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要19年 上海语文外语 物理 的高考试卷

2.2012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3.安徽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作文怎么写不跑题)

4.2010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5.求04和06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6.跪求2009年上海高考语文同步试卷(十校联考)答案

历年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目,历年高考语文试卷

语文:

历年高考语文题详解

://.lnyuwen.cn/zthb.htm

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免费

://.lnyuwen.cn/zxst.htm

最新模拟试题

167

辽宁省实验中学、东北师大附中、哈师大附中2008届高三第一次摸底联考语文试题

166 四川省遂宁二中高2008级文科语文试题人教版

165 2008高考模拟试题(二)(宁夏海南卷)

164 2007年广东省揭东蓝田中学毕业班第四次阶段测试语文

163 2008年语文高考复习综合训练卷(二)

162 2008年语文高考复习综合训练卷(一)

161 2008届南通市四县市高三联考试卷语文

160 云南省昆明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159 2008年江苏高考语文模拟卷

158 重庆市高2008级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抽测试卷

157 2008年青岛市高考一模语文试题

156 湖北楚星教研所2008届高三第六次联考语文试题

155 江苏盐城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卷

154 湖南沙一中2008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试题

153 2008山东省实验中学高考最新模拟试题

152 2008山东师范大学附中高考最新模拟试题

151 江苏省赣榆县2008届高三三校联考语文试题

150 2008年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149 常州市2007—20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148 普宁二中07-0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147 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

146 辽宁省沈阳二中2008年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145 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次调研测试试题

144 洛阳市07—08学年高三统一考试试卷

143 芜湖一中200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142 苍山县2007年高三教学重量检测题

141 四川成都七中2008级高三适应性考试

140 江苏黄桥中学高三08年元月测试卷

139 长沙市一中高三语文月考试题五

138 绍兴高级中学07-08学年度高三第三次月考试题

137 厦门双十中学08高考语文热身考试卷

136 成都市2008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135 2008年郑州市语文第一次质量预测分析

134 长沙一中高三语文第五次月考试题

133 湖南省师大附中07—08学年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132 四川省广元中学高2008级第一次月考试题

131 广东省重点中学2008年高三六校第三次联考

130 惠州市200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题

129 江苏省兴化市2008届高三语文调研试卷

128 江苏南阳中学高三语文第四次月考试题

127 潮州市07-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卷

126 河南省郑州市2008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

125 广州市08届高三语文专题调研测试模拟练习

124 2008年高考模拟试卷

123 江苏海安07-08学年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题

122 长宁区07-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终抽测试卷

121 徐汇区07-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学科能力诊断卷

120 武汉市2008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119 武汉市2008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118 2008年3月泰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初联考

117

2008年南通市四县高三联考试卷语文试题

116

2008年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高三模拟试卷

115

湖南省2008届高三 十二校联考 第一次考试

114

渭南市2008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113

西工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题

112

泰州市07~08学年第二学期期初联考高三语文试题

111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008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

110

安徽省六安市河口中学2008届高三第一学期月考试卷

109

阳江市07--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调研试卷

108

福建三明市07—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题

107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08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106

广东六校08年高三模拟考试题

105

湖南长沙三中2008年1月高三月考试题

104

广东珠海斗门区07-08学年度下学期开学考试卷

103

黑龙江西北地区普通高中2008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102

广州市高三语文专题调研测试模拟练习

101

2008广州调研模拟(广州四中)

100

2008广州调研模拟(白云中学)

99

宝山区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语文期终试卷

98

四川成都一中07-08学年高三语文综合测试卷

广东珠海市2008届高三质量检测第二次联考

96

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人教版

95

安徽省庐江乐桥中学07-08学年高三1月月考

94

河南许昌07-08学年高三上期末教学质量评估试卷(语文)

93

青岛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92

潮州侨中2008届上学期期末检测卷

91

湖北省武昌区07-08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90

广东2008届高三月考试卷

89

嘉定区2008届高三语文测试卷

88

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0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2月考试卷

87

2008年黑龙江省高三质量检查

86

东北师大附中07~08学年高三第四次摸底考试题

85

北京市朝阳区07—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84

北京市宣武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83

北京市崇文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统一练习

82

北京市石景山区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统一练习语文试题

81

安徽合肥一中07—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阶段考试

80

陕西省宝鸡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月考(四)

79

上海嘉定一中08届高三模拟测试题

78

衡阳市八中2008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试题

77

鄂州市07—08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76

广州市2008届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

75

辽宁省沈阳二中07-0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月考

74

上海嘉定一中08届高三模拟测试题

73

江苏省赣榆县2008届高三三校联考语文试题

72

江西南昌07—08学年上学期高三四校联考试题

71

海淀区0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

70

江苏省南京市2008年1月高三质量调研

69

北京市西城区2008年抽样测试题答案

68

山东省泰安市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67

济宁市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66

河南平顶山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班2008年第一次教学质量调研考

65

上海市松江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语文试卷

64

泰安市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

63

广东省潮州市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62

07-08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苏教版)

61

江苏省如皋江安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阶段测试

60

2008年平顶山市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调研考试

59

广东省中山市07-08学年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试卷

58

北京市东城区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

57

山东省滨州市2008年高三第一次复习质量检测

56

北京市西城区2008年抽样测试高三语文试题

55

北京丰台区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54

江苏黄桥中学高三08年元月测试卷

53

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08界高三阶段测试题

52

哈尔滨三中07—08学年高三年级月考试题

51

东北三校08届实验班与复习班第一次摸底考试题

50

山东寿光现代中学07-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模拟

49

辽宁省实验中学200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

48

2008湖南高三语文第二次八校联考试题

47

07—08学年度河南省五市统考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调研考试

46

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2008届上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45

安徽省合肥八中2007—200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

44

山东省泰安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43

2008年无锡市期中调研语文试题

42

07—08学年湖北省补习学校联考试题

41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07-08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语文试

40

2007年9月徐州市第一次摸底试题

39

2008届四川石室中学零诊模拟检测题

38

长郡中学2008届高三第三次月考

37

2008高考语文模试卷

36

湖北省黄冈市、荆州市高三联考语文试题人教版

35

广东省惠州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卷

34

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第三次阶段测试

33

重庆南开中学2007—2008学年度高2008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

32

全国大联考(湖北专用)200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31

山东省潍坊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30

湖北黄冈高三年级质量检测试题

29

华南师大附中07-08学年度高三综合测试(二)

28

四川绵阳08届高中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27

河南许昌08届高三第一学期四校联考试题

26

新洲三中高三新起点语文综合测试

25

河南开封市2008届高三学生统一检测题

24

2007—2008学年广东三校高三联考试题

23

青岛黄岛经济技术开发区07-08学年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卷

22

2008届高三联考试题

21

2008年开原高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20

安徽省皖南八校200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

19

2008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18

广州市2008届高三语文调研模拟题

17

湖北省八校200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16

北京市海淀区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15

(金太阳)2008年高考语文第四次大联考试卷及解析

14

东北师大附中2007—2008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13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试题

12

北京四中2007—2008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测验

11

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10

辽宁东北育才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

9

辽宁省实验中学2008届高三年级上学期中测试语文试题

8

2007湖北省黄冈、荆州、宜昌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

7

吉林省实验中学2008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6

湖南长沙市2007-2008学年度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5

2008湖南高三语文第二次八校联考

4

山西省实验中学2008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

3

全国大联考2008届高三语文第四次联考试卷

2

河南省郑州市2007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

1

北京市海淀区2008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历年高考语文题

1 2007年高考语文(辽宁卷)详解 满分作文

2 2007年高考语文(重庆卷)逐题详解

3 2007年高考语文(广东卷)

