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卷和全国卷的区别

2.我想知道海南省高考用的是什么卷子?(包括今年和往年的)

3.2022年吉林高考数学难不难

4.2023河北高考历史难吗

5.山东2008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文科综合

高考命题相对稳定,高考是不是相对性评价

2023年福建省高考化学试题总体来说是比较难的。

虽然考的试题内容非常基础,但是题目创新性非常高,这给很多考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福建高考化学试卷总体来说有难度,高考化学科试卷,坚持“以稳为主、稳中有变、稳中求新。

2023年福建高考化学试题难度如何

2023年福建省高考化学试题总体来说是比较难的。化学试题难不难想必一定是考生讨论的热门话题,有的人觉得难,有的人觉得不难。

福建高考化学还是比较难的,虽然考的试题内容非常基础,但是题目创新性非常高,这给很多考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今年高考命题将保持试卷结构、题型题量以及考试难度的相对稳定。今年高考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高考,同时也是高考改革深入推进形势下的一次高考,今年的高考命题重点从铸魂育人、落实改革、确保稳定三个方面开展。

2023福建高考化学试卷的难度解析

福建高考化学试卷总体来说有难度,高考化学科试卷,坚持“以稳为主、稳中有变、稳中求新、平稳推动”的根本原则,力求反映高中新课程理念,力求使试题命制在科学性与标准性、难度与区分度、公正性与合理性等方面相统一。

2023福建高考化学试卷难度单单从试卷的试题本身来说,这个和每个人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和擅长的题目类型有关系,还和个人的临场发挥有关联,高考考生现场状态非常重要。

拓展知识:

对于化学知识的联系和拓展也非常重要,需要学生灵活掌握系统化的解题思路,培养自己逻辑思维的能力,吸收更多的实际经验和知识,不断将学到的知识融汇贯通,并且能够理清技巧和方法与理论之间的关系。

考虑到化学等级考对高校招生入学的影响,2023年的化学等级考难度相对会更高。因此,同学们在备考时一定要认真复习所学知识,注重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保持练习和思考的频率,同时要注意掌握好考试过程中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上海卷和全国卷的区别

2023山东高考生物试题总体来说难度适中。今年山东高考命题将保持试卷结构、题型题量以及考试难度的相对稳定。山东的考生结束生物考试后表示,今年的山东高考生物试卷难度还可以,难度在接受的范围内。

相较于其他的省份来说,2023山东的高考难度较大。根据历年经验可知山东高考难度处于困难模式。山东每年的高考难度有所不同,2022年山东高考难度小于2021年,2023山东采用新高考一卷,山东新高考一卷难度较高,不会和往年有太大的区别。

高考试题全国卷简称全国卷,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

往年学生普遍反映数学题难,主要表现为更注重基础和回归课本,注重知识的结合和运用,创新题型也比较多,并且计算量大大加大,也注重了数学的实际应用结合传统文化和新闻。这对一些同学是一定的挑战。

对于语文来说总体和去年差不多拉分较为严重的应该就是作文,其他题目都比较基础并没有特别偏的题,英语没有了李华让同学们大吃一惊,并且英语是最后一门有些同学的心就沉不下来导致做题没有规律出现一些偏差,不过这种情况年年都有不在少数大可不必担心,对于英语来说还是应该多读多记多背才是考试秘笈。

理综试卷许多人评价也是中规中说选择题可以几乎全对,选择提如果全对了后面的大题做的认真一点200分是稳了三大主科每一刻都考100总分就是500无论在哪个省市都可以选择一个不错的二本院校了。

我想知道海南省高考用的是什么卷子?(包括今年和往年的)

上海卷和全国卷是中国高考的两种试卷形式,在考试内容、难度水平和命题风格上存在一些区别。以下是对上海卷和全国卷的区别的简要介绍:

1.考试内容:上海卷和全国卷在考试科目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上海卷通常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和综合类科目(如物理、化学、生物等),而全国卷除了这些科目外,还包括政治、历史和地理等科目。

2.难度水平:一般认为,上海卷相对来说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考察,题目更富有启发性和灵活性,相对较难。全国卷则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结构相对固定,难度适中。

3.命题风格:上海卷的命题风格相对更加多样化和灵活,题目涉及的知识点可能更为深入和复杂。全国卷的命题风格相对更为稳定,更多考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4.时间安排:由于考试科目的差异,上海卷和全国卷的时间安排也有所不同。上海卷中,由于综合类科目较多,可能需要更长的答题时间。而全国卷在考试时间上相对较为均衡。

5.地域性差异:上海卷主要针对上海本地的高中学生,与当地教育教学特点和课程设置相对贴近。全国卷面向全国各地的学生,更加普遍适用。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上海卷和全国卷的区别可能会因年份、政策和考试改革等因素而有所变化。因此,在准备高考时,学生应该仔细研究当前年份的考试大纲和相关政策,以了解具体的考试要求和内容,做好相应的备考准备。

