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是教育大省,为何高考分制与其他省份不同?

2.填报志愿的规定

3.王本中:山东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对普通高中的启示

4.浙江七选三从哪一年开始

5.浙江高考改革会不会造成物理的尴尬

6.严铁军:山东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承上启下 亮点纷呈

高考改革试点方案,高考改革试点方案解读

最明显的不同肯定是考试科目的组合不同。与传统文理分科相比,选择也比较丰富还有多样性。

选择的科目组合不同。

窜逃文理分科,文科生语数英、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生语数英、物理、化学还有生物。就是固定的两套,而且文理思想或者说界限比较明显。

而“3+2+1”模式就是,语数英,历史或物理,然后再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四选二。语数英,物理或者历史按原始分计入成绩,四选二的按等级赋分。

就可以很明显的看出,“3+1+2”模式的选择更多了,你可以避开自己不擅长的科目。(内心os:好想晚生几年,这样就不会被物理折磨了。)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爱好、兴趣、特长还有报考学校或者专业的报考要求,在12种组合里自主选择,考生的选择面更广了。

还有政策的导向不同。

“3+1+2”模式就是希望学生们可以全面发展,不只是按文理硬生生的分。所谓的,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培养高校专业选材所需的学生。

还有考试的内容也不同。

“3+1+2”模式下,语文、数学还有英语这三个科目,没有因为文理而产生的难度系数不同,就是全都考一样的试卷。内容和难度都一样。

其实,区别就是数学上的组合方式多了,12种组合,各种款式,任君选择。

然后,就可以擅长什么,喜欢什么就选什么。至少在本就枯燥的学习中可以选自己喜欢的。

江苏是教育大省,为何高考分制与其他省份不同?

1、教育部今年将出台“高考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

2、教育部方案出台之后,各省会出试点方案,试点方案不是全都省份都试点,试点省份有两个条件,第一,省份自愿;第二,具备改革条件。对有意愿、有条件的省份会选择试点。试点办法出台之后,对试点省的进校高中生开始实施。

3、浙江省是否可以试点,还要看教育部的意见。高考改革后会减少全国统一高考的科目,只考数学、语文,不分文理科,所有考生考卷都一样,外语考试属于高考科目,但会利用社会化考试方式,一年两考。其它科目参加学业水平考试。

填报志愿的规定

因为江苏省位于发达的沿海地区,是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进行高考改革的,其高考的具体方法是根据《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来改革的。

江苏高考的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使用全国卷。选择性考试科目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生根据高校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2门,考试成绩计入考生总分,作为统一高考招生录取的依据。

扩展资料:

江苏省高考总分值设置为750分。考生总分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

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以每门150分计入总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考试30分。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均为100分。物理、历史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其余科目以等级分计入总分,等级赋分转换办法另行公布。

江苏省——江苏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王本中:山东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对普通高中的启示

法律分析:2019年4月23日,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发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8省市均将试行“3+1+2”高考新模式,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法律依据:《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第一条 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第二条 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提前向社会公布。

第三条 开展改革试点。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选择有条件的省(市)开展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及时调整充实、总结完善试点经验,切实通过综合改革,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试点要为其他省(区、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据。

浙江七选三从哪一年开始

王本中:山东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对普通高中的启示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成员 王本中

山东省人民办公厅制定的《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系根据《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等文件要求,在教育部指导帮助下,积极借鉴先行试点省市经验,充分调研、反复论证,研究制定的,2017年启动高考招生综合改革试点,2020年整体实施。

鉴于我曾参与该“试点方案”的调研和论证,现就“试点方案”对普通高中发展与改革启示谈几点看法。

1.“试点方案”关于“总体目标”的四个有利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有新意。新就新在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放在突出的位置,而不将“科学选拔人才”放在首位,充分体现了中、小学教育之本。只有学生健康成长,才是他们成人、成功、成才之根本。长期以来,教育被“肤浅的公平观”所,乃至造成“唯分论”的错误的公平观。教育起点的公平是“有教无类”,教育过程的公平是“因材施教”,教育结果的公平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教育综合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树立全面发展观点,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成才的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教学、教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试点方案”突出“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对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有重大促进作用。

将“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列入“试点方案”的“总体目标”框架中意义深远。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是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不尊重人才成长规律、不尊重教育规律的教育改革与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人才辈出的人才强国战略的实现就是一句空话。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促进学生“爱学、会学”,养成“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前提。