4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一)

5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二)

6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7 2007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8 2007年高考语文(四川卷)详解

9 2007年高考语文(湖南)语文卷评分细则及答案详解

10 2007年高考语文(安徽卷)

11 2007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12 2007年高考语文(湖北卷)逐题详解

13 200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14 2007年高考语文(山东卷)

15 2007年高考语文(江西卷)

16 2007年高考语文(海南、宁夏卷)

17 2007年高考语文(天津卷)

18 2007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19 2006年高考语文(辽宁卷)附详细答案

20 2006年高考语文(安徽卷)

21 2006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22 2006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23 2006年高考语文(广东卷)

24 2006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25 2006年高考语文(湖南卷)

26 2006年高考语文(江苏卷)

27 2006年高考语文(江西卷)

28 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

29 2006年高考语文(全国II)

30 2006年高考语文(山东卷)

31 2006年高考语文(上海卷)

32 2006年高考语文(四川卷)

33 2006年高考语文(天津卷)

34 2006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35 2006年高考语文(重庆卷)

36 2005年高考语文(辽宁卷)详细答案

37 2005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详解

38 2005年高考语文(广东卷)详解

39 2005年高考语文(江苏卷)详解

40 2005年高考语文(山东卷)详解

41 2005年高考语文(湖南卷)详解

42 2005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详解

43 2005年高考语文(天津卷)详解

44 2005年高考语文(重庆卷)详解

45 2005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46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

47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

48 200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

49 2005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50 2005年高考语文(江西卷)

51 2005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52 2004年高考语文(辽宁卷)附详细答案

53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山西、江西卷)

54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吉林、四川、黑龙江、云南、贵州卷)

55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卷)

56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4,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卷)

57 200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

58 2004年高考语文(福建卷)

59 2004年高考语文(广东卷)

60 2004年高考语文(湖北卷)

61 2004年高考语文(湖南卷)

62 2004年高考语文(江苏卷)

63 2004年高考语文(上海卷)

64 2004年高考语文(天津卷)

65 2004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66 2004年高考语文(重庆卷)

67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全国卷)详解

68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

69 2001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

70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语文试卷逐题详解

我要19年 上海语文外语 物理 的高考试卷

今年,全国高考语文共8套试卷: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4套,分别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北京、天津、上海、浙江自主命制4套。 2021高考试卷选用 全国甲卷 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广西 全国乙卷 安徽、河南、山西、江西、甘肃、陕西、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青海、内蒙古 全国新高考Ⅰ卷 山东、湖北、江苏、河北、广东、湖南、福建 全国新高考Ⅱ卷

