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高考畅想”方案》2009年整的,感觉跟前几年高考挺像

2.大家对高考怎么评价

3.高考考生评语

《新高考畅想”方案》2009年整的,感觉跟前几年高考挺像

高考推迟的利与弊-高考推迟见解

?

“新 高 考 畅 想” 方 案

?

?

?

恢复高考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无数人才,为新中国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凡事都是利弊相生,“一考定终身”“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实践能力”等等弊端随时间推移愈显突出,甚至有学者将高考称为“制约人才培养的最大障碍”。高考要改!但是怎么改?本人也不自量,利用暑假时间,畅想一番,供娱乐。

?

一、?总体思想

高考弊端的症结集中在“筛选”“应试”和“一考”。因此,本设想的出发点就是:

1、 变筛选为衡量(水平考试)。 通过设置若干个等级,以不同水平等级考试来衡量学生的真实水平,将考试变为展示学生能力的舞台。

2、 变“一考为多考” 。每年每个等级设两次考试,学生可重复参加同一等级的考试。

3、 变“纯应试”为“应试基础上求素质”。 在招生时,将国家调控和学校自主相结合。教育部规定部属、省属、市属高校在各科目成绩水平的整体要求,如规定部属大学招生所有必考成绩必须达到4级或5级,学生在基本要求达标的基础上向意愿高校报名,高校根据自身预先公示并经教育部同意的招生考核方案自主招生。

4、 逐级考试和免考相结合。 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以难度、知识面等要求严格设定每个等级的区分度,学生须通过第一等级的考试才能参加下一等级的测试;同时,假如学生在上一等级(从2级开始)的考试中表现优异(建议85分以上即可),可直接进入下下一等级的考试。

5、 必要成绩和自选成绩相结合。 语文(全国汉语语言水平测试)数学(全国数学能力水平测试)和英语(全国英语等级水平测试)为高校招生所有专业的必须成绩。除语、数、外,其它科目考试以会考形式进行,根据分数、比率划分A、B、C、D、E五个等级。自选成绩指学生从其它科目中选择两个科目的成绩作为高考成绩,其中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技术四门中选择一门,所选成绩必须为与学生所报专业的对应学科或临近学科。

6、“考录分离”。 学生考出相应的等级,只是具备了报考相应高校的知识水平,能否真正被高校录取,还需要通过高校的考核。

7、整合和规范。 当前各类考试烦多,初中毕业会考、高中毕业会考、高考、自考、成人考、大学英语等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等。可以统一要求,将这些考试进行整合,如设置全国汉语语言水平测试,分层各个层次,从初中毕业至研究生入学考试,都按照此层次要求进行,形成统一的规范和逐步递进的培养目标。同时,整合成人高考和自考,将它们融入到这个体系当中。

?

二、?考试科目及报考

 (一) 必要成绩

1、全国汉语语言水平测试(其中2-6级作为高校招生选择条件)

1级: 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具有初步运用毛笔书写楷书与行书的能力,具有初步书法欣赏之能力。

(初中毕业必须通过此级考试)

2级: 初步具有适应生活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具备初步的思考能力、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自我表达能力。能较好运用毛笔书写楷书与行书,具有一定书法欣赏之能力。

(高中毕业必须通过此级考试,大学招生的初步要求)

3级: 具备较好的字、词、句、段、语法、修辞、文体等方面的语文知识,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知识,能熟练使用工具书和参考书,能独立辨析、推敲字、词、段、篇。

4级: 系统学习和了解国内外文学名著,能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作家的思想感情,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具备丰富的审美感情,具备一定的联想、想象和推理能力,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具有较为广泛的阅读面,有一定的文学积累,具有欣赏文学作品之兴趣与能力。

5级: 具有一定的思维创造能力,较好的讨论和交流能力,明了语文学科特质,具有较好的写作能力和一定的写作技巧,具有较高的欣赏水平和文学鉴赏能力,熟悉古诗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各类文学题材。

(中文专科毕业须通过此考试)

6级: 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文化,初步掌握语文学科研究的相关理论与基本知识,具有从事语文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具备科学研究精神,能够辩证的看待文学作品,能够针对文学作品或文学现在展开针对性的批判或评价,能够有自身的见解和观点,基本掌握各类现代应用文的写作。

(中文本科及相关专业毕业必须通过此测试)

7级: 具有积极进取的态度和高瞻远瞩的胸襟,具有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具有文人所具备的人格特征,深入领会传统文化的精华,深入明了中国文学及学术思想的流变,具备独立钻研古籍的能力,具备写作文言文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现代文体。

(中文及相关专业研究生录取必须通过此测试)

2、全国数学能力水平测试 (其中2-6级作为高校招生选择条件)

根据学科内容、难度、学习要求划分7个等次,将初中毕业水平、高中毕业水平、高考不同层次需要水平、本科专业毕业要求水平和研究生入学要求水平等,都囊括在内。由于专业不熟悉,不能列举。

?

