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

2.高中化学工业流程题

3.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4.化学高考那些工艺流程题怎么做?有什么要点?

5.这种题目在高考化学中属于那种题型?实验题?还是什么?请说明,谢谢!

6.高中化学化工流程图解题技巧归纳

化学高考流程题_化学高考流程题集锦

专题2-原理的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是使原料中待提取元素的状态,由难浸出的化合物或单质转变成易浸出的化合物

?

一.对原料进行预处理时常用方法及其作用

1.研磨、粉碎、雾化:将块状或粒状的物质磨成粉末或将液体分散成微小液滴,增大反应物间接触面积(作用),以加快后续操作反应速率(作用),进而增大原料的转化率或浸取率(目的)。

习题钴酸锂(LiCoO2)电池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新型电源,电池中含有少量的铝、铁、碳等单质。实验室尝试对废旧钴酸锂电池回收再利用。实验过程如下:

废旧电池初步处理为粉末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浸出率

解析废旧电池初步处理为粉末状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浸出率。

?

习题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是印染工业的一种常用原料,连二亚硫酸钠又称保险粉,可溶于水,但不溶于甲醇,其固体受热、遇水都会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甚至引起燃烧,工业制备流程如下:

向液锌中鼓入M气体,使液态锌雾化,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增大锌反应的表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解析向液锌中鼓入M气体,使液态锌雾化,目的是减小锌的颗粒,使单质锌的表面积增大,以增大其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

习题粉煤灰是燃煤电厂的废渣,主要成分为SiO2、Al2O3、Fe2O3和C等。实验室模拟工业从粉煤灰提取活性Al2O3,其流程如图:

已知烧结过程的产物主要是:NaAlO2、Ca2SiO4、NaFeO2和Na2SiO3等。

操作a为冷却、研磨,其中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提高烧结产物浸出率

解析操作a为冷却、研磨,其中研磨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烧结产物浸出率。

?

2.焙烧:反应物与空气、氯气等氧化性气体或其他添加进去的物质(如硫酸)发生化学反应(所以焙烧分为氧化焙烧、硫酸化焙烧和氯化焙烧等)。以气固反应为主,为避免物质融化反应温度一般低于熔点,在500~1500℃之间。使用专门的化工装置如沸腾炉、焙烧炉等。

原料在空气中灼烧,焙烧的目的主要有两点: 一为非金属元素被氧化为高价气态氧化物逸出或氧化成高价态化合物; 二为金属元素被氧化为高价态氧化物或高价态化合物。高考题在预处理阶段的设问角度往往从粉碎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焙烧中的化学反应等入手。

工业上可以通过增加氧气的量、固体充分粉碎、逆流焙烧、适当升温等来提高焙烧效率。

2021山东高考17工业上以铬铁矿(FeCr2O4,含Al、Si氧化物等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红矾钠(Na2Cr2O7?2H2O)的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焙烧的目的是将FeCr2O4转化为Na2Cr2O4并将Al、Si氧化物转化为可溶性钠盐,焙烧时气体与矿料逆流而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提高反应物转化率。

?

习题氯化铵焙烧菱锰矿制备高纯度碳酸锰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菱锰矿石主要成分是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下列图1、图2、图3,氯化铵焙烧菱镁矿的最佳条件是:

焙烧温度_________,氯化铵与菱镁矿粉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焙烧时间为___________.

答案(1)MnCO3+2NH4Cl△(===)MnCl2+2NH3↑+CO2↑+H2O ?(2)500℃ ?1.10 ?60min ?

解析(1)“焙烧”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nCO3+2NH4Cl△(===)MnCl2+2NH3↑+CO2↑+H2O;

(2)根据图示锰浸出率比较高,焙烧菱镁矿的最佳条件是:焙烧温度500℃;氯化铵与菱镁矿粉的质量比为1.10;焙烧时间为60min。

?

习题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少量FeS2和金属硫酸盐)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焙烧过程均会产生SO2,用NaOH溶液吸收过量SO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添加1%

已知:多数金属硫酸盐的分解温度都高于

①不添加CaO的矿粉在低于500℃焙烧时,去除的硫元素主要来源于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700℃焙烧时,添加1%CaO的矿粉硫去除率比不添加CaO的矿粉硫去除率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解析(1)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少量二氧化硫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Na2SO3,过量二氧化硫与NaOH溶液反应可生成NaHSO3,离子方程式为

(2)①高硫铝土矿的成分中含FeS2和金属硫酸盐,而已知多数金属硫酸盐的分解温度都高于

②添加的CaO吸收

3.煅烧:反应物受热分解或发生晶形转变,为避免融化温度低于熔点,但大多高于1200℃。如煅烧石灰石、生产玻璃、打铁等,使用的化工设备如回转窑。

习题以白云石(主要成分为CaCO3和MgCO3)为原料制备氧化镁和轻质碳酸钙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1)白云石高温煅烧所得固体产物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CaO、MgO ?(2)煅烧温度较低,CaCO3未完全分解,CaO的含量偏低 ?温度 ?