2012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语文试题

一 (30分) (一)选择题(6分) 1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这家工厂不断开发新品种,营业额在全行业中手掘一指。 B 这部影片扣人心弦,催人泪下,获得了“最佳导演奖”的题名。 C 会上,他直接了当地对我提出了批评。 D 书写应避免笔画增减、形近相混、部位错乱等错误。 2 根据横线上的内容,依次改换为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爸爸是话剧演员,妈妈是歌唱家, 平时常常听到看到,无形中受到很大影响 ,所以他也爱好舞台艺术。 ②诸葛亮舌战群儒,引古论古, 说得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 ③他知道,以前的许多想法都是像 空中虚幻不实的事物,转眼就会消失 ,以后必须踏实努力。 A 耳濡目染 侃侃而谈 海市蜃楼 B 潜移默化 侃侃而谈 空中楼阁 C 耳濡目染 滔滔不绝 海市蜃楼 D 潜移默化 滔滔不绝 空中楼阁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见到那么多久别的老友,对一个远方来客是一桩最快乐的事。 B 他刚考上高中时的精神面貌和现在相比确实大不相同了。 C 人们对这部影片的评论,见解犀利,剖析深刻。 D 近来,这一带湖面上荷叶田田,一片浅碧深绿之中,已有了数点嫣红。 (二)填空题(14分) 4 给下面汉字注音 香港回归 普天同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师说》中,韩愈认为“从师”不必计较对方的长幼贵贱,是因为(用文中句子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下面这段话有三处毛病,读后完成(1)—(3)题 ①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②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③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④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传统和特有的民族特色。⑤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1)序号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 (2)序号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序号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 7 根据下列词义写出相应的古代诗词名句 ①爱国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江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写出下列文化常识的有关内容 ①阿Q的_________使他常常陷入一种自欺欺人的精神满足状态。多年来,人们形象地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莎士比亚名剧______________描写了丹麦王子对谋杀他父亲、骗娶他母亲并篡夺了王位的叔父进行复仇的故事。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词作者是_______,曲作者是__________。 (三)分叉题(5分)阅读下文,完成9—11题。 下列试题分甲、乙两组,考生选做一组。如两组全做,只以甲组计分。 甲组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许多的工夫过去了;上坟的人渐渐增多,几个老的小的,在土坟间出没。 华大妈不知怎的,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便想到要走;一面劝着说,“我们还是回去罢。” 那老女人叹一口气,无精打的收起饭菜;又迟疑了一刻,终于慢慢地走了。嘴里自言自语的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9 《药》选自鲁迅的作品集________________。 10 写出这段文字中使用比喻的两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这段文字突出______________的气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组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朦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 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9 《祝福》选自鲁迅的作品集_________ 10 写出这段文字中使用比喻的两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这段文字突出_________的气氛,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四)片断阅读(5分)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 中国的文化传统,不仅体现在圣哲贤人的经籍著作中,也体现在和它有着一定关联的民间文化里。近两百年来,京剧是民间文化中最具有生命力、最具有广泛影响的积极力量之一。《群英会》、《将相和》、《野猪林》等传统剧目早已家喻户晓。由此可见,具有两百年历史的京剧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占据了特殊的地位。而这两百年中的几代人,不仅把京剧作为手段,而且把京剧作为教育工具。直到今天,许多人的历史知识、道德观念、文化教养很多是从民间文化中获得的,其中京剧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当前提出振兴京剧是完全必要的。 12 这段文章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 13 这段文章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14 这段文章的论据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_ 二(6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5—22题(18分) 〔甲〕 ①“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这是宋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写的两句诗。一位科学家对这两句诗曾击节赞赏说:它说明诗人对农业技术在行,懂得“隔墙诱竹”的知识。据老农讲:竹子最适宜于肥沃的土壤。邻居栽竹,如有人想“分享”,便可在墙根多施肥料,将鞭笋诱过墙来。 ②“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是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一段,这位(a)“思飘云物外”的诗人,(b)早在宋代就晓得月中宫殿比大地寒冷,这真是了不起的事。现代科学表明,当平原上酷暑四十度时,珠穆朗玛峰的气温却低至摄氏零下几十度。在长空中(c)的人造卫星,其背阳面的气温低到摄氏零下几十度,果然是“高处不胜寒”! ③由此看起来,诗人写诗,是要懂得一点科学常识的。乍看来,自然科学所要求的是严谨的治学态度,不允许有夸张和虚构,而诗歌创作所企求的是热情洋溢和浮想联翩,两者差距甚大。但哲人说得好:“学问像一张网,网孔与网孔间处处相联”。自然科学,对诗人状物抒情,尤其是描写大自然景色,有密切的关系。 15 第②段(a)(b)(c)中应填入的词最适当的一项是 A 通晓 竟然 漫游 B 擅长 果然 畅游 C 擅长 居然 邀游 D 善于 竟然 邀游 16 第③段作者引用“网孔与网孔间处处相联”一句在这里比喻的是___________ 17 归纳〔甲〕部分的中心(不能超过16个字)_______________ 〔乙〕 ④我们要求诗人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并不是要他们赤裸裸的将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表现在作品中,而是要他们将科学知识融化在诗歌的意境里。这里不妨以苏轼的《惠崇春江晓景》这首题画诗为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⑤此诗抓住冬去春来给生物带来的变化,表现出早春时节盎然的生机、动人的情趣,其中还包含着启人深思的哲理。 在动物世界里,和鹅一样,鸭靠身上长满的浓厚丰密而又润滑多油的羽毛,以及皮下积蓄的一层厚厚实实的脂肪耐寒抗冷。一旦春回大地,河水解冻,好动喜水的鸭子便连忙跳入春江中游泳寻食。因此,水温回升,哪怕是稍稍的增暖,鸭子总比别的动物“先知道”。诗中把科学常识融于鸭子恣意戏水的情景之中,就显得极其自然、妥贴。 〔丙〕 ⑥科学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结晶,不论其正确程度如何,只要是实践过的,就能提供理性知识,提供智慧,提供思想素材。因此,诗人掌握科学知识,面愈广愈好,千万不要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唐朝诗人张继,有无学过物理常识,我们不得而知,但他写的《枫桥夜泊》,却完全合乎声学原理: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⑦这里写的夜半钟声,道出了古刹的清幽,反衬出秋夜的冷寂。诗人在深秋夜晚的旅途中,心情孤寂,便借助于钟声既含蓄又充分地表达出来,收到了一种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然而宋代的欧阳修,在其《六一诗话》中却批评道:寺庙里夜半是不兴敲钟的,所以张继这句诗是“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其实,欧阳修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为在唐代,姑苏一带确有夜半敲钟的习惯,叫做“无常钟”。在唐代,就有不少诗人写过“夜半钟”。如陈羽《梓州与温商夜别》诗云:“隔水悠扬钟”。白居易诗云:“新松秋影下,半夜钟声后”。皇甫冉诗云:“夜半隔山钟”。于鹄诗云:“遥听缑山半夜钟”……这些都说明写夜半钟在唐代不独张继。他们之所以不喜欢写白日钟,是因为白天有各种声音干扰,远不像夜半钟声那样宽广悠扬,音质柔和深沉,更易勾起游子离人的寂寞、愁烦的心绪。 ⑧这里还有一个声学常识问题。(a)白天钟声传播的区域有限,是因为白天空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因而声速便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少。(b)由于声速是逐渐改变的,所以声线(声波的射线)在其传播路径的每一点上都发生折射,这就形成“弯射”。(c)根据折射定律,弯射时声线应弯向小介质层。(d)即在白天时,声线就弯向上方,这时声射程度就明显减少。(e)夜间则相反,地表散热快,地面迅速冷却,低层空气温度也随之降低,空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于是上层空气的传声速度高于地面空气的传声速度,传声路线发生由上层转入下层的弯曲,从而使声射程增加,声音不再散向上层。(f)相反,上层空气的声波却会弯向下方传到地面。(g)因此,对地面上的人来说,传声的损失便可大大减少,并且还能使声波路线如同向前弹跳翻滚的皮球,甚至可以翻山越岭。(h)正由于夜间声能损失小,声波的射程远,所以夜半钟声能够传得很远很远,而且听起来比白天更加悦耳、清晰、韵味悠长。 18 第⑤段 内应填入的一句,最恰当的是 A 这首诗人们看过之后不禁拍案叫绝。 B 这首诗把鸭子和河豚写得栩栩如生。 C 诗人所写的这些,是完全有道理的。 D 诗人这样写,是完全有科学根据的。 19 归纳〔乙〕部分的中心(不能超过16个字)________________ 20 上文与“知其一,不知其二”相呼应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第⑧段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a)(b)(c)/(d)/(e)(f)(g)/(h) B (a)(b)(c)(d)(e)(f)(g)/(h) C (a)(b)(c)/(d)(e)(f)/(g)(h) D (a)/(b)(c)(d)/(e)(f)(g)(h) 22 归纳〔丙〕部分的中心(不能超过14个字)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23—28题(17分) ①我那时大约25岁,在巴黎研究与写作。许多人都已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喜欢,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能写得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 ②于是,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伟大的启示。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竟成为我一生的关键。 ③有一次,在比利时名作家媲尔哈仑家里,一位年长的画家大谈雕塑美术的衰落,我年轻而好饶舌,一再反对他的意见,认为罗丹实在可与米开朗基罗媲美。 ④但是,第二天魏尔哈仑把我带到罗丹那里的时候,我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因为在他们畅谈之际,我觉得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不速之客。 ⑤不过,最伟大的人毕竟是最亲切的。我们告别时,罗丹转过身来 着我说:“我想你也许愿意看看我的雕刻,—星期天,你能到麦东来同我一块吃饭吗?” ⑥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不久,他温和的、含有激励之意的 ,宽释了我的不安。 ⑦在他的工作室里,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好像变成了一个工人。他在一个台架前停下来。 ⑧“这是我的近作。”说罢,他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以粘土塑成的女正身像,十分美好。“这已完工了。”我想。 ⑨他退后一步, 之后,便低声说:“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

10他拿起刮刀、木片轻轻滑过软和的粘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他把台架转过来,看了又看。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光: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 着,他捏好小块的粘土,粘在像身上,再刮开一些。

11这样过了半点钟,一点钟……他没有再向我说过一句话。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作的更高的形体的意象。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正在创世的上帝。

12最后,他扔下刮刀, 把湿布蒙上女正身像。于是,他便转身向门口走去。

13就在那时,他才记起什么,立即回过头来, 着我,他显然为他的失礼而惊惶。“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了,可是你知道……”我握着他的手,感谢地紧握着。

14在麦东那天下午,我学到的比在学校所有时间学到的都多。从此,我知道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如那是美好而有价值的。我省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15于是,我察觉到至今在我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能够使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决。

23 第①段“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中的“症结”指的是

A “我”“还能写得更好”的症结。

B “我”不能突破现有写作水平的症结。

C 下文“一个伟大的人”给“我”的启示。

D “我”至今不知其所在的那个症结。

24 第⑤⑥⑨13段的 处,应依次填入的词,正确的一项是

A 凝视 审视 注视 瞠视 B 审视 凝视 瞠视 注视

C 注视 凝视 审视 瞠视 D 凝视 注视 瞠视 审视

25 第⑨到第12段的详写有三点作用。请分别说明。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第12段划线处应填入一个句子成分,最妥贴的一项是

A 像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时那样温存关怀地。

B 像一个学生把改好的作业交给老师时那样喜忧参半地

C 像一个农民把细泥轻轻地撒上幼苗时那样爱惜期盼地

D 像一个工人停工后把布篷遮住机器时那样亲切爱护地

27 对第14段划线句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人类工作中有一部分是美好而有价值的,“我”现在知道应该怎样去做了。

B 美好而有价值的工作都有相通之处。“我”的写作同罗丹的雕塑也应这样。

C 从事美好而有价值的工作的人们应有相同的工作态度和献身精神。

D 人类美好而有价值的工作从此有了“必须怎样做”的准绳和榜样。

28 在魏尔哈化同罗丹畅谈之际,“我”觉得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人。后来在麦东罗丹工作室里还有没有这种感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29-31题(8分)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抉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29 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粗词

(1)为巡船所物色 物色:____________

(2)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陵:____________

(3)至高邮,制府檄下 檄:____________

(4)死固付之度外矣 度:____________

30 把“痛定思痛,痛何如哉”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本段连用了很多“死”字,这样写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照要求,完成32-34题(8分)