2.“坚持基础性,突出选择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不仅仅是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必然要求,更是对“普通高中”基本定位的阐述。高中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能力,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高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高中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育人价值的基本反映。“试点方案”在主要任务中进一步明确“坚持基础性、突出选择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以画龙点睛之笔,更准确地描述了高中教育的现代特征,对高中教育的综合改革具有指导意义,对高中校长提升教育教学改革领导力有积极作用。

3.“试点方案”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考试和等级考试,明确规定:合格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及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等级考试成绩纳入夏季高考招生录取。学生所选等级考试科目的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成绩必须达到合格,不合格者不得作为等级考试科目,合格考试每学年组织2次。学生在校期间如有未达到要求的合格考试科目,允许在离校二年内继续参加合格考试。这一规定既保证了对高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底线要求,又有灵活的弹性安排,有利于有特长的学生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克服盲目追求“科科优”的所谓全优式的完美教育。

4.“试点方案”在两依据:统一考试(数、语、外)及等级考试的赋分方式上有重要突破。

根据“试点方案”,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每科卷面分值均为100分,等级考试的等级计分方法,将参加每个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按照转换规则转换为等级分数,通过对考试成绩的等级分转换,使不同等级考试科目间的考试成绩可比,同时每门等级考试科目内的学业成绩排名顺序不变。

按照这一转换规则,使按照六科总分为依据的招生录取更为科学,避免了等级考试分数赋值及转换中的可能的误差(高等级学生误入低等级,低等级误入高等级)。

5.“试点方案”对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的规范可操作性强,可信度高,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大学招生的使用。

这一评价制度明确了评价内容: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规定了严格的评价程序。这一规定具有简明的操作性,学生、教师、学校、省级职责清晰,为大学对评价结果的运用提供了真实、可信、易用的依据,对将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作为高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自主招生的重要依据奠定了基础,从而在制度上保证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为保障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平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性条件。

“试点方案”对招生办法规定为三类:1.统一考试招生;2.自主招生,旨在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3.综合评价招生,即在中央部属和办学水平较高的省级本科高校开展综合评价招生政策,探索高校多元录取模式,促进高校科学选拔人才。

“试点方案”的统一考试、自主及综合评价三种招生制度,在招生录取制度的改革中迈出了一大步,对落实“考、招分离”意义重大。

山东“试点方案”中的五点突破,加之在化解城镇中小学“大班额”的重大措施:1.完善学校建设规划,确保教育设施配套建设;2.保障学校建设用地优先安排;3.足额均衡配置师资,及时调整教师编制,优先保障新建中小学机构编制需要,设立临时周转编制专户,促进教师交流轮岗;4.加大投入力度,保证财政投入,2015-2017年省财政安排以资代补资金20亿元以上,各市、县落实投资主体责任,保障解决大班额问题资金需求,并强化金融扶持,消除大班额的硬措施,充分体现了责任到位,推进管、办、评分离措施有力。加之山东在推进素质教育的长期积淀,又是第一批(于2004年开始)开展高中课程改革的四省份(山东、广东、海南、宁夏)之一,在开展选修课、综合实践类型的活动、涉及中考改革等方面有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为高中校长进一步推行高考改革试点方案创造了深厚的基础性条件。山东“试点方案”的五大特点,又有明显的“突破与创新”意义,在广大一线校长、教师的实践中必然会对构建中国特色“招生考试制度”作出贡献。

浙江高考改革会不会造成物理的尴尬

浙江省七选三从2017年开始。2017年高考新方案,浙江是唯一用“7选3”模式的省份。是全国第一批实行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省市,七选三即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和技术7门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自己的选考科目。

严铁军:山东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承上启下 亮点纷呈

不会,?你上大学 或者 报相关理工专业会对你物理学等第做出强制要求 。

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实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高效和灵活多样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二)工作原则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改革着力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加强宏观管理,健全社会监督机制,确保高校考试招生公平公正。

二、基本内容

全面深化统一高考招生改革,进一步完善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改革,加快建立多类型、多元化考试招生制度。

(一)统一高考招生

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高中学考)相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1.科目与分值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外语分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选考科目: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