解析(1)高温煅烧白云石得到CaO和MgO;

(2)煅烧温度较低,CaCO3未完全分解,CaO的含量偏低,所以活性降低;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氧化钙含量越高与样品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所以也可将不同温度下的煅烧所得固体样品加入水中,测量的相同时间后反应液的温度与样品煅烧温度之间的关系,来判断样品的活性。

?

4.灼烧:物质在高温条件下发生脱水、分解、挥发等化学变化的过程。反应温度在1000℃左右,使用的仪器比较多样如煤气灯、电炉等。灼烧海带、颜色反应、焰色试验、灼烧失重、灼烧残渣等。

习题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某兴趣小组用如下流程对钢样进行探究。

(1)钢样中硫元素以FeS形式存在,FeS在足量氧气中灼烧,生成的固体产物中Fe、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该固体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2)检验钢样灼烧生成气体中的CO2,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

a.酸性KMnO4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饱和小苏打溶液 d.浓H2SO4

答案(1)Fe3O4(2)ab ?

解析(1) 生成的固体产物中Fe、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Fe、O两种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钢样灼烧生成气体中含有CO2和SO2,二氧化硫也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需要用酸性KMnO4溶液反应除去二氧化硫后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

5.浸取及浸出率:浸取的目的是把固体转化为溶液,以便于后继的转化或分离。包括水浸取、酸溶、碱溶、醇溶等。浸出率是指固体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的含量的多少。

提高浸取率的措施:①将矿石研成粉末,提高接触面积;②搅拌,使反应更加充分;③当增大酸的浓度;④加热;⑤延长浸出时间

习题氯氧化铋(BiOC1) 常用于电子设备等领域,BiOCl 难溶于水,它是BiCl3的水解产物。以铋的废料(主要含铋的化合物,含少量铜、铅、锌的硫酸盐及Cu2S和Fe2O3等)为原料生产高纯度BiOCl的工艺流程如图:

(1)提高“酸浸”反应速率的措施有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4)“浸铋”中,铋的浸出率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

在高于40℃左右时“铋浸出率”开始下降,其主要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适当升高温度 ?(4)HCl挥发加快,Bi3+水解程度增大 ?

解析(1)提高“酸浸”反应速率的措施有适当增加硫酸的浓度、适当升高温度或进行搅拌等;

(4)在“浸铋”中,铋的浸出率与温度,根据图示可知:在温度接近40℃时Bi的浸出率最高,此后温度升高,浸出率反而降低,主要是由于温度升高,HCl挥发加快,且温度升高使Bi3+水解程度也增大,最终导致铋的浸出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6.酸浸:酸浸是指把预处理得到的物料与酸(盐酸或硫酸) 溶液进行反应,使物料中的碱性或氧化物转化为相应的盐、并用酸抑制该盐的水解同时除去不溶于该酸的杂质( 如 SiO2?或 CaSO4?等) 。

2021湖南卷17

为提高“水浸”效率,可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条)

答案适当升高温度,将独居石粉碎等

?

习题聚硅酸铁是目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研究的热点,一种用钢管厂的废铁渣(主要成分Fe3O4,含少量碳及二氧化硅)为原料制备的流程如下:

(1)废铁渣进行“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需适宜的酸浓度、液固比、酸浸温度、氧流量等,其中酸浸温度对铁浸取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②酸浸时,通入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当酸浸温度超过100 ℃时,铁浸取率反而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提高铁元素浸取率 ?

(2)Fe3O4+4H2SO4△(===)FeSO4+Fe2(SO4)3+4H2O ?将FeSO4氧化为Fe2(SO4)3温度超过100℃,加快Fe3+水解生成Fe(OH)3,导致Fe3+浓度降低

解析(1)对废铁渣进行粉碎的目的是:减小颗粒直径,增大浸取时的反应速率和提高铁浸取率;

(2)①加热条件下酸浸时,Fe3O4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硫酸亚铁,方程式为:Fe3O4+4H2SO4△(===)FeSO4+Fe2(SO4)3+4H2O;

②酸浸时有亚铁离子生成,通入氧气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

③铁离子在水溶液中存在水解,温度升高有利于水解反应的进行,温度超过100℃明显加快了Fe3+水解反应的速率,导致Fe3+浓度降低。

?