3、全国英语等级水平测试 (其中2-6级作为高校招生选择条件)

结合当前的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将对社会人群英语水平的要求和学校的教育要求衔接起来,将英语高考、会考、大学英语等级考试、英语专业等级考试等全整合在一起,互通互用,减少社会对级别所代表能力上的误解,达成一致认识。如:

1级: 如PETS所要求的“英语基本符合诸如出租车司机、宾馆行李员、门卫、交通警等工作,以及同层次其他工作在对外交往中的基本需要”。(同时将此作为:初中毕业英语水平要求)

2级: 社会人群要求略(高中毕业英语水平要求,高校招生初步要求)

3级: 社会人群要求略

4级: 社会人群要求略

5级: 社会人群要求略(专科英语专业毕业要求)

6级: 社会人群要求略(本科非英语专业毕业要求,相当于当前大学四级)

7级: 社会人群要求略(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要求,非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要求)

?

4、报考条件及资格

(1)什么时候开始考:

学生自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通过语文、数学、英语的1级考试,取得毕业资格后,即可参加高考相关科目的2级考试。

(2)怎么算毕业:

凡语、数、外通过2级考试,其它科目会考合格(7门科目全部D级以上且4门C级以上),取得高中毕业所需学分即可毕业。

(3)最高能考几级:

对参考的最高等级没有限定,学生经高中教师的教育或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逐级考试或者获取免考资格,可一直考下去,直至最高等级7级。

?

5、免考条件

从2级开始,凡在现等级水平的考核中,分数达到85分(百分制或总人数的前10%)以上的,免考下一等级。

?

(二)自选成绩

1、自选成绩科目: 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共7门;

2、考试形式: 以会考形式进行,7门都进行会考,每年设置两次考试,上半年3门学科,下半年4门学科(不重叠),每一位高中生在高中阶段最多可以参加同一科目考试的次数为2次。

3、成绩处理: 实行等级计分,分为5个等级,用A、B、C、D、E表示。各科满分100分,100分~90分为A级,89分~75分为B级,74分~60分为C级,59~45分为D级,44分以下为E级。

4、成绩选择: 每个科目的两次会考成绩都有效。学生自行选择其中两门成绩作为高考成绩。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中选择一门,所选成绩必须为与学生所报专业的对应学科或临近学科。艺术类、体育类考生选择与普通生一致,在等第上降低要求。

 

三、?考试安排及成绩处理

1、次数及时间安排

(1)次数: 1级考试每年设置一次,初二就可以参加考试,每个学生初二、初三两次机会;

2、3、4、5级每年设置两次考试;

6级为本科毕业专业考试,学生在大学期间内完成此测试即可,不设年段要求,每年设置一次;

7级考试放在12月份,跟当前研究生入学测试时间大致临近。

(2)时间: 每年设置4个考试月,间隔3个月。具体如下表:

3月 6月 ? 9月 ?12月

2级、4级、1级 3级、5级、6级 ? 2级、4级 3级、5级、7级

(3)高中7门科目的会考由省命卷,上半年3门科目,下半年4门科目,高一至高三学生都可参考,每位学生同一科目限报两次。实施途径按现有会考的途径。

2、试卷批改

1级考试试卷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2级考试试卷批改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3级至5级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6级和7级按现行渠道组织改卷(本人不知晓大学四、六级和研究生试卷的批改渠道)。

3、成绩处理

单门学科的总分根据学龄段和学科特点的需要设置,在审核免考资格时折算成百分制计算。

4、成绩有效期

每一等级的成绩8年有效。(也可根据学科特色给每个学科具体划定一定的有效期限)

?