32 阅读朱弁《送春》,按要求回答问题

风烟节物眼中稀 三月人犹恋褚衣(棉衣)

结就客愁云片段 唤回乡梦雨霏微

a b c d

(1)将下列四句分别填入a b c d线上,它们的顺序是 (填序号)

①弱柳沙头絮未飞 ②羡君才到便成归

③把酒送春无别语 ④小桃山下花初见

(2)这首诗用“ ”和“ ”写出了春天的 。

33 下列四组加点词意义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 盘盘焉 森然欲搏人

B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C 生乎吾前 拜夫人于堂上

D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于是辞相印不拜

34 下列称谓中,全属廉称的一项是

A 孤 足下 不才 B 愚 仆 小子

C 妾 寡人 臣 D 孤 厥 竖子

阅读下文,完成35-38题(9分)

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在城门关闭以后才赶到)。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子与我子之衣。”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恶(怎么)能与国士之衣哉?”戎夷曰:“嗟乎!道其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则未之识: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

35 解释加粗词语

(1)子与我衣 与:__________

(2)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 爱:__________

(3)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 必定:__________

(4)若夫欲利人之心 利:__________

36 与“未之识”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古之人不余欺也

B 石之铿然有声者

C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 多于市人之言语

37 “道其不济夫”的译文,最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我说的道理还是行不通呀 B 我的学说难道不会成功吗

C 我的主张大概不能实现了 D 我说的道理也许不济事吧。

38 本文表现了戎夷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三(60分)

(一)写作第一题(15分)

39 推荐一部**(电视剧或戏剧作品)

要求:(1)注意突出作品的特色。 (2)250字左右。

(二)写作第二题(45)

40 阅读下面材料,以“我看课外阅读”为题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据调查,目前在“考分”压力下,不少青少年阅读面狭窄单一,无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材料二:在一项“您最希望孩子买的书”的调查中,90%的家长都选择了“辅导读物”。

材料三:许多青少年在有限的课余时间里,读得最多的是卡通、言情武侠等“休闲”作品。这类作品位于青少年图书消费量的榜首。

要求:(1)全文700字左右。 (2)不要写成诗歌。

安徽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作文怎么写不跑题)

一、1.B 2.C 3.C 4.B

二、5.D 6.B 7.D

三、8.A 9.C 10.D

第二部分

四、11.(10分)(1)世间即使要用我,然而我拿什么为世间所用呢?

(2)不久,跟随他学习的人很多,磨炼激励,成就他们的才能学识

(3)地方官吏激起变乱,百姓就没有罪,能不杀戮而等待命令,还算得上是安分守法的百姓

12.(1)答案要点:“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2)答案要点: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去,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13.(1)磐石方且厚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2)金风玉露一相逢竭忠尽智馋人间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五、

14.(5分)生活物资,家力象征,家的一部分,传统生活方式,精神寄托

15.(6分)内容:主要叙述了我家柴垛的积累过程作用:通过叙述父子兄弟辛勤积累柴垛的过程,赋予柴垛物质以外的意义,既承接上文“柴垛是家力的象征”,又与后文“我们在心里需要它们”呼应,并为柴禾在今后生活中的巨大变化作铺垫

16.(5分)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逐层再现柴禾被冷落忽视、逐渐朽去过程中的三个细节,层层渲染,画面生动,富有感染力;四个“看见了”突出柴禾朽去过程中我们始终在场又始终旁观的态度,传达出深深的自责和无奈情绪

17.(6分)重在写柴禾因为柴禾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柴禾在今昔生活中的巨大变化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柴禾的描写表达了对传统生活方式的留恋,对细微生命的关注重在写人虽然写人的篇幅不多,但写柴禾的目的是为了写人,对柴禾的生命过程的关注就是对人的生命意义的关注文章由物及人,卒章显志,凸显了对人的生命的感悟六、(15分)

18.(4分)(陶渊明是)最近人情的隐士与忠臣

19.端午 下联: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

中秋 上联:清风一缕拂丹桂

20.(回忆)毕竟是秋日缤纷的落叶,(希望)才是枝头盎然的春意;(回忆)毕竟是扬尘远去的背影,(希望)才是迎面而来的微笑

2010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高考语文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有很大的分数比重的,是考生及网友比较关注的,我整理了2022安徽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仅供参考!

一、2022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解析

双奥之城,闪耀世界。两次奥运会,都显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高度,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亲历其中,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

材料围绕“北京:双奥之城”组织信息,从两次奥运比赛成绩到两次奥运举办时的综合国力,多方面呈现体育精神、社会进步、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北京两次举办奥运会是中国人民爱国热情的激扬展示,是******建设伟大成就的体现。试题以表格和数据的形式,直观呈现我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体会奥运精神的深刻内涵,体会奥运会成功举办背后的国家力量和制度优势,将爱国和爱党、爱******高度统一。

写作指导

双奥的举办是我们国家战略层面的成功,也是“四个自信”的成功,尤其是文化自信的成功,2008年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展示的是中国五千年上下文明,2022北京冬奥会的开闭幕式则展示了独特的中国式浪漫、唯美。考生在行文之中一定要把自己融入国家的发展之中,不能单写国家的巨大变化,而是自己在成长中切身体会到的发展变化。国家的发展、跨越包含着个体的发展和跨越,凸显出个人的思考和体会。

二、历年安徽高考作文题目

2021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2020

班级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19

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求04和06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C 2.D 3.(1)吸碳 (2)略施魔法 (3)光合作用

4.(1)安徒生;《海的女儿》

(2)愿上海世博会像我一样,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愿中国小朋友像喜爱我一样喜爱上海世博会;

我来上海世博会,仍然生活在童话之中;

上海世博会为我的故事续写新的篇章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B 6.B 7.C

8.(1)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2)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3)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9.(1)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惜别知音,借酒消愁; 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1)泣涕涟涟 (2)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行百里者 (4)疑义相与析

(5)剑阁峥嵘而崔嵬 (6)不知天上宫阙 又恐琼楼玉宇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3)

11.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12.牛不肯挪动半步的恐惧和溜索时流泪发抖:

(1)侧面表现怒江崃谷的高峻险恶

(2)与“我”“战战兢兢”互相映衬;又与领队及汉子的勇敢无畏形成反衬。

13.(1)“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2)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表现他认真负责,关爱部下.

(3)瞟一眼,问一声:表现他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

(4)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他的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14.深刻意蕴:

(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

(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

(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面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

(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

情感取向:

(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

(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

(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5分)

15.C

16.(1)先由人生乐趣谈起,提出人生乐趣一半来自于感受.

(2)再阐述感受力有强有弱,感受力强,能"处处领略",就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3)最后阐明领略趣味要"静"中得"趣".

17.(1)"静趣"是指心界空灵(或摆脱物界喧嘈),在悠然遐想中获得无穷妙悟.

