对心肌保护理论的谬误。这项成果让我打破了对学术权威的迷信,却也因此感到一种失落。

每一项科研成果,背后都是多少个日夜的煎熬。可能只有热情,才能忽略掉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投入和不对等收益之间的落差,才能克服科研中的那些沮丧时刻。对我而言,从选择专业的时候就忽略掉了“兴趣”这个关键因素,可以说一直是在忍耐中前行。

美国助理教授的合同一般是一年一签,入职第二年开始,我的基础工资就按百分比减少,收入主要靠科研经费。这意味着我每年都必须做出点成绩来,压力就像山一样压在心里。除此以外,我还要经常参加校务会议、教务会议,每年给研究生讲几次课,哪一件事我都不敢懈怠,即使下班回家,我大部分时间也是坐在电脑前忙碌,总感觉每天都在高负荷地运转。

每年到了一二月份,我都会出现季节性抑郁,坚持了几年,情绪越来越差,身体也开始出现问题。后来检查发现是内分泌失调导致患上继发性低血糖,吃饭越吃越饿,情绪躁动不安,医生都建议我调养一段时间。

那阵子,我就在想要不要换个活法,真的不想生命再这么浪费了。太太看我这么痛苦,对我说,“既然做得那么不开心,那就不要做了嘛。”于是,我在2007年正式辞去大学教职,开始走出实验室尝试不同的工作,还经常组织华人社区的一些公益活动。

那年7月我看到中国球员易建联被雄鹿队选中,就在华人社区成立了“易建联球迷俱乐部”,因此认识了“姚明球迷俱乐部”的谢忠先生,后来他支持我做了华人报纸《密城时报》的主编。与此同时,我还做过一段时间保险投资,学会了与不同行业的人打交道,终于蜕掉了那层书生皮。

2009年,太太受聘到马拉松郡沃索市(Wausau)一家医院任主治医师,我们全家就一起搬过来了。沃索市(Wausau)是马拉松郡的县驻地,Wausau是印第安语,意思是“Far Away Place”(即遥远的地方)。最初是因为威斯康星河流经这里,吸引了早期移民来到这儿生活定居。这段一百多年的历史让我很受触动,美国这么肥沃的土地,汇集了世界各地的移民来开拓,为什么我们中国人不能做呢?

我经常和华人朋友开玩笑,你说咱们中国从800年前的明朝开始,郑和就已经七次下西洋,如果当时再大胆一些,说不定现在美国都说的是汉语,谁是“外乡人”还不一定呢!我想起老辈山东人“闯关东”谋生活的历史, 当时的想法是:既然我已经“下西洋”了,何不也在这边开疆拓土?

那段时间最应该感谢的人是我太太,她做主治医师后,在经济上给了我选择的机会,让我辞职后无需忧虑眼前的面包和牛奶,可以放开手脚去寻找心中的诗和远方。刚到马拉松郡的时候,我经常到周边田间、山头去转转,闻着土地、森林和花草的芳香,越来越迷恋那种亲近大自然的感觉。

恰好那阵子在网上了解到蔬菜大棚,我就萌生了做日光大棚的想法,想学习中国东北的种菜经验,种点黄瓜、西红柿什么的。国内国外有些朋友知道我们搬到了马拉松郡,经常托我帮他们去买当地特产花旗参。我想它应该是个全球产业,反正都是种地,那不如直接种花旗参好了。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这个道理我深有体会。在马拉松郡,花旗参大多都是家族性产业,种参的经验也是代代相传,一般不传给外人。何况我一个“外乡人”,想在白人农民为主的人参种植行业争一口饭吃,很难。

刚开始,我只做和花旗参有关的营销工作。即便如此,有这么一张华人面孔突然出现在当地的参农群体里,我经常能感受到一些好奇,甚至是异样的眼光。

有次我到参农合作社去拿货,走的时候把支票放在了经理办公桌上,可能他没有看到支票。本来这是个打电话问一下就能解决的小问题,他却直接发了一封措辞强烈的短信,说要通过律师诉讼我,让我感觉到了明显的敌意。