7.碱浸:洗去动植物油污,除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加碱量不宜过多)

习题锡酸钠可用于制造陶瓷电容器的基体、颜料和催化剂。以锡锑渣(主要含Sn、Sb、As、Pb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备锡酸钠的工艺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1)碱浸”时Sn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浸”时,若Sn元素氧化物中SnO含量较高,工业上则加入NaNO3,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SnO2+2NaOH= Na2SnO3+H2O ?(2)把SnO氧化为SnO32—?

解析NaNO3具有氧化性,能将SnO氧化,“碱浸”时,若SnO含量较高,工业上则加入NaNO3,其作用是把SnO氧化成SnO32-,故答案为把SnO氧化为SnO32—。

?

?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

化工流程及反应原理专题

1.近期因“召回门”而闹的沸沸扬扬的丰田Prius属第三代混合动力车,可以用电动机、内燃机或二者结合推动车轮。汽车上坡或加速时,电动机提供推动力,降低了汽油的消耗;在刹车和下坡时电动机处于充电状态。

(1)混合动力车的内燃机以汽油为燃料,汽油(以辛烷C8H18计)和氧气充分反应,每生成1 mol水蒸气放热569.1 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动力车的电动机目前一般使用的是镍氢电池,镍氢电池用镍的化合物为正极,储氢金属(以M表示)为负极,碱液(主要为KOH)为电解液。镍氢电池充放电原理示意如图,其总反应式是:

根据所给信息判断,混合动力车上坡或加速时,乙电极周围溶液的pH将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是大气污染物,可通过如下反应降低其浓度:

CO(g)+1/2O2(g) CO2(g)。

①某温度下,在两个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容器中各物质的起始浓度及正逆反应速率关系如下表所示。请填写表中的空格。

容器编号 c(CO)/mol?L-1 c (O2)/mol?L-1 c (CO2)/mol?L-1 v(正)和v (逆)

比较

I 2.0×10-4 4.0×10-4 4.0×10-2 v(正)=v(逆)

Ⅱ 3.0×10-4 4.0×10-4 5.0×10-2

②相同温度下,某汽车尾气中CO、CO2的浓度分别为1.0×10-5mol?L-1和1.0×10-4mol?L-1。若在汽车的排气管上增加一个补燃器,不断补充O2并使其浓度保持为1.0×10-4mol?L-1,则最终尾气中CO的浓度为_________mol?L-1。

2.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产生的废水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严重。通过控制溶液的pH对工业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进行分离是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下表是常温下金属氢氧化物的Ksp(沉淀溶解平衡常数)和金属离子在某浓度下开始沉淀所需的pH(表中浓度为相应pH时溶液中有关金属离子产生沉淀的最小浓度;当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L-1时通常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金属离子 Ksp pH(10-1 mol?L-1) pH(10-5 mol?L-1)

Fe3+ 4.0×10-38 2.7 3.7

Cr3+ 6.0×10-31 4.3 5.6

Cu2+ 2.2×10-20 4.7 6.7

Ca2+ 4.0×10-5 12.3 14.3

(1)某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Cu2+和Fe3+,测得其浓度均小于0.1 mol?L-1。为除去其中的Fe3+,回收铜,需控制的pH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处理含有Cr2O72-酸性溶液的工业废水,用如下方法:向废水中加人适量NaCl,以Fe为电极进行电解,经过一段时间,有Cr(OH)3和Fe(OH)3沉淀生成排出,从而使废水中铬含量低于排放标准。

①Cr2O72-转变为Cr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pH对废水中Cr2O72-去除率的影响如右图。你认为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取值在______范围内对降低废水中的铬含量最有利,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去除率(%)=[(c0-c)/co]×100%,式中:co—理前废水中Cr2O72-的浓度,c—处理后废水中Cr2O72-的浓度]

(3)沉淀转化在生产中也有重要应用。例如,用Na2CO3溶液可以将锅炉水垢中的CaSO4转化为较疏松而易清除的CaCO3,该沉淀转化达到平衡时,其平衡常数K=_________(写数值)。[已知Ksp (CaSO4)=9.1x10-6,Ksp (CaCO3)=2.8×10-9]

3.钛是继铁、铝后的第三金属,常温下钛的化学活性很小,仅能与氟气、氢氟酸等几种物质起作用。但在较高温度下,钛可与多种单质和化合物发生反应。工业上冶炼钛主要以钛铁矿、金红石(含TiO2大于96%)等为原料生产。