总之,上海卷和全国卷在考试内容、难度水平、命题风格和时间安排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备考和应对高考。同时,学生应根据自己所处的地区和拟报考的学校的要求,选择相应的备考材料和方法,确保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2年吉林高考数学难不难

海南作为全国高考改革第二批试点省份,使用海南卷。

海南从2020年的高考生开始实行“新高考”,即,高考科目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科和学业水平考试的3个自主选择的等级性考试科目构成(考生从政、史、地、物、化、生6个科目自主选择3个科目),即“3+3”模式。

海南省高考难度:

以2020年为例,海南省高考命题与往年相比保持着相对的稳定,难度上没有较大的起伏。海南省高考将以“稳”字当头,科学施策、精准施策,高考的命题将保持试卷结构、题型题量,以及考试难度的相对稳定。

还有高考综合改革的首考落地的四个省市,试卷也将在各省前期统一组织的适应性测试的基础上保持相对稳定。

2023河北高考历史难吗

2022年吉林高考数学科目已经结束了,很多考生都关心考试难度如何,下面我就根据大家的反馈进行分析整理,大家可以参考。

吉林2022年高考数学难吗

2022年吉林高考数学采用全国乙卷。高考命题还是“稳”字当头、科学施策、精准施策,高考命题将保持试卷结构、题型题量、考试难度的相对稳定。

如果把这套试卷中任意一个题目单独抽出来,每个题目都不会很难,但将这些看似简单的题目组合在一起在规定时间内解答,难度确实比想象的高。

高考数学多少分算正常

高考数学文科120分以上算高分,理科130分以上算高分。高考数学试卷分文理科,一般来讲,文科的数学考120分以上就很优秀了;理科考130分以上实力就很强了,更有些同学的分数接近满分,相当优秀。

其实对于每个人的成绩不同,分数就会有所不同,而且每个同学对于自己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有些同学可能认为自己的数学成绩过100分就可以了,当然还有一些同学认为自己的成绩达到140分才算可以,有些想要考清华北大的同学,可能数学成绩已经达到了满分,一般考一本的同学,分数大概在120分左右。

如果想要考一个本科或者是更好的大学,数学成绩一定要在100分左右,高考中,会有高很多同学因为数学成绩不好,而把自己的总成绩拉低。

山东2008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文科综合

2023年河北高考历史难。具体原因如下:

1、题目的深度和广度较大

河北高考历史考试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从纵横交错的古代文明到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可能涉及。这使得试题的深度和广度都很大,难度相对较高。

2、历史知识点错综复杂

历史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既需要具备丰富的历史知识,又需要能够将不同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这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看懂题目需要较高的阅读能力

河北高考历史试题需要考生在一定时间内较快地完成,而题目中常常较为复杂,需要比较高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这增加了试题难度。

4、题目涉及历史背景、人物、事件等多个方面

历史考试涉及的知识点十分细致,需要考生理解并掌握各种历史背景、人物、事件等复杂的历史事实,涉及知识点繁多,对考生的记忆能力要求较高。

河北高考的特点:

1、高难度

河北高考的考试难度相对较高,特别是文化课试卷的难度更高,考查的知识面广、思维难度大,因此要求考生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具备高超的应试能力。

2、竞争激烈

河北省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省份,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和优质教育资源的省份,其中包括省内、外重点院校,因此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数量众多,竞争激烈。

3、稳定性

河北省高考的命题稳定性较高,从历年的试题情况来看,单题难度相对保持稳定,整卷难度也相对一致,这使得考生在备考时更加容易掌握考试的趋势和规律,从而更好地复习备考。

4、试题全面

河北省高考的试题涵盖各个学科,其中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和政治、历史、地理等人文科学,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说明》)共由“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四部分内容构成。

 一、关于“命题指导思想”

 2008年《说明》中的“命题指导思想”部分对命题的基本依据以及基本原则等作了明确规定。它共包含5条基本内容。

 1、坚持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山东卷考试说明命题。

 第1条规定:命题以文科综合各科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山东卷考试说明为依据,不拘泥于某一版本教科书。虽然山东省是自主命题,但高考的性质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所以,命题必须与教育部制定的考试大纲高度统一。即以教育部颁布的各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为基础,以《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为依据。 新课程背景下,现行高中文科综合各学科的教科书除了思想政治学科,历史和地理学科教材出现了“一标多本”的局面,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在知识点的选择和文字表述上都有所不同。从“公平公正”的原则考虑,高考不可能直接参照或对应某一个版本的教科书来命题。

