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沙市中学高考_沙市2017高考
1.湖北六校新高考联盟哪六校
2.沙市文星中学是公立还是私立
3.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总结
4.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
5.曾黎高考考了多少分
荆州以原境内蜿蜒高耸的荆山而得名。1949年7月成立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治江陵县荆州镇。同月,析江陵之沙市建市,属省辖市。1955年,沙市市划归荆州专署管辖。1979年,沙市市复为省辖市。1983年划出荆门县改荆门市,为省辖市。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合并设立荆沙市,潜江、仙桃、天门三市划出为省辖市。1996年更名为荆州市,京山县、钟祥市划出。市政府驻沙市区。
沙市市 本江陵县沙市镇,1949年设沙市市,由省直辖。1958年沙市市交由荆州专署领导。1979年沙市市改由省直辖。
荆州专区、荆州地区 1949年设荆州专区,专署驻江陵县(荆州)。辖荆门、京山、钟祥、天门、潜江、公安、松滋(驻新江口镇)、江陵等8县。
1951年原沔阳专区所属沔阳(驻仙桃镇)、监利、石首3县划入荆州专区。辖11县。
1952年由沔阳县析置洪湖县,驻洪湖。荆州专区辖12县。1953年由公安、松滋、石首3县析置荆江县,驻陡湖堤。荆州专区辖13县。
1955年撤销荆江县,并入公安县。公安县迁驻原荆江县址陡湖堤,原公安县城关改名为南平镇。荆州专区辖12县。
1958年原由省直辖的沙市市划归荆州专署领导,洪湖县迁驻新堤镇。
1960年以江陵县的沙洋镇设立沙洋市,由荆州专署领导。辖2市、12县。
1961年撤销沙洋市,改设为沙洋镇,划归荆门县领导。荆州专区辖1市、12县。
1970年荆州专区改称荆州地区,地区驻江陵县。辖沙市市及江陵、荆门、钟祥、京山、监利、石首(驻绣林镇)、天门、潜江、沔阳(驻仙桃镇)、洪湖(驻新堤镇)、公安(驻陡市镇,即原陡湖堤镇)、松滋(驻新江口镇)等12县。
1979年由荆门县的城关镇及附近地区设立荆门市,由荆州地区领导。荆州地区辖1市、12县。沙市市改由省直辖。
沔阳专区 1949年设沔阳专区,专署驻沔阳县。辖沔阳(驻仙桃镇)、汉川、汉阳(驻蔡甸镇)、嘉鱼、蒲圻、监利、石首等7县及新堤办事处。
1950年撤销新堤办事处,改设新堤镇,归沔阳县领导。
1951年沔阳专署驻沔阳县新堤镇。同年,撤销沔阳专区,将沔阳、监利、石首3县划归荆州专区;汉川、汉阳2县划归孝感专区;嘉鱼、蒲圻2县划归大冶专区。(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1979)史为乐编)
1986年5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石首县,设立石首市(县级)。
1987年7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130号)撤销洪湖县,设立洪湖市(县级),以原洪湖县的行政区域为洪湖市的行政区域。
1994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99号):(1)撤销荆州地区、沙市市、江陵县,设立荆沙市(地级),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沙市区北京路。(2)荆沙市新设沙市区、荆州区和江陵区。沙市区辖原沙市市的解放路、崇文路、中山路、胜利路、朝阳路5个街道办事处和立新、关沮、联合、罗场4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北京路;荆州区辖原江陵县的荆州、川店、马山、李埠、弥市5个镇和纪南、八岭山2个,区人民政府驻荆州镇;江陵区辖原江陵县的郝穴、观音垱、岑河、资市、滩桥、熊河、白马寺、沙岗、普济9个镇和马家寨、秦市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郝穴镇。(3)荆沙市辖原荆州地区的松滋县、公安县、监利县、京山县和新设的沙市区、荆州区、江陵区。原荆州地区的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由省直辖。钟祥市、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
1995年12月29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1995]86号)撤销松滋县,设立松滋市。
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99号)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
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11号)将荆州市管辖的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和将荆州市代管的钟祥市划归荆门市代管。
1998年7月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荆州市江陵区,设立江陵县。县人民政府驻郝穴镇。
2006年,荆州市辖荆州、沙市2个区,公安、监利、江陵3个县和松滋、石首、洪湖3个县级市。全市辖102个乡镇、12个街道,5个居委会、2457个村委会,9个农场。全市国土面积14067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l558平方千米,市区建成面积58.66平方千米。
湖北六校新高考联盟哪六校
湖北省沙市中学(原沙市三中)创办于1941年11月,多年来学校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弘扬以“上善若水”为内核的习坎精神,赢得了诸多荣誉:
由于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参与的国际教育交流也日益增多。学校曾多次接待来自日
本、爱尔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新西兰等国的参观访问团和友人;学校曾被邀请参加中美学校
依傍联结活动,开展国际学术研讨。学校先后邀请了美国近百名教师来校成功地举办了9次中国英语夏
令营活动。2007年学校又成立了国际部,国际交流和教育进一步得到加强。此外,学校还常年聘有外
籍教师任教。
今日的沙市中学,正秉承光荣的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前行,正以“先进的文化、和谐的环境、
智慧的师资、优异的学生”为办学目标,为实现学生全面、主动、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理想而努
力。过去,沙市中学曾经以其宽阔的胸怀,培育了3万多名莘莘学子,如今,她又张开双臂,拥抱着来
自四面八方的带着理想等待飞翔的有志青年,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沙市中学将以其卓越的办学成
就立足于中国名校之林。
(2007年8月) 走出了5位院士:
王明庥,原南京林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学校首批学生中共党员
樊明武,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官春云,原湖南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叶声华,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和生,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2名学生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
张俊安,1993年国际奥林匹克物理竞赛金牌第一名(荆州市迄今为此唯一一块国际奥赛金牌)
吴 翔,1993年国际奥林匹克信息学竞赛银牌
培养了7名省级高考状元:
赵 晶:1997年湖北省高考文科状元
于 芳:1998年湖北省高考外语类状元
魏翔宇:2000年海南省高考理科状元
邹怡容:2003年湖北省高考理科状元
石 鸣:2003年湖北省高考文科应届生第一名
石 松:2004年湖北省高考文科状元
高 原:2006年青海省高考理科状元
沙市文星中学是公立还是私立
恩施高中、郧阳中学、沙市中学、十堰一中、随州二中、襄阳三中。根据查询湖北高考联校网显示,恩施高中、郧阳中学、沙市中学、十堰一中、随州二中、襄阳三中组成新高考联盟。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有强大的师资力量。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总结
沙市文星中学是公立学校。文星中学全称为荆州市文星学校,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豉湖路中段,是荆州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完全学校。学校始建于1970年,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目标,历史上曾四次夺得沙市中考状元,两次夺得沙市高考状元,多次荣获荆州市高考质量优胜奖和沙市中考质量优胜奖。
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
用一个大圆圈所学到的知识,但是圆圈之外是那末多的空缺,对我来说就意味着无知。因而可知,我感到不懂的地方还大得很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 总结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1
第10课 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1840-1842)
1、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为了开拓中国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1839年 林则徐)
2、经过:1840-1842
3、结果:
1842年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内容:a割香港岛 c.赔款2100万银元
b.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 d.协定关税
(ps:b、d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南京条约附件: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租赁土地房屋。
4、影响: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屈辱和深重的灾难,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a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经济关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社会矛盾:由单一的阶级矛盾向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转变;
d.革命任务:由反封建变为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e.思想 文化 :由闭关自守盲目自大,转变为开始向西方学习。)