(1)由金红石为原料用亨特(Hunter)法生产钛的流程如下:

①沸腾氯化炉中反应:TiO2(s) +2Cl2 (g)=TiCl4(l) + O2(g),在常温下能否自发进行(已知该反应△H=184kJ/mol,△S =57.74J/K) ▲ (选填:“能”或“不能”)。

②已知:Ti(s) +2Cl2(g) = TiCl4(l) △H = -804.2kJ/mol;

2Na(s) +Cl2(g) = 2NaCl(s) △H = -882.0kJ/mol

Na(s) = Na(l) △H =2.6 kJ/mol

则TiCl4(l) +4Na(l) = Ti(s) +4NaCl(s) △H = ▲ kJ/mol

③海绵钛破碎后用0.5%~1.5%的盐酸洗涤,再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用盐酸洗涤的目的 ▲ 。

(2)科学家从电解冶炼铝的工艺得到启发,找出了冶炼钛的新工艺。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TiO2直接电解法(剑桥法)生产钛是一种较先进的方法,电解质为熔融的氯化钙,原理如右图所示,阴极获得钛可能发生的反应或电极反应为: ▲ 。

②SOM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先进技术,阳极用金属陶瓷,并用固体氧离子隔膜将两极产物隔开,阳极通入某种还原性气体,可防止CO、CO2污染物产生,通入的气体是▲ 。

(3)海棉钛通常需要经过真空电弧炉里熔炼提纯,也可通过碘提纯法,

原理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正反应为的△H>0 (b) 在不同温度区域,Ti I4 的量保持不变

(c) 在提纯过程中,I2 的量不断减少

(d) 在提纯过程中,I2 的作用是将粗钛从低温区转移到高温区

4.汽车尾气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某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一次社会实践中,到环保部门做了烟雾箱实验,他们起始时投入丙烯、NO及空气,用紫外线长时间照射气体,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用物质感应器数据集器,通过计算机得出如图所示的变化曲线。结合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烟雾箱实验可模拟下列哪种二次污染产生的机理 ▲ 。

(a)臭氧层破损坏 (b)光化学烟雾

(c)酸雨的形成 (d)白色污染

(2)0~100min内,平均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选填:C3H6、NO、NO2、醛、O3、PAN)

(3)已知: ,写出丙烯与臭氧作用生成醛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 。

(4)消除汽车尾气污染,喷NH3选择性催化还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在950℃时喷NH3与NO反应而脱氮生成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5)2000K时,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1/2N2+1/2O2 NO, K1

1/2N2+O2 NO2, K2

4NO 2NO2+N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 ▲ (用K1、K2表示)。

5. 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转化为SO3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关键步骤。已知: §SO2(g) +1/2O2(g) SO3 (g) △H=-98 kJ?mol-1。

(1)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3,若在此温度下,向10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0 mol SO2(g)、16.0 mol O2(g)和3.0 mol SO3(g),则反应开始时v(正) v(逆)(填“<”、“>”或“=”)。

(2)一定温度下,向一带活塞的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ol SO2和1.0 mol O2,达到平衡后体积变为1.6 L,则SO2的平衡转化率为 。

(3)在(2)中的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能使SO2(g)平衡浓度比原来减小的是 (填字母)。

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0 mol O2

B.保持温度和容器内压强不变,充入1.0 mol SO3

C.降低温度

D.移动活塞压缩气体

(4)若以右图所示装置,用电化学原理生产硫酸,写出通入O2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5)为稳定持续生产,硫酸溶液的浓度应维持不变,则通入SO2和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6.(1)已知可逆反应:M(g)+N(g) P(g)+Q(g);ΔH>0,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若要增大M的转化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取的措施为 ▲ (填序号)。

A.加入一定量M B.降低反应温度 C.升高反应温度

D.缩小容器体积 E.加入催化剂 F.分离出一定量P

② 在某温度下起始反应物的浓度分别为:c(M)=1 mol?L-1,c(N)=2.4mol?L-1,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 ▲ ;若保持温度不变,起始反应物的浓度改为:c(M)=4mol?L-1,c(N)=a mol?L-1,达到平衡后,c(P)=2 mol?L-1,则a= ▲ mol?L-1。

(2)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试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 Fe2O3(s)+3CO(g) = 2Fe(s)+3CO2(g) ΔH=-24.8 kJ?mol-1

② 3Fe2O3(s)+ CO(g) = 2Fe3O4(s)+ CO2(g) ΔH=-47.2 kJ?mol-1

③ Fe3O4(s)+CO(g) = 3FeO(s)+CO2(g) ΔH=+640.5 kJ?mol-1

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 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 。