 2、坚持“能力立意”的原则。

 第2条规定:“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所学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确强调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原则。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不是空中楼阁,文综测试注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通过考查“基础”来达到“能力”测试的目标,特别是考查考生在“双基”掌握基础之上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重“新材料、新情境”,重视对考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第3条规定:“命题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要求命题要广泛选取丰富多彩的相关材料,给考生创设一个个问题情景,由此设计一个个“新问题”,从而达到新课程背景下“能力测试”的考试目标。这里应注意两个原则:一是“新”,所选必须是各版本教科书所不曾涉猎的“新”材料,这样才能有“新”情景,提出“新”问题。“新”不代表偏和怪,材料依然会以主干知识为依托。二是“限”,即不超出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范围。为了突出对考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考查与引导,在本条规定中,还专门强调了“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意味着,试题对于考生的创新品质和研究性学习等能力要求,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渗透和体现。

 4、本着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原则,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高考命题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改革的过程,必须要循序渐进,逐步完善、提高。所以,2008年《说明》第4条规定:“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这就意味着,2008年文综高考命题应当是在2007年高考命题的基础上“稳中有变,变中求稳”。同时,以各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为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高考命题,在实质上必然会高度体现和落实新课程的基本精神和要求。

 5、坚持科学性和公平性的原则。

 第5条规定“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题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这是高考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高考命题的一贯原则。

二、关于“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核目标和要求

 2008年《说明》中“考核目标和要求”的表述,是整合了教育部制定的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三科考试大纲的相关目标和要求而制定的,两者在基本内涵和精神上一致。它共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项考核目标,每一项考核目标均包括三项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

 1、 “获取和解读信息”

 获取和解读信息,首先表现为审题的精确,其次是能把握各种信息的性质,回应信息提供的情境。对信息的处理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

 该项考核目标的具体要求有两点是最为重要的:(1)“获”,要求用尽量短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且有价值的、对做答有帮助的信息。 (2)“解”,要求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性的合理整理,明确材料或者题目的主题,明确主题之下各层次的相互关系,并据此正确解读信息。

 2、 “调动和运用知识”

 调动和运用知识是指考生将所学知识与试题建立正确的联系,并根据试题的要求,对学科知识重新组织、整合,再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来解决问题。它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运用。在这一考核目标中,有两点需要加以关注。

 (1)它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相关重要信息”和“自主选择”多种相关学科知识及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是高中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在高考中的具体体现之一。(2)“适当体现学科渗透”是指在政治、历史、地理学科体系相对独立的前提下,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如:能够从历史学科的角度观察地理现象和政治现象,能够从地理和政治学科的角度观察历史事物;根据试题的要求,能够选择分析问题的角度和使用适当的原理及方法,等等。

 3、“描述和阐释事物”

 所谓“描述”,是指对有关事物进行细致、全面、准确的表述;所谓“阐释”,则是指对有关事物进行理解、分析和说明等有意义的解说。分析是“阐释事物”最基本的思维活动,即在头脑中将事物分解为各个属性、部分、方面,它与综合(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属性、部分、方面结合起来)是相对的思维过程。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目的,二者辨证统一。

 在“描述和阐释事物”时,要注意描述和阐释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要注意不同学科术语的正确把握和运用。另外,所谓“综合阐释”,既包括学科内的综合,也包括一定程度的跨学科综合。

 4、 “论证和探讨问题”

 “论证”,是指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述过程,在考试中主要表现为完成题目要求的任务时的论述和证明能力。所谓“探讨”,是指对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探讨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立论的过程,即对某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该项考核目标的三项具体要求中,突出贯穿的是对考生“创新品质”(包括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的考查。这表现在:(1)“从试题提供的信息中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问题”,旨在考查考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要求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不是肤浅、流于形式的;提出的问题要紧扣材料的主题,具有在一个较新的视野上组织、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与方法的可能;提出的问题要具有科学性,不是无原则的生编硬凑;表述要清晰、逻辑要严谨,等等。(2)鼓励和倡导考生在论证和探讨问题时,不人云亦云,对问题要力求做出属于自己的独立评判,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体现了对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新课改所强调的开放性与多元化理念。同时,又要注意把握和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考试范围

 文综科目所包含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均包括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内容。所有列入2008年《说明》考试范围的具体知识内容,都是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各科课程标准和2008年教育部考试大纲等指导性文件的有关规定制定的。

 2008年《说明》中关于考试范围的规定,值得注意的几点是:

 1、在“文综”科目的必考内容中,思想政治学科除了规定的四个必修课程模块之外,还包括年度间的重要时事政治、中国***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等内容;地理学科除了规定的三个必修课程模块之外,鉴于初中与高中的地理知识内容有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还包括《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知识的相关内容。

 2、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关于“实验省区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选考的模块和专题”的指导精神,山东省2008年的高考“文综”科目共保留了8个选修课程模块,作为选考内容。2008年《说明》中对于选考内容范围的规定,仅仅是针对2008年高考而言的,将来可能会做进一步的调整。不应简单的理解为2008年延续了2007年规定的选考内容,2009年高考也必然还是这些内容。上述规定对于2008年之外的高考来讲,不具有指导意义。