尽管初期经历过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我后来还是地遇到了贵人,其中一位名叫大卫,他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是一位曾三次远赴中东前线的退役上校。大卫是猛客家族参场(Monk Garden)的第三代传人,他的家族来自英格兰,在马拉松郡种参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正是大卫的出现,才给我深入花旗参行业打开了一扇门。

我们认识之后越聊越投机,很快就开始谈合作。我利用国内同学、朋友大量的人脉,帮他们家参场打开了中国的销售市场,并且与国内一家著名的中医药馆达成合作意向,取得了商标授权。

那几年正赶上国内经济高速发展,花旗参市场也很火热。2009年在本地遇到一位国内商家的购员,他说现在市场这么好,我们一起种植花旗参吧, 将来我买你的产品。就这样,我“以无知者无畏”的心态开始了创业之路。

从购买农场到学习开拖拉机、种植花旗参、管理农场,我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憧憬着从一介书生脱胎换骨为美国版的生产队长。对于我的选择,当时在朋友圈子里引起了一片哗然,有人为我点赞,也有人表示不解,但这些都不重要,因为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实验室坐了几十年,突然到田间地头忙活,对我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从整地、打桩、播种、拉遮阳棚到修理农具、拖拉机都得从头学起, 除了流汗,有时候还会流血。

每开辟一个新的基地,我都难免受点伤,半路出家的水平还赶不上美国农民的童子功。说实话我真不服,想当年十几岁的年纪就能顶半个男劳力,现在有什么不行的?

要说种参最辛苦的力气活,应该算是每年播种后搭遮阳棚的工作,每英亩地要打上168根15厘米粗的木桩,再用300多米长、总重达1吨的钢丝绳搭成架子,用来固定透光透雨的遮阳篷。一根木头50多斤重,都是我自己一趟一趟去扛。忙一天下来身体会很累,不过心情是非常舒畅的。

如果你也想讲述自己的故事,请发“私信”告诉“自拍”

搞农业很多时候要靠天吃饭,种参也一样。记得有一年秋天,我在朋友推荐下租了一片处女地,美国农业部的网站上显示这里的土壤性质是沙壤土,特别适合种花旗参,我就赶紧种上了。没想到第二年春天发芽时,很多参苗根部都出现了**锈斑,说明这里的土壤条件很差。

按理说应该止损放弃,无奈第一年投入太大,我于心不忍就留下了参苗。第三年雪上加霜,遇到倒春寒天气,又冻死30%的参苗;第四年已经无法改变局面,只能想办法弥补损失,收获一部分有机参叶做茶,代价是收获的时候产量只有平常的1/3,可谓损失惨重。

那几年我经历了惨痛的教训,天天泡在地里风吹日晒,人也晒黑了不少,但我的心情和身体是越来越好。每天在农场里呼吸着土地的芬香,接触着本分的农民,在田野、山间和各地的花旗参商业圈出入,让我觉得生活中充满了色彩,抑郁情绪一去不返。

来自陌生人的帮助,也让我的心态变好了很多。和周围一些老参农交流的时候,他们告诉我,原本大家怎么都不相信一个医学博士跑来种地当农民,肯定有什么企图吧?接触久了,他们发现我挺实在的,其实也是个像他们一样的大老粗,所以慢慢地都愿意帮我。这种感觉,就像我们国内说的“有人情味儿”。

有一次我批发了8万美元的花旗参发到加州去,本来答应是一个月之后回款,后来对方没有及时回款,到交货款的时间我手头只有4万美元。仓库的老板就帮我垫了剩下的4万,避免了我发生违约,那会儿我才认识仓库老板三个多月,说明我们此前的合作经历让他对我很放心。

这些朋友和我之前在学术圈接触到的高知群体有所不同,不会张口就是学术,一聊就是理想。他们更加务实,更容易满足,所以快乐来很简单,相处起来完全不会有心理负担。

在我交往的本地朋友里,有一个叫Bob的“奇人”,他文化程度不高,主要从事养殖及、参。刚认识的时候,他主动提出来要给我办公室装饰一个稀有的孔雀模型,令我很感动。后来我才知道是因为他养的孔雀被冻死了,不得已才做成模型找我这种人买单。后来我们成了密友,我经常拿这事调侃Bob,而他每年都给我带来熊肉还有貂皮、熊皮这些好货。