(3)一定温度下,向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和K2SO4,当两种沉淀共存时,

c(CO32-)∶c(SO42-) = ▲ 。

[已知Ksp(Ba SO4) = 1.3×10-10,Ksp(BaCO3) = 2.6×10-9]

7.实验室制备甲酸铜晶体[Cu(HCOO)2?4H2O]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生成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的离子方程式为 ▲ 。

(2)操作a的名称是 ▲ ,该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 。

(3)证明碱式碳酸铜沉淀已经洗涤充分的实验操作是 ▲ ;“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 ;

(4)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的目的是 ▲ 。

8.以钛铁矿(主要成分FeTiO3,钛酸亚铁)为主要原料冶炼金属钛,生产的工艺流程图如下,其中钛铁矿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TiO3+2H2SO4=TiOSO4+FeSO4+2H2O

回答下列问题:

⑴ 钛铁矿和浓硫酸反应属于 ▲ (选填“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

⑵上述生产流程中加入物质A的目的是防止Fe2+被氧化,物质A是 ▲ ,上述制备TiO2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副产物和可回收利用的物质分别是 ▲ 。

⑶反应TiCl4+2Mg=2MgCl2+Ti在Ar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 ▲ 。

⑷由二氧化钛制取四氯化钛所涉及的反应有:

TiO2 (s)+ 2Cl2 (g) +2C(s) =TiCl4(g) + 2CO(g) ΔH1 = -72 kJ?mol-1

TiO2(s) + 2Cl2 (g) =TiCl4(g) + O2 (g) ΔH2 =+38.8kJ?mol-1

C(s)+CO2(g)=2CO(g)?ΔH3 =+282.8kJ?mol-1

①反应C(s)+CO2(g)=2CO(g)在高温下能够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

②反应C(s)+O2(g)=CO2 (g)的ΔH= ▲ 。

9. CO2、SO2、NOx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气体,控制和治理CO2、SO2、NOx是解决温室效应、减少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有效途径。

⑴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SO2、NOx浓度的有___▲___(填字母)。

a.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 b.使用无氟冰箱,减少氟里昂排放

c.多步行或乘公交车,少用专车或私家车 d.将工业废气用碱液吸收后再排放

⑵新型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化学原理是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SO2,再用一定量的磷酸与上述吸收产物反应。该技术的优点除了能回收利用SO2外,还能得到一种复合肥料,该复合肥料可能的化学式为 ▲ (只要求写一种)。

⑶有学者设想以右图所示装置用电化学原理将CO2、SO2转化为重要化工原料。

①若A为CO2,B为H2,C为CH3OH,则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 。

②若A为SO2,B为O2,C为H2SO4。科研人员希望每分钟从C处获得100mL10mol/LH2SO4,则A处通入烟气(SO2的体积分数为1%)的速率为 ▲ L/min(标准状况)。

10.元素氯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科研中有广泛的应用。

⑴25℃时,PbCl2固体在不同浓度盐酸(mol?L-1)中的

溶解度(mmol?L-1)如右图。

①在制备PbCl2的实验中,洗涤PbCl2固体最好选用 ▲ 。

a.蒸馏水 b.1mol?L-1盐酸

c.5 mol?L-1盐酸 d.10mol?L-1盐酸

②当盐酸的浓度小于1mol?L-1时,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大, PbCl2的溶解度减小,其原因是 ▲ 。

⑵TCCA广泛用于漂白、杀菌消毒,其学名为三氯均三嗪-2,4,6-三酮,分子式为C3Cl3N3O3。

①TCCA分子具有完全对称的结构,并含有一个六元环,则其结构简式为 ▲ 。

②使用TCCA时,需先将该物质溶解于水,其水解产物之一为C3H3N3O3,另一种产物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杀菌消毒。写出另一种产物的电子式 ▲ 。

⑶高氯酸铵(AP)作为一种优良的固体推进剂被用于导弹和火箭发射。目前,较为先进的制备方法是电解高纯次氯酸得到高纯高氯酸,再与高纯氨进行喷雾反应制成高氯酸铵。写出由次氯酸电解制备高氯酸的阳极反应式: ▲ 。

11.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18日在哥本哈根召开。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45 %。

(1)有效“减碳”的手段之一是节能。下列制氢方法最节能的是 ▲ 。(填字母序号)