(2)作者心界空灵,由眼前的苍蝇而悠想,悟得万物平等真谛,泯灭了益虫,害虫的功利观念,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苍蝇的自在情态,由此而获得的情趣正是作者所阐述的“静趣”。

七,作文(70分)

跪求2009年上海高考语文同步试卷(十校联考)答案

://lnyuwen.8bbs.cn/script/forum/view.asp?article_id=34204806&board_id=1281178

2006上海春季高考试卷及答案

阅 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8分)

扇,自古以来为引风纳凉之物。千百年来除使用价值之外,小小的扇中还孕育着中华文化艺术的智慧,凝聚了古今工艺美术的精华,是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扇面的丹青墨宝值得珍藏,扇骨的精工细雕成为艺术。舞台上,演员一扇在手,或进或退,或开或合,瞬息万变,活灵活现。建筑中,“扇”这种独特的艺术造型,还被古典园林的漏窗所吸收,成为移步换景、美不胜收的花墙小景,表现出耐人寻味的文化魅力。

我国的扇具有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目前所发现的最早实物扇应该是楚地出土的春秋、战国时的扇子,有竹扇和羽扇两种。虽然出土的竹扇是2000多年前的遗物,但其制作已相当精良。中国的扇仅从材料而言,就有羽扇、竹扇、纨扇、蒲葵扇等。传统的扇多为圆形,故称“团扇”。

扇面上用书法,据文献记载,以“羲之书扇”流传最早。唐代在扇面上的绘画,已有实物出土,而且在唐代绘画中也有所反映。到了宋代,文人与绘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扇面成为画师创作的天地,加之皇帝对书画扇面的重视,扇面艺术得到飞速发展,臻于顶峰。仅以《宋人画册》中百幅小品为例,其中纨扇面就有60余幅,而且这些扇面,题材广泛,构思精巧,开创了将绘画艺术融于方寸的“小中见大”的新局面,咫尺千里,雄浑壮阔。后来,又有以突出某一局部来代替全景的“边角”之景,如夏硅的《烟岫林居图》。取材中也有小至花鸟画中的野草闲花,昆虫禽鱼,它们纤毫毕现,栩栩如生,如宋徽宗赵佶的《枇杷山鸟图》,运以精心,出以妙笔,具有一种独特的情趣。因此,宋代的扇面,已成为我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的瑰宝。扇面作为绘画的一种形式被继承、发扬、光大,实际上已脱离了扇的实用功能,而创作出艺术化的扇面形状的绘画作品,被历代书画爱好者作为精品珍藏。元、明、清时期,很多画家也热衷于扇面书画,直至今日,扇面书画还受到一些画家的青昧。扇的形式之美,使画面更有锦上添花的效果。我国的扇面艺术作为珍品,不仅为我国各大博物馆,也为世界各著名博物馆所珍藏,总数可达数百件之多。

在宋代,折叠扇从日本和高丽先后传入中国,扇面以纸、绢等制成,并以其新颖、灵巧、轻便受到欢迎。到明代中、晚期风靡一时,效仿四起, 出现了大量以诗、书、画为主体的扇面,另外又涌现出一批制造扇骨与扇面的能工巧匠。于是,折叠扇开始独领风骚,并有取代传统团扇之势。檀香扇是从折叠扇演化而来的,扇骨由檀香木制成。据传,苏州从1920年开始生产檀香扇,第一家作坊叫 “张多记”。檀香扇花色品种繁多,扇面制作精良,扇骨长短宽窄各有区别,工艺要求极为严格。

总之,从扇的发展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小小一扇,凝聚了历代工艺的优秀成果,技艺精湛,异彩纷呈。同时,它又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并且,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发扬光大,也是形成中国扇文化绚丽多彩的原因之一。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是唐代诗人 《秋夕》中的诗句。(2分)

2.根据要求,在下表横线上填人关于扇的合适内容。(3分)

年代 样式 (1)

宋之前 (2) 罗、纨等

自宋起 折叠 (3)

3.以下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6分)

久古典园林的花墙设计因吸收了扇的艺术造型而摇曳多姿,引胜。

B。 目前发现最早的实物扇是从楚地出土的,有羽扇、竹扇、纨扇、蒲葵扇等。

C《枇杷山鸟图》、《烟岫林居图》等扇面意境深远,气势雄浑,有咫尺千里之感。

D.唐代艺术家在扇面书画中善用“边角”之景,产生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

E。明代中晚期,新颖、灵巧、轻便的折叠扇一支独秀,取代了传统团扇。

P.我国的一些扇面,已成为扇面形状的绘画艺术珍品,为中外各大博物馆收藏。

G.越来越多的当代画家投入了扇面艺术的创作,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审美品位。

4.请任选所附的一幅扇图,作一简评。(3分)

5.有人说,现在都用空调、电扇,传统的扇子可以退出生活舞台了。你同意吗?请从两个方面说明理由。(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1题。(20分)

幸福的篮子

(俄)尤?沃兹涅先斯卡娅

有段时间我曾极度痛苦,几乎不能自拔。

一天,我路过一家丰地下室式的菜店,见一美丽无比的妇人正踏着台阶上来——太美了,简直是拉斐尔《圣母像》的再版!我不知不觉放慢了脚步,凝视着她的脸。因为起初我只能看到她的脸。但当她走出来时,我才发现她矮得像个侏儒,而且还驼背。我耷拉下眼皮、快步走开了。我羞愧万分……瓦柳卡,我对自己说,你四肢发育正常,身体健康,长相也不错,怎么能整天这样垂头丧气呢?打起精神来!像刚才那位可怜的人才是真正不幸的人……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个长得像圣母一样的驼背女人。每当我牢骚满腹或者痛苦悲伤的时候,她便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就是这样学会了不让自己自怨自艾。而如何使自己幸福愉快却是从一位老太太那儿学来的。

那次以后,我很快又陷入了烦恼,但这次我知道如何克服这种情绪。于是,我便去夏 日乐园漫步散心。我顺便带了件快要完工的刺绣桌布,免得空手坐在那里无所事事。我穿上一件极简单、朴素的连衣裙,把头发在脑后随便梳了一条大辫子。又不是去参加舞会,只不过去 散散心而已。

来到公园,找个空位子坐下,便飞针走线地绣起花儿来。一边绣,一边告诫自己:“打起精神!平静下来!要知道,你并没有什么不幸。”这样一想,确实平静了许多,于是就准备回家。恰在这时,坐在对面的一个老太太起身朝我走来。

“如果您不急着走的话,”她说,“我可以坐在这儿跟您聊聊吗?”

“当然可以!”

她在我身边坐下,面带微笑地望着我说:“知道吗,我看了您好长时间了,真觉得是一种享受。现在像您这样的可真不多见。”

“什么不多见?’

“您这一切!在现代化的列宁格勒市中心,忽然看到一位梳长辫子的俊秀姑娘,穿一身朴素的白麻布裙子,坐在这儿绣花!简直想象不出这是多么美好的景象!我要把它珍藏在我的幸福之篮里。”

“什么,幸福之篮?”

“这是个秘密!不过我还是想告诉您。您希望自己幸福吗?”

“当然了,谁不愿自己幸福呀。”

“谁都愿意幸福,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怎样才能幸福。我教给您吧,算是对您的奖赏。孩子,幸福并不是成功、运气、甚至爱情。您这么年轻,也许会以为爱就是幸福。不是的。幸福就是那些快乐的时刻,一颗宁静的心对着什么人或什么东西发出的微笑。我坐在椅子上,看到对面一位漂亮姑娘在聚精会神地绣花儿,我的心就向您微笑了。我已把这一时刻记录下来,为了以后一遍遍地回忆。我把它装进我的幸福之篮里了。这样,每当我难过时,我就打开篮子,将里面的珍品细细品味一遍,其中会有个我取名为‘白衣姑娘在夏日乐园刺绣’的时刻。想到它,此情此景便会立即重现,?我就会看到,在深绿的树叶与洁白的雕塑的衬托下,一位姑娘正在聚精会神地绣花。我就会想起阳光透过椴树的枝叶洒在您的衣裙上;您的辫子从椅子后面垂下来,几乎拖到地上;您的凉鞋有点磨脚,您就脱下凉鞋,赤着脚;脚趾头还朝里弯着,因为地面有点凉。我也许还会想起更多,一些此时我还没有想到的细节。”

“太奇妙了!”我惊呼起来,“一只装满幸福时刻的篮子!您一生都在收集幸福吗?”