从Bob身上,我见识了美国农民的精明能干,也学到了很多生活知识。有次Bob看见我那辆车刹车有偏差,二话不说直接爬到车底,用一枚钉子就解决了一侧液压漏油的问题,看得我这书生目瞪口呆。这些实用的生活技能,都是我过去在实验室里不可能学到的。

平时除了待在农场,我还经常参加当地的各种野外活动,比如每年9月1日开始的野山参集季,很多周边的农民都会进山参,我也不例外。在美国,各州及联邦法律规定对进山参都有着明确的规定,会规定多少大小的不准集;所有到的参都不能私人买卖,必须由经纪人收货并注册认证。

看似不起眼的参活动,实则有可能丢了性命,因为美国法律规定,除了国家森林与公园之外的地方都不准集,私人领地同样不许进入。曾经有两兄弟进山参后失踪,我们猜测有很大可能是跑到他人领地偷参被打死了。

为了安全起见,每次进山我都会雇一位印第安人“老把头”做向导带我去,我称呼他“肯老大”。肯老大除了做向导,还是一位艺术家,人活得非常洒脱,从不攒钱,导致经常入不敷出。离婚后他因为付不起孩子抚养费三次被投进监狱,每次这家伙都写信向我求助。今年7月,我又去监狱帮他付了967美元的费用,还帮他重新获得了工作机会。

到了冬季,我所在的威斯康星州还会举行为期十天的狩鹿季节,这是当地持续了百年的一项传统,一般都是男女老少齐上阵,爷爷、爸爸负责给儿孙传授技巧。根据州自然厅发布的数据,威斯康星大约两三百万头鹿,预计每年有20万头左右的鹿允许被合法,以维持生态平衡。

为了能近距离体验活动,我也申请过狩鹿执照,并且接受了几个小时的使用和安全教程培训。那天不到凌晨6点就起床出发,还要按规定穿上醒目的荧光橙色外套,防止被其他猎手当成鹿误伤。

鹿的嗅觉很灵敏,我头天晚上洗澡都特意没用沐浴露,就怕第二天被鹿闻到吓跑,可惜还是空手而归。之后几年我又试过很多次,经验多了,也会有一些不走运的鹿撞到我枪口下,那种“老猎手”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除了参加这些户外活动,我还在坚持做公益。2017年,参场种植完还余了不少,我想不如把剩下的都送给大家吧。美国各地其实有很多贫困山民是买不起的,有的连银行户头都没有。那年我一共送出去价值近10万人民币的,帮助到几百户山民。

过去五年,我又免费向上千山民发放了1200万粒花旗参,按照十年之后10%的生存率粗略计算,将来至少可以带来大概500万美元的收益。

这些可以继续繁殖,不断繁殖,影响未来几代人。有个山民很认真地跟我说,“铭博(Dr. Ming)啊,将来我的孙子来找你的孙子卖野山参好不好啊?”,说完大家都开心大笑。别说,或许几十年后这个愿景还真能实现。

美国流行一个词儿叫“红脖子”,它是形容那些脖子被太阳晒得通红的白人农民,有种大老粗的意味在里面。现在我就是一个典型的“黄脖子”,生活简单,也算在喜欢的领域做出了一些成果。最早我只有两万美金起始资金和一把铁锨,如今发展出了5个种植基地、1个加工厂,还有自己的花旗参品牌。

种参的人都知道,人参味苦,通常三年开花,五六年才能结果,开花容易结果难。人生亦如人参,或是厚积薄发或是劫后余生,总要深深地扎根下去,经历那些难熬的日子,才能真正体会到结果的快乐。

有句话叫“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能做喜欢的事情,同时有余力可以回馈社会,这些都让我觉得非常满足。我很庆幸自己在13年前选择走出书斋,回归自然。这场寻根之旅让我开垦出了一片天地,找到了自己的乐园。