A.电解水制氢:2H2O 2H2↑+O2↑ B.高温使水分解制氢:2H2O 2H2↑+O2↑

C.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 2H2↑+O2↑

D.天然气制氢:CH4+H2O CO+3H2

(2)CO2加氢合成DME(二甲醚)是解决能源危机的研究方向之一。

2CO2(g)+6H2(g) CH3OCH3(g)+3H2O ΔH>0。请在坐标图中画

出上述反应在有催化剂与无催化剂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示意

图,并进行必要标注。

(3)CO2可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在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 CH3OH(g)+H2O(g) ΔH=-49.0 kJ/mol, 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右图所示。

①从3 min到10 min,v(H2)= ▲ mol/(L?min)。

②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选填编号)。

A.反应中CO2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即图中交叉点)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 mol H2,同时生成1 mol H2O

D.CO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n (CH3OH)/n (CO2)增大的是 ▲ (选填编号)。

A.升高温度 B.恒温恒容充入He(g)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恒温恒容再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

12.利用生产钛白的副产品绿矾(FeSO4?7H2O)制备还原铁粉的步骤如下:将绿矾溶于稀硫酸溶液,向其中滴加(NH4)2CO3溶液,得到FeCO3?nH2O沉淀,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再将FeCO3与煤粉一起焙烧,最终制得还原铁粉。涉及的主要反应有:

FeCO3 FeO + CO2, C+CO 2 2CO, CO + FeO Fe + CO2,

(1)用稀硫酸代替水溶解绿矾的原因是 ▲ 。

(2)证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 。

(3)干燥过程中少量FeCO3?nH2O被氧化为FeOOH,反应方程式为: ▲ 。

(4)沉淀中仍含少量硫酸盐,在焙烧过程中需加入CaCO?3进行脱硫处理,右图为加CaCO?3和不加CaCO?3对还原铁粉的产率的影响,根据图像分析,CaCO?3的另一作用为 ▲ 。

13.柴达木盆地以青藏高原“聚宝盆”之誉蜚声海内外,它有富足得令人惊讶的盐矿。液体矿床以钾矿为主,伴生着镁、溴等多种矿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取盐湖苦卤的浓缩液(富含K+、Mg2+、Br-、SO42-、Cl-等),来制取较纯净的氯化钾晶体及液溴(Br2),他们设计了如下流程:

请根据以上流程,回答相关问题:

(1)操作②的所需的主要仪器是 。

(2)参照右图溶解度曲线,得到的固体A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3)同学甲提出一些新的方案,对上述操作②后无色溶液进行除杂提纯,其方案如下:

有关资料

化学式 BaCO3 BaSO4 Ca(OH)2 MgCO3 Mg(OH)2

Ksp 8.1×10一9 1.08×10一10 1.0×10一4 3.5×10一5 1.6×10一11

设计除杂过程

① 已知试剂B是K2CO3溶液,则混合液A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获取纯净氯化钾

②对溶液B加热并不断滴加l mol? L一1的盐酸溶液,同时用pH试纸检测溶液,直至pH=5时停止加盐酸,得到溶液C。该操作的目的是 。

③将溶液C倒入 蒸发皿中,加热蒸发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 时(填现象),停止加热。

问题讨论

④进行操作⑤中控制溶液pH=12可确保Mg2+除尽,根据提供的数据计算,此时溶液B中Mg2+物质的量浓度为 。

14.重铬酸钾(K2Cr2O7)是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的重要氧化剂,工业上常用铬铁矿(主要成份为FeO?Cr2O3)为原料来生产。实验室模拟工业法用铬铁矿制K2Cr2O7的主要工艺如下,涉及的主要反应是:

6FeO?Cr2O3+24NaOH+7KClO3 12Na2CrO4+3Fe2O3 +7KCl+12H2O,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 反应器①中,有Na2CrO4生成,同时Fe2O3转变为NaFeO2,杂质SiO2、Al2O3与纯碱反应转变为可溶性盐,写出氧化铝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⑵ NaFeO2能强烈水解,在操作②生成沉淀而除去,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⑶ 作③的目的是什么,用简要的文字说明: 。

⑷操作④中,酸化时,CrO42-转化为Cr2O72-,写出平衡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

⑸称取重铬酸钾试样2.5000g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于碘量瓶中,加入10mL 2mol/LH2SO4和足量碘化钾(铬的还原产物为Cr3+),放于暗处5min,然后加入100mL水,加入3mL淀粉指示剂,用0.1200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2S2O32-=2I-+S4O62-)。

② 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②若实验用去Na2S2O3标准溶液40.00mL,则所得产品的中重铬酸钾的纯度(设整个过程中其它杂质不参与反应) 。