2.考试

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突出能力立意。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数学考试于每年6月进行。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1次成绩。

3.录取

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分专业类或专业确定选考科目范围,但至多不超过3门,并在招生2年前向社会公布;考生选考科目只需1门在高校选考科目范围之内,就能报考该专业(类)。高校没有确定选考科目范围的,考生在报考时无科目限制。

高校可对考生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提出要求,作为录取参考。

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

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填报志愿与投档按考生成绩分段进行。

(二)高职提前招生

实行考生自主报考。普通高中学生以高中学考成绩为基本依据,中职学生以全省统一组织的职业技能考试成绩为基本依据。

高校根据有关规定确定报考条件、选拔评价办法和录取规则,并在招生章程中公布。高校对考生文化素质和职业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考生可报考多所高校,并可同时被多所高校拟录取,考生选择确认1所录取高校。已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其他考试招生。

(三)单独考试招生

高职院校面向中职学校包括中专学校、技工学校招生,实行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相结合,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探索把试点范围有扩大到普通高校应用型本科专业。

1.科目与分值

文化考试科目:语文、数学2门,单独命题、单独考试。拟报考有外语要求的学校、专业的考生,可选择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一级(PETS-1)考试。

职业技能考试:分17个大类,全省统一组织,分点实施。学生可自主选报1—2个类别。考试每年组织1次。同类考试允许学生至多参加2次,成绩2年有效。

语文、数学每门满分150分,职业技能满分300分,均以原始分记入考生总成绩。外语不记入总成绩。总成绩满分600分。

2.录取

高校分专业类或专业确定文化和职业技能考试成绩要求,也可提出外语成绩以及其他要求,并在招生章程中公布。

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

录取不分批次,按考生总成绩,分大类实行专业平行投档。

(四)“三位一体”招生

高校依据考生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按比例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高校确定报考条件、综合素质测试内容和实施办法、综合成绩合成比例、录取规则等,在招生章程中公布。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综合成绩的50%。

考生自主向相关高校报名,参加高校的综合素质测试,并按规定参加高考。

高校组织专家组,根据考生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等材料,进行初次遴选;按照随机匹配、相互制约、全程录像、公平公正的要求,组织综合素质测试,进行再次遴选;按照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三、保障措施

按照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原则,稳步实施各项改革。2014年启动职业技能考试,2015年10月开始实施选考科目多次考试,2016年10月开始实施外语科目多次考试,2017年开始全面实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

(一)加强宏观管理

各级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转变管理观念,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能力。认真制定综合改革试点的各项细则,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基础教育评估体系、督导制度,引导中小学校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明确高校与在考试招生中的权责关系,在发挥高校招生评价选拔主体作用的同时,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健全各级各类考试招生机构,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提高统一高考、高中学考、职业技能考试和高校综合素质测试的科学化水平。

(二)保障招生公平公正

完善考试安全体系,加强标准化考点建设,强化部门协作机制,切实维护公平、有序、高效的考试秩序。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落实公开责任,及时公开招生政策、高校招生资格、招生章程、招生、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违规及处理结果、录取新生复查结果等信息。高校综合素质测试要建立健全各部门相互制约、考评人员与考生随机匹配、纪检监察部门全面监督的机制,严格落实公开公示、涉密工作严格保密、利益相关人员回避、全程监控录像等制度,确保测试公平公正。

(三)加强宣传咨询指导

加强对各项政策、规定和要求的宣传解读,凝聚改革共识,营造良好氛围。加强中学生学业规划指导,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能力。创新咨询服务形式,提高咨询服务质量。加强对考生、教师及工作人员的诚信教育和管理,健全个人、学校考试招生诚信档案,积极营造诚信考试、公正选才的良好环境。

严铁军:山东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承上启下 亮点纷呈

肥城市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严铁军

期盼已久的《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3月27日终于发布了,这与我个人的期待晚了几个月,想其原因,应该是与政策的对上争取、《方案》在全国考试招生综合改革中承上启下的引领任务、对《方案》各方意见的统一和面对生源大省的复杂情况的稳妥慎重等都有关系。迟迟不公布《方案》,真有点担心部分学校2017级课程安排,应对不当会带来许多负面的问题。令人放心的是,等级考的时间安排到了2020年六月初夏季高考之后,这样高中学校2017级的课程安排会从容得多了。从现已发布的《方案》分析,可以说“亮点纷呈”。