5.中国战败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专制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②客观: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③主观:清王朝腐朽落后,军备废弛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58-1860) 英法火烧圆明园
1.原因: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修约要求被拒。
2.结果:
1858年《天津条约》:①十口通商;②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允许外国商人到中国内地经商,游历和传教;④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1860年《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ps:各条约详细内容看课本+美俄趁火打劫)
3、影响:
①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4.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重视科技创新发展生产力;要有忧患意识,与时俱进的精神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2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运动过程(1851-1864)
1.开始标志:1851金田起义。
2.初建政权:永安建制
3.正式建立政权:1853年定都天京,与清廷对峙。
4.军事全盛:北伐西征。
5.由盛转衰:1856年天京变乱。
6.结束:1864年天京陷落。
Ps:失败的原因: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②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二、《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
1.思想:绝对平均主义。
2.核心内容:主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3.评价:
①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②革命性: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思想结晶。③空想性: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④落后性:追求小农经济,落后于时代潮流。
三、《资政新篇》:1859,洪仁玕
1.目的:重新振兴太平天国。
2.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主义的设计,但由于当时的社会形势未能实行。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3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爆发原因:
①根本原因:为了适应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以及日本制定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②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2.过程:
牙山丰岛海战→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黄海海战(邓世昌牺牲)→辽东战役(旅顺大连被占)→威海卫战役(全军覆没,丁汝昌,刘步蟾自杀)
3.结果:清廷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条约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
影响:列强侵略中国的手段发生了变化,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4.中国战败的原因: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欧美列强默认或支持的态度
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进一步瓜分中国
②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义和团 口号 :扶清灭洋)
2.结果:清廷战败,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条约内容: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功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响: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4
第13课 辛亥革命
一、背景
1.政治基础: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2.经济基础:清末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
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4.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兴中会、华兴会、同盟会)
5.军事基础:各地开展武装起义(其中黄花岗起义最为壮烈)。
6.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导致湖北防务空虚。
Ps: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同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发展为三民主义)。
二、经过:
1.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2.:1912年 元旦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孙中山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体现原则: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制内阁。)
三、结果: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手里。
1912年2月12号,宣统帝宣布退位,清朝覆灭。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四、评价:
1、性质: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历史功绩(成功!):
①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②经济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③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3、局限性(失败!)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原因:主观: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根本原因);客观: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5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3.评价:
①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意义: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
二、中国***的诞生
中国***成立于1921年。 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1、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国民大革命:它基本上消灭了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但是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和中国***犯了右倾错误,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导致革命失败。(失败的标志: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6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南昌起义(1927.08.01)
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二、土地革命:
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核心)和根据地建设。(中国找到了一条符合国情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2.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3.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定都瑞金。
三、红军长征(1934-1936):
1、原因:根本原因:党内犯了左倾错误;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转折: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3.胜利结束:1936年甘肃会宁会师。
意义:红军长征播撒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一结束革命新局面就开始了。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7
第16课 抗日战争
1、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四大会战是淞沪、太原、徐州、武汉(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标志着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 作用是迟滞了日本侵略。
2.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本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3.国民党是片面抗战路线,中国***是全面抗战路线。
4.日军的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七三一部队。
5、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中国胜利。