点击@美国花旗参农场主姜博关注本文主人公

抖音搜索“美国花旗参农场主姜博士”看主人公

想看更多故事?点击@自拍关注我们

中国几时将取消高考

如今的高考制度存在很大的弊端这是一个没有争议的事实.高考制度30年基本没有变。没有病都不可能,高考制度绝对是不健康的了。高考制度已经不是选择现代人才的最佳方案。 许多人就是在现在的高考制度中失去前途的。比如:我的一个高中同学他的英语相当相当的好,但是就因为一科物理不行,所以他也就不可能考到高分。没有高分也就意味着大学无望了。当然前途就是个问号了。还有的理科生因为一科英语不行一生也就完了。他们没有努力吗?他们属于那些好吃懒做的公子哥儿吗?不是啊!他们没有长处吗?可是他们的人生就因为高考而不如别人。他们是无辜的啊!为什么会有高考生自杀?为什么啊! 当然有的考生的行为的确是不好的。比如:湖南的那个4科都故意考零分的同学,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反对现在的高考制度。 我建议现在的高考照样执行,依然用来取大多数学生,但是录取最好包括面试,如果不能面试那就看考生的作文,这样应该也有相当于面试的作用。但是我们要把那些有特长的学生也送进大学继续深造。比如物理好的学生,哪怕态度生物,英语,历史,地理这些对他的物理深造没有影响的科目考的不好,也要让他们去。也让他们进入大学深造因为他们只挖一个井所以他们一定能挖得很深。 虽然现在的把参加奥赛获奖的考生直送,但是那些在学科上有新发现有研究有论文的考生可能比只做题的考生好很多,为了中国的创新人才的挖掘,希望大家考虑一下。 自由是创造奇迹的前提。 那么这样录取呢?我建议两点:一我们可以看考生平常在学校的表现和生活能力。二我们可以看考生是否有相关的论文。 你们经历过高考各位都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你现在是搞记者工作的你回觉以前高中学习的什么XY什么动能定理什么牛顿4定理什么H3O对你们的工作通通都没有用。 就像刘翔,姚明,你叫他们数学要考150, 物理要考120考来干什么嘛?爱因斯坦你叫他学生物,袁隆平你叫他学几何,华罗庚你叫他学化学。对他们的发展没有作用只会浪费他们宝贵的时间。 当然不能像赵微那样拿日本的国旗来做衣服穿。因此我们也要知道一些常识性的东西。所以我建议任何一个大学生的高中会考都得过关。以免闹出一些天大的笑话。 我相信如果高考改成这样的话,可能我们中国人离拿诺贝尔奖的日子就不会很远了。中国现在搞的全面发展当然是好的,但是挖的井多了不好。俗话说:十门通不如一门精。

我要做报告啊。从恢复高考到现在有多少大学毕业生啊

17年,高考报考人数570万人,录取27万;

18年,610万人报考,共录取40.2万人。

19年,468.5万人参加高考,录取了28.4万人。

1980年,取预选制后,大约只有40%的学生有资格参加当年高考共有333万人报考,共录取28万人。一些省、市、自治区扩大招收自费走读生7000多人。

1981年,共有259万人报考,共录取28万人。

1982年,高考共有187万人报考,共录取32万

1983年,有167万人报考,共录取39万人。

年,当年高考共有164万人报考,共录取48万人。

1985年,共有176万人报考,共录取62万人

1986年,共有191万人报考,共录取57万人。

1987年,全国高考共有228万人报考,共录取62万人

1988年,高考共有272万人报考,共录取67万人。

1990年:录取60万

1991年:录取62万人

1992年:录取75万

1993年:录取92万

1994年:录取90万

1995年:录取93万

1996年:录取万

19年:录取100万

1998年:录取108万人

1999年,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

2000年:录取180万

2001年:录取260万人 录取率首次突破50%

2002年:录取320万人

2003年:录取382万人

2004年:录取420万人

2005年:录取504万人 考生867万

2006年: 录取530万 考生880万

2007年,招生567万人。

2008年,高考招生人数创新高,录取599万人,考生1050万。录取比例57%

2009 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人,招生629万人。

2010年:考生957万,录取657万人

2011年:报名总数约为933万,招生675万名。

2012年:900万人报名高考,招生685万名;

2013年 :高考人数915万人,录取,686万人。

201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939万人,招生698万人。

如果要合计数,你可以把上述历年录取人数数据合计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