四、?命题工作

(一)制订并规范各个层次间的要求

由教育部召集高校教师及各行各业专家,制订每个学科各个层次的具体要求和规范,明确各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和学科培养的总目标,明确各层次间的区分度。通过向社会公布、征集反馈意见等形式,形成科学合理并得到公允的层次规范。

(二)设置试题库和专家命题相结合

1级和2级的考试逐步建设完整试题库,由各省市自行从试题库从抽取随机试题进行考试;3级以上由专家命题。

(三)成立命题专家组

1、成员组成:

1-2级:高校教师代表(20%)、各行各业专家(20%)、中学校教师代表(60%)

3-5级:高校教师(40%)、各行各业专家(40%)、中学校教师代表(20%)

6-7级:高校教师(50%)、各行各业专家(50%)

2、新老交替原则: 采用部分更替原则,每年做到新老命题专家结合,保证命题工作的延续性和创新性。

3、层次间流动原则: 专家组成员按一定比例在1-2级、3-5级、6-7级3个命题层次间流动,以保证命题的延续性和区分性。

(四)会考命题

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或通用技术7门科目的会考由省自行命卷。

五、?招生录取工作

(一) 高校制订自主招生方案

1、程序: 高校制订方案讨论稿——向社会征求意见——组织专家讨论——正式稿交教育部审批——招生方案社会公示

2、内容: 含基本部分和机动部分。

基本部分:如对必须成绩等第的要求、年龄的要求、考生的基本要求、录取的标准等,这些内容一经确定,数年甚至数十年不变;

机动部分:制订的程序一致,但可每年变化,但必须提前一年确定,报教育部审批,并向社会公示。

3、原则: 实行并坚决贯穿三个公开:方案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

4、 提倡: 设置社会实践的条件要求,提倡设置实践类考试题目,提倡学校制定社会实践。

(二)招生条件

1、必须符合教育部制订的必要成绩要求。如教育部可以规定:

部属高等院校:语数外三门成绩4级以上(含4级),自选成绩B级以上;

省属高等院校:语数外三门成绩3级以上(含4级),自选成绩B级以上;

市属高等院校: 语数外三门成绩2级以上(含4级),自选成绩C级以上;

对于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地区(如新疆、西藏),适当上下浮动相应等级。

2、必须符合年龄限定。所有高等院校招生的最低年龄限制不得低于13周岁,

所有高等院校招生的最高年龄限制:本科院校不得低于30周岁;专科不得低于28周岁,提倡最高年龄限制不封顶。

3、必须取得高中毕业资格。即:语、数、外通过2级考试,其它科目会考合格(全部D级以上且4门C级以上),取得高中毕业所需学分即可毕业。

?

(三)设立全国高校招生网站

1、功能:集招生报名、成绩查询、录取公示、录取数据统计反馈、招生过程监督投诉等功能于一体。

2、 全国所有高等院校 凭用户注册登录完成招生方案公示、报名、成绩公布、结果公示等工作。

3、 学生 通过该网站进行查询高校的基本信息、招生方案、咨询招生政策、自主报名、查询成绩、进行投诉等。

4、 中学学校 以此网站统计的最终录取数据作为自身学生录取考试情况

?

(四)?报名程序及时间安排

1、每年1-2月:学生自行报名,报名形式以网站报名为主、纸质报名为辅

2、每年3-4月:高校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

3、每年5-7月:高校自主考核

4、每年8月:公示招生结果,发放录取通知书

?

六、其它相关问题

(一)成考和自考

尽管年龄和学习环境的差异,但是对于相同学历水平的文化要求应该是一致的,应该将成考和自考融合到共同的标准和要求当中。特别是成考,在终身学习的社会,成人有继续接受大学教育的需要,开放大学教育,实行统一的考核标准是有效满足这一需求的最好办法,而形式化的、以文凭为目的的学习应该退出市场。

(二)现行高中适应问题

1、学制仍可为3年

因语数外2-5级每年会有两次的考试机会,会考每年有一次考试机会,因此,有部分学生可能会在高二时就完成高考的成绩要求。这样会给优秀的学生更大的选择自由度,这些学生高三既可以根据自身所填报高校自主测试的要求进行准备,也可以参与一定的社会实践,也可以向更高的测试等第努力。

2、文理不分科

因语文、数学、英语为所有考生必考科目,而其它科目都必须参加会考,所以,没有文理分科的必要。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有兴趣的可以多考,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成绩水平,没兴趣的保证毕业要求即可。

3、流动问题

学生肯定有流动,重点学校师资上的优势会吸引学生的眼球。但是在频繁的考试中,学生的自主性、对自身的认识和实际能力是决定成绩的关键。

4、班级和学科管理相结合

?按此模式,原有的班级管理方式会比较混乱,可以探索以学科层次为基础的班级管理,以短期班级管理和统一学籍管理、统一的学分要求来解决流动性大的问题。

(三)应对“频繁大考”

频繁的考试对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保证考试的质量和区分性,而且要保证考试的公平性。这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应增加对考试在人力和物力上的投入;另一方面,可整合当前教研部门(省市教研院、室)的力量,少一些教师的评比和活动,多一些对学生评价和考试的研究。

?