中国胜利的原因是:
1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抗战(根本原因);
2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
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
3、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是中国人民100多来年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做出重大贡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8
第17课 解放战争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阶段:
1.1945年《双十协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但是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能达成协议。
2.1946年签订政协协议,但是很快被国民党撕毁。
二、战争阶段:
1.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Ps:中国***采取运动战的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
2.战略反攻序幕的揭开: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3.战略决战:辽沈战役(1948年9月)、淮海战役(1949年1月)、平津战役(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4.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号,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
三、胜利阶段:
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①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②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立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 经验 :
①中共的正确领导(核心); ②马列主义,(灵魂); ③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方向); ④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基础) ⑤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中坚); ⑥组成了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保障)
高考历史必修一第4单元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四单元)
★ 高一历史必修一每一个单元知识点总结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练习试题及答案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小结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 高考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 高中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
★ 高中必备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曾黎高考考了多少分
历史考试非常注重细节知识,有很多小知识都需要我们去重视,这样才能在高考的时候取得好成绩。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历史高考细节知识点
1.①1840年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③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④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①《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②《天津条约》开放10处,其中属于今天广东省的有潮州(后改为汕头)
③《北京条约》开放天津。
④《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最先行改革的两个省份是安徽和四川。
最先实行开放的两个省份是广东和福建。
4.①1980年建立四大经济特区分别是_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注意: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属于广东省的?)
②1988年建立海南经济特区。
③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5.①近代生活习俗发生变化最大的是上海。
②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
③中国第一部市内电话开通在南京。
④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架设于台湾省。
⑤1833年第一份中文报刊创办于广州。(〈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⑥近代中国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创办于上海。(《申报》)
6.①1931年日军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就侵占了整个东北。
②1932年日军袭击了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
③1935年日军为侵占华北,制造了一系列的事变,总称为“华北事变”。
④1937年7月制造了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⑤1937年8月制造八一三事变,威胁南京。
历史高考知识要点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一)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必然性)
1、经济:社会经济发展 封建生产关系产生(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确立--阶级关系变动)
2、政治:上层建筑的变化:分封制宗法制破坏
3、军事(战争的需要):富国强兵成为改革的内在动力
4、思想 文化 :百家争鸣 (法家学说成为变法的思想武器)
(二)各国的改革和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 经验 教训(春秋、战国)
1春秋: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2战国:李悝变法吴起变法
(三)秦国需要改革并具备条件(具体背景)改革可能性
(1)内部有利条件:
国君权力集中,奴隶主贵族势力较弱;
法家学说容易得到认同
民风质朴,充斥尚武精神
(2)外部机遇
三家分晋,遏止秦国发展的力量大大削弱
中原士人游说各国,为秦国招揽贤能提供了可能性
(3)直接原因:秦孝公发奋图强、任用商鞅变法
二、商鞅变法的内容
1、经济--"以农求富"(富国)
(1)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对封建社会影响深远)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
2、军事---强兵
(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2)废除“世卿世禄制”(以上 措施 最直接打击贵族特权)
3、政治
(1)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2)普遍推行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3)制定秦律
4、思想文化:燔诗书而明法令
·实质:文化高压政策
·影响:压制人民思想,摧残了文化。
5、风俗习惯--改革社会风尚习俗
禁止父子、成年兄弟同居一室;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三、商鞅变法的结果:"商鞅虽死,秦法犹存"
历史高考知识点
一、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改革的前提:北魏统一黄河流域(439年)
2、改革的有利条件:拓跋珪的汉化改革
3、改革的必要性:
(1)阶级矛盾尖锐(宗主督护制、赋税制度混乱)
(2)民族矛盾激化(民族歧视和压迫)
(3)统治面临危机(人民起义,社会动荡)
4、改革的可能性:冯太后掌握实权、孝文帝精通汉文化
二、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1、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建立新制。
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均田制(开创性)
三长制;
租调制。
2、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是汉化。
迁都洛阳;
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
三、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1、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3、缓和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统一奠定基础
四、改革的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成功的根本原因: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1. 2020年高考历史重点知识整理
2. 高中历史知识点超详细归纳总结
3. 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汇总
4. 2020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5. 2018年高考历史大题必背知识点
6. 历史高考必备知识点
7. 2020高考历史考点知识点整理
8. 2020高考历史知识点大全
9. 高考历史重点必备知识点
583分。曾黎,1976年9月17日出生于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96级本科,高考以583分的成绩考进中央戏剧学院,是专业第三名。高考就是高等教育入学考试,也就是俗称的考大学。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