一、《方案》发挥了在全国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以下简称新高考改革)中省级层面承上启下的引领示范作用。新高考改革开始启动,浙沪两省市先行试点边试边改,在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引领“多样化选择性”教育等方面做了积极大胆的改革和尝试,为后续改革的省市提供给了宝贵经验。第二批参与新高考改革的省市只有山东、海南、北京、天津四个省市,而在这四个省市中山东作为生源大省,无论是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还是各类生源分布情况,都比海南、北京、天津更为复杂多样,山东《方案》无疑承担了继承、改革、发展、示范的重要任务。从山东发布的《方案》看,山东《方案》在对第一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的继承和发展上积极有效,山东改革的过程延长了,坡度变小了,改革思路更加稳妥,符合了山东教育生源基数庞大、经济发展差别较大、教育竞争较为激烈、改革不慎引发不稳定因素较多的现状。山东《方案》着力解决改革中发现的问题,可以说山东《方案》对第三批第四批参与新高考改革的省市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堪称新高考改革方案的2.0版。

二、抛开春季高考看,《方案》继承了浙沪两省市的宝贵经验。在学科选择性方面实行了等级考和合格考,等级考实行了六选三;实行了等级考的分级赋分、折算计分的办法;实行了两依据一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考录取的一部分;实行了外语考试分两次进行,听力部分成绩二选一;推动和深化了三位一体招生,等等。

三、《方案》着眼于问题导向,致力于规避和解决问题,使得《方案》更符合山东实际。1.《方案》中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实行了合格考和等级考,合格考覆盖了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考试内容仅仅是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而且难度较小,考试独立进行每学年组织两次,只有合格、不合格两个等次,合格考成绩合格后学生可以更加安心准备等级考和高考科目的学习,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负担。

2.《方案》中等级考实行了六选三,学生选科的`组合方式有20种,方便了高中学校的课程摆布,选课走班的复杂性降低。每年组织一次等级考且安排在6月份夏季高考之后进行,使得高中学校在等级考和统一高考学科课程安排上减少了学科学习时间上大的波动;也规避了两次考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压力以及等级赋分、折算计入办法引发的优秀学生的“占位考”。

3.等级考赋分办法在100分中取80分按照A(3%)、B+(7%)、B(16%)、C+(24%)、C(24%)、D+(16%)、D(7%)、E(3%)划分为八个等级,每个等级赋分区间为10分,分别为91-100、81-90、……21-30,这种等级分布和每个等级占10分的策略,基于山东省历届高考成绩分布大数据的支撑,让3%的同学去分配91-100的分数而不是平均10%的同学,这样优秀学生优势更大,体现了对学生学科“长板”的重视,符合新高考改革的基本要求,成为《方案》的一个突出亮点。

4.为了更细致体现学生在全省同学中的学科水平和本学科水平成绩在招录总分中的公平占比和贡献,等级赋分还实行了原始成绩向等级成绩的转换,即将原始成绩在相应比例区间的位置比等价为相应级次10分区间的位置比对应的位置分数,并进行了四舍五入取整计入录取总成绩。这实际是对于进入相应等级区间的学生成绩进行了转换成绩的排序,并让这一成绩影响到录取总成绩,由于这一成绩的运作区间是1分,这样就大大弱化了原始成绩相差1分,但转换成等级分数后可能相差三分现象。《方案》可以说在等级赋分办法上大大减少了原始成绩向等级成绩转换中分数的变形程度问题,由此进一步解决了学生的“学科水平”对于招录总成绩的贡献问题,从而进一步体现了“比较”上的公平。当然,等级赋分、折算计入办法、分值临界点问题无法规避,极少部分人会,所选三门都的可能性也会有概率的正态分布,而且会有所抵消,所以,这一点已经瑕不掩瑜。

总体看来,山东《方案》是一个“积极稳妥”的改革方案,上级在审批这一方案时也是取了更加灵活的支持态度,在充分借鉴浙沪两省市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允许山东的新高考改革取缓步推进的策略。可能有舆论会认为方案较为“保守一点”,但对于山东新高考改革在全国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中所处的承上启下的阶段和所应当起到的试点的任务和作用,“保守一点”应当是必需的,相信对于有过改革体验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是能够理解这一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