 3、根据2008年教育部考试大纲,2008年《说明》也对考试内容作了一些修改。与2007年相比,主要变化有:历史学科中“近代中国”部分的“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目下的5个子目录前后顺序作了调整,内容没有变化。思想政治学科中“人民代表的产生”、“人民代表的职责”两目在表述上改为“人大代表的产生”和“人大代表的职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改为“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两个考点,具体表述更加贴近教材。

三、关于“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2008年《说明》中 “考试形式”部分明确规定: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240分。

 “试卷结构”中值得大家关注的几个问题是:

 1、从《说明》规定的考试范围来看,思想政治学科的必修课程模块为4个,而地理、历史学科的必修课程模块分别是3个,在试卷结构设计上应当对此有所体现;而从考试的效度和信度等因素考虑,文综考试作为一个整体,试卷中各科比例又不宜过于悬殊。所以,《说明》规定:思想政治必考题的分值比重约占36%,地理、历史必考题的分值比重分别约占32%。思想政治学科的分值比重要略高于地理和历史两个学科,但是有限的。

 2、对于“选做题”,2008年《说明》继续采取“超量给题,限量做题”的方式。针对列入山东省2008年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科目考试命题范围的8个选考模块,整个文综试卷将会命制相对均衡、等值的8道选做题,供考生自行选做3道。但是,考生对于选做题的自主选择权依然有限。考生须从三个科目的题目中,确保各选做1道,而不能3道题目全部在某一个学科或某两个学科领域之内进行选择。

 按照《说明》的规定,某一学科的选做题不会跨其他选考模块命题,更不会跨其他两个学科命题。学科内选考模块是否可以跨必考模块命题,2008年《说明》没有明确的文字表述。是否跨模块命题,跨的程度有多深,不可能有一定之规,将会由命题者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四、关于“题型示例”

 2008年《说明》中“题型示例”部分得到了加强。文科综合科目的三个学科共精选了61道不同命题形式的典型例题,题目数量增加,题目类型和呈现形式更加丰富。对于“题型示例”部分,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是:

 1、“题型示例”中的题目均选自2007年高考文综山东卷、国家考试中心试卷和其他兄弟省市的高考真题,具有典型性。“题型示例”中三科所选题目的数量不等,但并非反映了三科之间高考分值比例关系,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和考虑题目类型而灵活选择的。《说明》中所列的“题型示例”,是文科综合科目的“题型示例”,而非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单个学科的“题型示例”。所以,不应孤立的去看某一道题目,应该将其统一到文综这个整体中去认识和把握。如:在示例中以思想政治学科为背景设计的题目形式,在历史、地理学科中也完全可能同样出现,反之亦然。

 2、《说明》中所提供的“题型示例”主要是反映题目的常见类型、呈现方式等,只是为考生了解高考,为命题者命制试题提供的一个“参考”,而非2008年高考试题的模板,切忌对号入座,机械的模仿。这些不同特点的题型,在2008年的高考试卷中不会也不可能一次性的全部出现,一些题目代表的仅是一种命题发展的趋向。“题型示例”中没有出现的个别新题型,随着命题改革的进行,也有可能出现在试题中。“题型示例”中题目的设计方式、设问角度和设问数量等,在高考命题时也非一成不变的。但是,同类题目在设计时,将依然坚持在难度、要求等方面力求均衡、等值的原则。考生在备考时,对于示例中出现的各种题型,应做到灵活把握。

 3、“题型示例”中的题目表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如:题目不是对某个版本教材的简单照搬,而是以“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为依据,围绕不同的具体考核目标和要求而设计的,特别强调“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体现了“命题不拘泥于某一版本教科书”,“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特点;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作为高中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应具备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在示例中得到了比较明确的体现;背景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方面,体现出了非常浓郁的山东地方性特色,等等。这也是广大考生在备考时应予以关注的。

 另外,2008年《说明》与2007年《说明》相比,删除了“参考试卷”和“答题纸”。

 2007年高考真题已经成为广大考生备考的重要参考,另设“参考试卷”的意义已经不大。另外,部分教师和考生在教学和备考的过程中,存在误读“参考试卷”的现象,往往“照葫芦画瓢”,死搬硬套,单纯的依据“参考试卷”组织教学和进行备考,束缚了高中的教学,违背了设立“参考试卷”的初衷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了促进中学教学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取消“参考试卷”也是必要的。这不会给中学教学和考生备考带来负面影响,相反,它为中学教学和高考命题都留下了更大的空间。

 在《说明》的第三部分中,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已经作了明确的说明。所以,2008年《说明》中取消了“答题纸”部分。但今年高考,考生依然使用答题纸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