“自从一位智者教我这样做以后。您知道他,您一定读过他的作品。他就是阿列克桑德拉?格林。我们是老朋友,是他亲口告诉我的。在他写的许多故事中也都能看到这个意思。遗忘生活中丑恶的东西,而把美好的东西永远保留在记忆中。但这样的记忆需经过训练才行。所以我就发明了这个心中的幸福之篮。”

我谢了这位老妇人,朝家走去。路上我开始回忆童年以来的幸福时刻。回到家时,我的幸福之篮里已经有了第一批珍品。

2004年上海春季高考试卷

一、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7题。(19分)

有的人读的书也不算少,如鲁迅所说,他们“从周朝人的文章,一直读到明朝人的文章,非常驳杂,脑子给古今各种马队践踏了一通之后,弄得乱七八糟,但蹄迹当然是有些存留的,这就是所谓有所得”。还有一些“潦倒而至于昏聩的人,凡是好的,他总归得不到”.前者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读书处于一种完全被动的全盘接受状态;后者则存在着“有色眼镜”的偏见,他只能接受那些与他的利益和偏见一致的东西。这样的态度最多只能做书籍的“俘虏”,是无法从中真正得到益处的。

鲁迅强调“自己思索”,不能把自己变成“书橱”;如果“只能看别人的思想艺术”,就无异于“脑子里给别人跑马”,就会导致思想的“硬化”,使读书的效果走向反面。思索并不是一种苦思冥想的内心反省活功,它以社会现实为根据,还必须同时“自己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这也就是联系实际,因此他强调“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这其实就是鲁迅自己读书的态度和方法,他从不盲从书本,而是把书的内容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加以观察和思索。因此他常常能取精用宏,从常见的书籍中得出人们没有看出的精辟的新意。譬如对于《二十四史》他□不像传统学者那样把这些所谓正史视为信史,□不是如五四时期某些人把它看成“相斫书”,“**的家谱”,□是在同野史和杂说的比较中,在同现实中“古已有之”的许多现象的观察中,经过认真的思考,认为只要善于清除历来史官那种“装腔作势”的涂饰,这些史书是写出了“中国的灵魂”的。他说:“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正如通过密叶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见点点的碎影。”所以要从书中获得真正的教益和可靠的知识,就必须能够拨开遮掩月光的密叶,使“碎影”成为普照的清辉。对文学作品也是这样,他既充分地肯定了如《儒林外史》的“秉持公心,指摘时弊”,如《红楼梦》的“正因写实,转成新鲜”的杰出成就,也尖锐地指出了许多旧的掩盖矛盾、粉饰现实的“瞒”和“骗”的实质。他强调要“睁了眼看”,就是细心观察历史和社会的实际,认真思索,看这些文艺作品究竟是否正视和反映了现实和人生。只有这样,才能认识文艺作品的价值并从中获得教益。

从鲁迅的大量杂文中可以看到,他确实把“所读的书活起来”了,因此常常能够揭示要害,看出实质。例如历来被认为是田园诗人的陶渊明,当有的文章宣扬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泯灭一切忧喜”的“静穆”,并且举出陶渊明“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的时候,鲁迅针锋相对地指出:“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而且说明“历来的伟大的作者,是没有一个‘浑身是静穆’的”。陶渊明的集子是有目共睹的普通书籍,鲁迅之所以能够正确理解它的内容实质,并及时对错误论调给以批驳,就因为他与那些关在“象牙之塔”里死读书的学究们对书的态度不同.他在读书的同时,始终把社会实践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在对待书籍的态度上,我们首先应该向鲁迅学习。

1.本文批评了两种错误的读书态度,一种是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2分)

2.文章阐述了鲁迅读书的态度和方法,概括起来就是:________ (2分)

3.文中第二自然段的空格处依次填人的关联词语是(2分)

A.虽 更 但 B.既 也 而

C.若 也 就 D.尚 更 则

4.“拨开遮掩月光的密叶,使‘碎影,成为普照的清辉”,这一比喻中“密叶”的含义是________(2分)

5.鲁迅说陶潜“并非‘浑身是静穆’”。请举出课文中陶潜的一篇作品(篇名或诗句),来说明这一观点。(3分)

6.对本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一自然段中“这样的态度”,指它前面所说的“前者”和“后者”这两种态度。

B.第二自然段的例证既有读史学著作的,又有读文学作品的,体现了举例的典型性

C.第三自然段中运用举例的方法,着重分析了鲁迅杂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D.全文三段文字之间的关系是,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展开阐述。

E.本文不仅引用鲁迅关于读书的言论,而且运用鲁迅读书实践的事例来阐述问题。

F.本文运用了对比说理的方法,将鲁迅的读书态度和方法与某些人作对比。

7.第二自然段中,鲁迅把某些读书不加思索的人称为“书橱”。请你另举出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来形容生活中某些人(或自己)的读书态度或方法(褒贬皆可),并对此说法加以阐述。(50字左右)(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5题。(24分)

想北平

老舍

①设若让我写一本,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让我单摆浮搁的讲一套北平,我没办法。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觉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②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作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的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揭露在外面一些来。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小的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这只有说不出而已。

③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象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象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的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④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虽然"近似"两字要拉扯得很远--不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象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象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______________,以便刺激;在北平,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论说巴黎的布置已比伦敦罗马匀调的多了,可是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

⑥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对于物质上,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此地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爱呀。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至于青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⑦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它没有象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大概把"南"字变个"西"或"北",也没有多少了不得的吧。象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了。

⑧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一九三六年六月十六日

[注]文中说的“北平”是1928年至1949年间对北京的旧称。

://lnyuwen.8bbs.cn/script/forum/view.asp?article_id=34204808&board_id=1281178

2009年上海高考语文同步试卷

一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6分)

色彩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说自然环境的美丽多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财富,那么城市则凝聚了人类自远古以来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城市面貌是地区特征、民族特性和文化传统的直观反映,城市色彩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信息之一。

近年来,色彩作为城市景观中的重要因素,逐渐引起关注。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研究工作围绕这样的主题展开:一个城市是否可能或应该具有特定的色彩基调?什么样的城市色彩基调能够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并反映出城市特有的地方、民族和文化特质?如何从色彩这一设计角度使城市具有统一和谐、美丽宜人的景观,从而给生活于此的人们创造出良好的生存环境?从根本上说,城市色彩的研究对象不是某个个体,而是人们生活于其中的整体城市环境。

“城市色彩”在国内是一个新课题、新领域。以前实用色彩的研究和运用很少涉及城市这一对象,色彩这一论题没有被提升到城市的范围来进行探索。究其原因,一方面或许是由于城市问题所涉及的因素众多,另一方面或许是由于色彩的实际运用是一个缺乏明确标准的问题,诸如“选择什么颜色”或者“喜欢什么颜色”这类问题有着极强的主观性,因此,建立良好的城市色彩景观似乎成了一个难以企及的理想。应该说,正是这种将色彩视为个人喜好的观念,以及城市景观品质意识的匮乏,使城市环境中的色彩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对一个良好的城市景观的形成、保护和发展极为不利。针对城市色彩景观的研究,正是试图以色彩为切入点,从宏观的角度对城市这一复杂的对象展开研究,最终为建立良好的城市色彩景观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