15.常温下在20mL0.1mol/L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 HCl溶液40 mL,溶液的pH值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微粒物质的量浓度的百分含量(纵轴)也发生变化(CO2因逸出未画出),如右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同一溶液中,H2CO3、HCO3-、 CO32- (填:“能”或“不能”)大量共存。

(2)当pH=7时,溶液中各种离子其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_。

(3)已知在25℃时,CO32-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即水解常数Kh=c(HCO3-)?c(OH-)c(CO32-) =2×10-4,当溶液中c(HCO3-)︰c(CO32-)=2︰1时,溶液的pH=_ _ ___。

(4)若将0.1mol/LNa2CO3溶液与0.1mol/L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后的溶液中c(CO32-) c(HCO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溶液中c(OH-)—c(H+)= [用 c(HCO3-)、 c(H2CO3)、c(CO32- )的关系式表示]

16.(1)合成氨工业对化学工业和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合成氨生产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①合成氨条件选定的主要原因是(选填字母序号) ;

A.温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影响

B.铁触媒在该温度时活性大

C.工业生产受动力、材料、设备等条件的限制

②改变反应条件,平衡会发生移动。压强增大,平衡常数K (填“增大”“减小”“不变”)

(2)氨气具有还原性,在铜的催化作用下,氨气和氟气反应生成A和B两种物质。A为铵盐,B在标准状况下为气态。在此反应中,若每反应1体积氨气,同时反应0.75体积氟气;若每反应8.96L氨气(标准状况),同时生成0.3molA。

①写出氨气和氟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在标准状况下,每生成1 mol B,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

(3) 最近美国Simons等科学家发明了不必使氨先裂化为氢就可直接用于燃料电池的方法。它既有液氢燃料电池的优点,又克服了液氢不易保存的不足。其装置为用铂黑作为电极,加入强碱溶液中,一个电极通入空气,另一电极通入氨气。其电池反应为4NH3+3O2═2N2+6H2O。写出负极电极反应式 。

高中化学工业流程题

以下是关于高考化学工艺流程解题技巧介绍:

1、原料的预处理 :

①粉碎、研磨:减小固体的颗粒度,增大固体与液体或气体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研磨适用于有机物的提取,如苹果中维生素C的测定等)

②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③酸浸:通常用酸溶,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与酸接触反应或溶解,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近年来,在高考题出现了“浸出”操作。在化工生产题中,矿物原料“浸出”的任务是选择适当的溶剂,使矿物原料中的有用组分或有害杂质选择性地溶解,使其转入溶液中,达到有用组分与有害杂质或与脉石组分相分离的目的。

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化工流程题常见思路:

目的:从多种固体氧化物的混合物中分离提取某一元素再制造产物。

操作:先将固体全都溶于溶液中,因为固态下无法分离杂质。此步常见的操作为酸浸,因 ? 为基本上金属氧化物都溶于酸,比如此题第一部所用的是盐酸。

然后将能生成沉淀的杂质元素生成沉淀分离,此一步常用的操作是调PH,因为一些金属阳离子能与氢氧根结合生成沉淀,比如本体中的铝铁镁,调PH改变氢氧根浓度,使离子变成沉淀。

再从不能变成沉淀的杂质元素中分离出目的元素,这一步常用的手段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原理是蒸发浓缩减少水,然后通过控制温度来控制离子的溶解度,使杂质离子留在溶液中,目的离子变成晶体析出。然后洗掉表面的溶液和水。此题比较简单,没有不能变成沉淀的杂质元素。

然后通过反应生成目的产物

这个题第一次酸溶,所有的元素变成离子在溶液中,两次调PH,根据表,第一次除掉铁,第二次除掉镁,因为铝与强碱过量会生成偏铝酸根,所有没除去,后面加二氧化碳将铝沉淀。大体思路应该是这样子的,你没有照问题,希望你能看懂

化学高考那些工艺流程题怎么做?有什么要点?

工艺流程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如下:

应先认真浏览题干信息、审核化工流程图及所给题目信息,再确定该工艺流程的目的。

工艺流程类题型整体解题思路:

通常高中化学流程题考点有两大类:除杂、分离、提纯类工艺流程与物质生产制备类工艺流程。确定了流程的关键目的,同学们便可以根据不同题型选择相应的解题方法。

除杂、分离、提纯类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这类题型本质就是从混合物中除杂、分离、提纯出某一物质。因此,同学们在解题前首先需要确认出题目中最终想要得取的物质,混合物中混有哪些杂质,把这些信息着重圈出。