?

?

大家对高考怎么评价

曾经有过的认真严肃的讨论,一直都把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归结为升学教育而非素质教育,猛烈挞伐的文章非常多见。很多人以发达国家为样板向人们阐述教育的目的,那完全是一种以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它并不决定你的地位高下,也和你将来的工作关系不大,更和你是否受到尊敬无关。然而,这些说法仍然无法改变那些驱使着学生拼命升学的老师和家长在心里认定了的一个“硬道理”——通过高考这条路径,人可以由社会的底层一跃而上成为主流社会的一分子。如果他原来的家庭已然生活得不错,那么为了保留这种地位,他也仍需参加高考。农民们把这形容为“小鲤鱼跳龙门”。电视剧《大宅门》里的老奶奶问小男孩:“说,长大了是开银行还是掏大粪?!”都是这个意思。你说上大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没人反对,但是在内心,这个重要性肯定比不上跳龙门更实在。

从高考造成的全社会的紧张情形来看,社会等级观念、高低贵贱之分可能不但没有在人们心目中消失,反而更加严重了,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却似乎越来越淡。

中国在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在此之前的十年中,只有子弟通过推荐可以进入大学学习。这些人一般都是家境最贫穷的人,尤其以那些祖祖辈辈不识字的家庭为多,那时候大学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知识教育,但是的子弟们仍然趋之若鹜,因为这是脱离艰苦的劳作成为干部的重要机会。

恢复高考后,人们开始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这是进步。但是学生们参加高考的目的仍然少有改变。1980年上大学的结果应该比现在更有价值,不管你以前是什么,反正大学毕业就是国家干部,档案就要放在另外一个类别里,这意味着你就是一个“官”了。是“官”当然就得有事做,所以工作自然不用愁,社会福利也高人一等。

但是现在回想起来,好像当初的高考尽管升学率比现在低得多,但也没有达到今天这种令全社会紧张的程度。这是否意味着那时候的人们还不像现在这样对于社会等级的影响有更深刻的认识?

现在的高考结果应该说已经不完全是决定人生命运的惟一要素了。跳不过龙门的人还有很多办法补救,比如学校可以多收一些计划外的学生,只要家长多出一点钱就行。那么为什么现在的人反倒比过去更加紧张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社会正在分化,分化的结果是使得处于主流地位的人生活越来越优厚,而处于社会低层的人越来越切实地感到了生活的艰辛。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尚未完全建立起一个真正人人平等,一个贫富不同、地位不同的人可以共融、互敬的社会人文体系。贫穷的人不仅感觉到贫穷,他们已经察觉到由此带来的种种不够公平的现象。在占有社会资源方面、在社会保障方面、在相关的权利表达方面,区别都日益明显。

每个家长都处心积虑希望借高考来完成如此现实的目的,但事实上大学已经越来越不具备这种功用,这样的变化肯定会加重家长们内心的恐惧。这样下来,他们的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脆弱、越来越经不住事,即使上了大学,他们的素质也不会有太多提高。

这种情形不是一时可以改变的,但我们对此应当有所认识,并且要有意识地开始改造我们的社会。

高考考生评语

高考考生评语如下:

1.该生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自觉性强,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老师,性格独立,做事踏实,有很强的责任心,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学习刻苦认真,有充分的自信心,敏捷的思维,上课发言积极主动,学习成绩优秀,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2.该生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自觉性强,忠厚诚实,性格开朗,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能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人生态度积极乐观,对待学业认真,能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与同学相处和睦,互相帮助,人际关系融洽,是一个优秀的中学生。

3.该生能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在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待人有礼貌,讲文明,热心于班集体的事情,爱劳动。学习态度端正,有刻苦钻研精神,上课积极思考,发言积极,时时有创造性的见解,注意方法与效率,成绩优异,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4.该生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自觉性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待人有礼貌,爱劳动。上课积极思考,发言积极,认真完成作业,往往有创新的做法。遵守纪律,团结同学,尊敬老师,主动为班集体做好事。

5.该生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自觉性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人踏实、诚恳,正直、真诚,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行为举止文明。学习认真、刻苦,成绩能稳定于班级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