大中型城市,一般情况下都会形成具有功能特征的区域,以此为据可以建立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的一种模式,即以建筑区域在城市中的不同功能角色和性质为出发点,对其进行以区域为单位的建筑及其他重要视觉元素的色彩景观控制。中心商务区往往因集中了城市的高标准建筑而具有城市标志的作用。像上海浦东的陆家嘴金融商贸区,多以高层、超高层的写字楼、酒店或大型综合性建筑群为主,在控制策略上,应以色彩的调和为主。

商业区常常以商业街或商业广场等形式出现,其色彩一般是城市中最为活跃的部分。应该注意的是,针对不同性质的商业区所应取的控制策略是不同的。传统商业街所要传达的文化含量并不亚于其商业性,因此,色彩的处理应慎重,广告招贴和商品陈列应遵从传统方式,避免因色彩面积过大而破坏景观。而一般商业区以商业活动为主要目的,色彩多变、强烈冲击的视觉效果有时也不失为一种特色。但国内很多城市的商业区经常存在广告过多、过于杂乱的通病,相对而言,欧洲城市的商业区则要“安静”得多。

传统地方文化保护区是城市地方历史和传统文化最为集中的体现,是保护地方人文环境和发扬其特色的重点所在,因此需要格外仔细地分析研究和慎重操作。对于确实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性建筑,外立面应以保护性清洗为主,尽量保留其原有的材质和色彩,绝不应盲目翻修粉饰,整旧一新。

城市色彩景观设计的实施可以使城市成为舒适美观的人居环境,但如何正确实施则有赖于对城市色彩的研究和设计。只有尽快将这个研究课题纳入到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总体框架中去,并在研究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条例,才能使城市规划部门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对此进行有力的指导和管理。

1.作为城市面貌的重要信息之一,城市色彩可以反映城市的______________。 (2分)

2.根据文意,对“城市色彩”研究对象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城市的色彩基调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一致

B.城市每处重要建筑的外观色调应如何决定

c.怎样使城市的整体环境色彩调和美丽宜人

D.一个城市是否有可能形成特定的色彩基调

3,作者认为,商业区的色彩景观应如何控制?(3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提到欧洲城市的商业区时用了“安静”一词。请推断“安静”的原因。 (4分)

5.请对文章主要内容作100字左右的摘要。 (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6-12题。(22分)

①世纪之星陨落了,陨落在世纪终结的前夜。她的使命已经完成,她整整燃烧了一百年!她以不竭的热情在自己拥有的一角天空,默默地放射自己的光和热,温暖着、滋润着人们的心灵,教他们如何爱、如何为弱小者和善良者献出心力,既不高调,亦不卑微,一百年不间断,以一以贯之的从容和平淡,燃烧自己,烛照世间。这样的人,在这一百年中,即使不是仅见,恐怕也是极为罕见的。

②冰心是世纪的同龄人,也是世纪的见证人。清王朝覆灭时,她是少年;五四时,她是青年;整个中年时期在离乱和忧患中度过。动荡和苦难,造就了她成熟的人生。饱经忧患的她,极大地延长了中年期。她似乎在向世人昭示,人的生命有多么大的承受力,她坚强地活着,体验那超乎想像的苦难并战胜它,从充满噩梦的昨日,直至舒展开放的今日。

③在冰心的文学世界里,大海和母亲是支持这个世界全部丰富性的两个基本意象。母亲的意象,是包容在大海这个大的意象之中的。冰心曾在诗中向造物者祈求,倘若生命中只有一次“极乐的片刻”,那么,她的愿望便是:“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春水》)

④在冰心的诗中,我、母亲、大海是三位一体的。人类各式各样的爱中,母爱最纯真、也最伟大。母亲对儿女之爱无须特意表现,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的。子女对于母亲之爱的怀想与礼赞也如此。这是排斥了一切势利考虑之后的无私、无邪、无欲的高贵情感。冰心从母爱出发,推己及人,以一片婉转女儿心,传达出人间的万种柔情。

⑤大海博大涵容,它的宽广胸襟可以装下世间一切的苦厄、欢愉和忧思。它静如明镜,动有狂澜。在它碧波万顷的宁静中,包蕴着震天撼地的伟力。它的也是内蕴的,却夜以继日地起伏涌动,若人的生命之树常青!诚然,这位昔日的南国闺秀,有着一颗晶莹柔婉的女儿心,对母亲、对兄弟、对友人、对弱者;而大海的博大、雄健、恒久,却从另一面衬托了这位世纪老人的高远和伟大。

⑥在文学经历上,冰心是五四新文学的同龄人。她说过,是五四运动那“强烈的时代思潮把我卷出了狭小的家庭和教会学校的门槛,使我由模糊而慢慢地看出了在我周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中的种种问题。这里面有血有泪,有凌辱和呻吟,压迫和呼唤”。冰心称这股的思潮是“电光后的一声惊雷”,把她“震”上了写作的道路。她的创作活动始于1919年,一直延伸到世纪末。五四运动中涌现了一批狂飙突进的猛将,如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他们是登高一呼从者如云的英雄式的人物。冰心不是这类英雄式的人物,她更“平常”,但她响应和参与了这种英雄业绩的创造和建设。她和“五四”一代人有着共同的性格,那就是反抗和批判。他们同样是新时代和新潮流的推动者,共同完成了中国20世纪伟大的精神革命。伟大的五四精神突出地表现在对于旧文化和旧礼教的抗争,但“五四”并非一味地“破坏”,它有鲜明的建设精神;“五四”也井非一味地“激烈”,它的本质是温情和人性的”这些本质在那些猛将身上,是隐藏着和潜伏着的,而在另一类“非猛将”如冰心这样的人身上,则成为一种非常明显确定的品质。

⑦这是最丰富和最有创造力的一代人。在这个让人景仰的队伍中,走着我们的冰心先生。她是最先觉悟的那些女性中的一位。中西、古今文化的交汇和融合,在她那里造出了奇迹。她的创作服膺于“为人生”的理想;她发起和倡导了中国新诗史上的“小诗运动”;她用通讯的方式写散文,她的《寄小读者》开辟了散文的新天地;她还是儿童文学热情的支持者和实践者。

⑧冰心毕生都在这样辛勤地创造着,直到生命的晚景,都没有放下手中的笔,而且愈到后来,性格中潜藏的刚烈之气愈为显扬。她正气凛然,疾恶如仇,所作短文如《万般皆上品》、《无士则如何》等,竟有匕首般的犀利!

⑨斗转星移,岁月不居,冰心走完她的百年人生长途,离我们远去了。但她在我们的心目中始终是一颗不倦地燃烧着的星。这颗星已燃烧了一百年!她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值得整个民族永远珍惜。

6,课文中涉及到得五四得重要人物有___________(除本文提及外)。(1分)

7,作者认为冰心是“世纪的见证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2分)

8,五四运动中的“猛将”与“非猛将”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3分)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 (6分)

A.依照作者思路,全文可分为四个层次,其中第⑥段应归为第二层次。

B.第③段中引用了《春水》的话是为了阐明冰心对母爱的强烈渴望。

C.冰心文学世界中的两个基本意象都表现了关爱众生的人间柔情。

D.本文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冰心的崇敬之情。

E.本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词藻华丽,读来让人感动不已,深受启迪。

F.冰心晚年笔耕不辍,创作风格愈加刚烈犀利,显示了疾恶如仇的性格。

10.依照文意,概括冰心在文学创作上的主要成就。(3分)

11.五四运动对冰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分)

12.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加以评析。(4分)

(三) 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 (任选5空)。(5分)

13.(1)曲终收拔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2)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3)___________,朝露待日睎。(汉乐府《长歌行》)

(4)___________,洛阳盛衰之候也。(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

(5)___________,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6)世事洞明皆学问,___________。(曹雪芹《红楼梦》)

(7)仓禀实而知礼节,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四) 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第14-16题。(8分)

[黄钟] 人月圆 张可久

山中书事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14.“黄钟“是这首小令的曲调,“人月圆”是___________。(1分)

15.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作品语言委婉,结构严谨,虚实结合,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

B.首句以历史盛衰来表达作者对历代王朝的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感慨。

C.“孔林”、“吴宫”、“楚庙”三句意在赞颂儒家圣贤与英雄豪杰。

D.末尾紧扣“山中何事”的疑问作答,描摹了酿酒饮茶的舒适生活。

16.“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五)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白少傅居易,文章冠世,不跻大位。先是,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李太尉德裕同分司东都。禹锡谒于德裕曰:“近曾得白居易文集否?” 德裕曰:“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今日为吾子览之。”及取看,盈其箱笥,没于尘坌。既启之而复卷之,谓禹锡曰:“吾于此人,不足久矣。其文章精绝,何必览焉。但恐回吾之心,所以不欲观览。”其见抑也如此。衣冠之士,并皆忌之,咸曰:“有学士才,非宰臣器。”识者于其答制中见经纶之用,为时所排,比贾谊在汉文之朝,不为卿相知。人皆惜之。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

(1)文章冠世 ( ) (2)不跻大位 ( )

(3)盈其箱笥 ( ) (4)为时所排 ( )

18.下列句子加点词不存在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2分)

A.刘禹锡大和中为宾客时 B.所以不欲观览

C.衣冠之士 D.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吾于此人,不足久矣

(2)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

20.从刘禹锡、李德裕德对话中,可以看出刘的意图是___________,李的态度是___________。(2分)

21.文中为什么要将白居易与贾谊相比?请联系全文加以说明。(3分)

(六) 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半野园者,故相国陈公说岩先生之别墅也。相国既没,距今十有余年,园已废为他室。而其中花木之荟萃,足以娱目;栏槛之回曲,足以却暑雨而生清风;楼阁之高迥,足以挹西山之爽气,如相国在时也。

庚戌之春,余友杭君大宗来京师,寓居其中。余数过从杭君,因以识半野园之概。而是时,杭君之乡人有陈君者,亦寓居于此。已而陈君将之官粤西,顾不能忘情于此园,令工画者为图,而介杭君请余文以为之记。

夫天下之山水,攒蹙累积于东南,而京师车马尘嚣,客游者往往萦纡郁闷,不能无故土之感。陈君家杭州,西子湖之胜甲于天下。舍之而来京师,宜其有不屑于是园者;而低徊留连之至不忍以去,则陈君于为官,其必有异于俗吏之为之已。虽然,士当贫贱,居陋巷,瓮牑绳枢自足也;间至富贵之家,见楼阁栏槛花木之美,心悦而慕之。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朘(juān 剥削)民之生而不顾,此何异攻摽劫夺之为者乎?然则,陈君其慕为相国之业而无慕乎其为国,可也!

22.本文第一、二段分别叙述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分)

2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得一项是 (3分)

A.半野园自相国逝世后即遭废弃,早已不复昔日胜景。

B.陈君久居京师,日久天长,内心烦闷,想返回故乡。

C.本文是陈君通过杭君的介绍,邀请作者特意撰写的。

D.陈君在粤西做官时和其他平庸官吏的表现并不相同。

24.作者规劝陈君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

25.这是一篇讽喻文章,它在写作上的特点是□□□□。(2分)

26.你对文中“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朘民之生而不顾,此何异攻摽劫夺之为者乎?”这句话的思想意义有何评价?(3分)

二 70分

27.作文

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

(2)不要写成诗歌。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上海 语文试卷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一 80分

(一)(16分)

1.(2分)地区、民族和文化特征

2.(2分)B

3.(3分)(1)传统商业街应体现人文特色,色彩面积不能过大(2)一般商业区可以色彩多变,形成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

4.(4分)主管部门的严格管理(2分) 当地市民较高的城市色彩意识(2分)等等(如答“广告的适度和有序”给1分)

5.(5分)例:“城市色彩”研究在国内是新课题。它试图以色彩为切入点,从宏观角度为建立良好的城市色彩景观提供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应研究各功能区域所体现的特点,并对其色彩加以控制,最终使城市成为美观舒适的人居环境。

摘要应对以下要点的具体内容略作说明: (1)课题性质(1分)(2)研究内容(2分)(3)控制城市色彩的依据(2分) (4)研究目的(1分)(给足5分为止)

(二)(22分)

6.(1分)如:李大钊、茅盾、叶圣陶、朱自清、郭沫若、郁达夫等

7.(2分)冰心经历了整个世纪的重大

8.(3分)都具有反抗和批判精神(1分),都参与创造和建设(1分),都具有温情和人性(1分)

9.(6分)D(3分)F(3分)

10.(3分)倡导中国新诗史上的“小诗运动”;开辟了散文的新天地;儿童文学上的成就;晚年创作的影响。(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三点给3分)

11.(3分)使冰心走出狭小的家庭,成为有觉悟的新女性;让冰心从此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

12.(4分)首尾呼应,末段是首段的延伸和升华;感情真挚,集中抒发作者对冰心的崇敬之情;以诗意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冰心对后代的影响和作用。(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4分)

(三)(5分)

13.(5分)(1)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2)飞鸟相与还(3)青青园中葵(4)园圃之废兴(5)盈盈一水间(6)人情练达即文章(7)衣食足而知荣辱(写对一空给1分)

(四)(8分)

14.(1分)曲牌

15.(3分)B

16.(4分)“倦”字既概括了作者饱尝人间世态炎凉之苦(2分),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2分)。

(五)(17分)

17.(4分)(1)居于首位(1分)(2)晋升(1分)(3)装满(1分)(4)排挤(1分)

18.(2分)B

19.(6分)(1)我对于这个人,不满意已经有很长时间了(2分)(大意连贯1分;“不足”1分)

(2)(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没有读过(4分)

(大意连贯、省略部分补全,2分;“累”1分;“披”1分)

20.(2分)向李德裕推荐白居易(1分)委婉拒绝(1分)

21.(3分)文中将两人相比,是为了强调白居易和贾谊一样,虽然才能出众,却因遭人贬抑,未能充分施展其才能。

(六)(12分)

22.(2分)半野园的概况(1分)文章写作缘由(1分)

23.(3分)C

24.(2分)希望陈君能够像陈相国那样,努力建功立业,而不要一味贪恋富贵生活。

25.(2分)如:委婉含蓄、借题发挥等

26.(3分)应有辩证认识:不要置民生于不顾,这在当时和现在都有积极意义;“得志”的“志”从历史的角度讲,有一定的局限性。(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

二70分

27.评分标准

一类卷(63-70分)基准分67分

能准确把握题意,立意深刻,选材恰当,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新意,有文。

二类卷(52-62分)基准分57分

符合题意,立意较深刻,选材较恰当,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39-51分)基准分45分

基本符合题意,立意—般,选材尚恰当,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四类卷(21-38分)基准分29分

偏离题意,立意或选材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单薄,结构不够完整,语言欠通顺,语病较多。

五类卷(20分以下)符合以下一项即为五类:

(1)脱离题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说明:

(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满3个扣1分,至多扣5分。(3)标点错误多,酌情扣分。(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l—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