然后分析在混合物中加入不同试剂,都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最终能生成什么产物,做好每一次尝试的记录。最后思考运用哪些化学方法能去除混合物中的杂质成分,这样逐一按顺序筛选来解题,能让每一步添加的试剂和实验操作更加明理和清晰。

物质生产制备类工艺流程题解题技巧。解答物质制备类题型时,同学们首先也需要明确实验目的,即最终制备的物质为何物,清楚流程意义后根据制备结果从题干与问题中获取相关信息,剖析该物质的化学性质,防止特殊性质的情况(例如某些物质在生产制备过程中会产生杂质。

必要时可能需要取低温烘干、减压蒸发、加酸控温等操作以维持物质的纯净性),然后仔细分析每一个流程步骤,抓住关键点寻找出制备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料物质,再从化学反应物、反应结果、反应效果等全面了解流程图,最后从问题与流程图中获取有关信息,解题。

这种题目在高考化学中属于那种题型?实验题?还是什么?请说明,谢谢!

新高考化学工艺流程图题剖析

安徽省桐城中学

引言:化学工艺流程图题就是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生产阶段即生产流程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步步设问,形成与化工生产紧密联系的试题,体现了化学的真实性。这一题型是我省高考近两年来的新题型,对于我省考生来说试题陌生度高→能力要求也大→试题文字量大→学生会产生畏惧感→得分不理想。为了尽快解决这一严峻的问题,现将这一题型剖析如下:

第一部分 2011年安徽省《考试说明》(化学部分)相关解析

这种题型涵盖了我省考试说明中的多处要求,现统计如下:

一、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2. (2)能够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作出解释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第一部分)

(一)化学学科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2、认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

4、了解定量研究的方法是化学发展为一门 科学的重要标志;

5、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联系,了解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五)化学实验基础

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4、能对常见物质进行检验、分离和提纯;

6、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基本理(新增)。

第二部分 新高考化学工艺流程图题分类例析

工艺流程图题型依据实验目的主要分为两类:

A、从混合物中分离、提纯某一物质

B、利用某些物质制备另一物质

近两年各地高考工艺流程图题统计

2009年 安徽27T,12’ 北京26T,15’ 福建24T,13’ 广东22T,12’ 江苏15T,10’

山东

30T, 15’ 上海27T,12’ 天津09T,18’ 海南20T,20’ 宁夏

37T,15’

2010年 安徽

27T, 14’ 北京26T,14’ 福建24T,14’ 广东32T,16’ 江苏16T,10’

山东

30T, 16’ 上海27T,12’ 天津09T,18’ 海南20T,20’ 四川

29T16’

例1(2010安徽27T,14分)(略)

例2(2010福建24T,14分)(略)

例3(2010四川29T,16分)(略)

例4(2011安庆二模,27T,13分)(略)

分析:

(一)、流程图的一般模式:

(二)、常见考点

a、混合物的除杂(酸化、沉淀、氧化等);

b、常见离子的检验( Fe3+ 、Fe2+ 、 Cl- 、CO32- 、 SO42-等);

c、溶液中获得晶体: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

d、溶液pH的调节(pH测定);

e、物料循环(绿色化学);

f、定量计算或分析(转化率、产量、纯度等)。

注意:结晶时

(1)当溶液是单一溶质时

①所得晶体不带结晶水(如NaCl、K NO3): 蒸发、结晶;

②所得晶体带结晶水(如CuSO4.5H2O、):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2)当溶液中有两种或以上溶质时

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溶质:浓缩(结晶),趁热过滤 ;

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第三部分 2011年高考化学工艺流程图题复习策略探析…

1、试题特点

(1)体现了《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2)“体现化学时代特色”,以化学视角观察社会、科学、生活,

关注化学学科最新发展,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减少虚拟、贴近真实,强调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2、思路探索

a、弄清实验目的 b、了解每步流程 c、分析反应条件 d、着手解答试题

3、关键词积累

工业流程题中常用的关键词:

原材料:矿样(明矾石、孔雀石、蛇纹石、大理石、锂辉石、黄铜矿、锰矿、高岭土,烧渣),合金(含铁废铜),药片(补血剂),海水(污水);

灼烧(煅烧):原料的预处理,不易转化的物质转化为容易提取的物质: 如海带中提取碘;

酸:溶解、去金属氧化物(膜)、调节PH抑制水解;

碱: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氧化剂:氧化某物质,转化为易于被除去(沉淀)的离子;

金属氧化物: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控制PH值:促进某离子水解,使其沉淀,利于过滤分离;

煮沸:促进水解,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如氧气;

趁热过滤:减少结晶损失;提高纯度 。

4、复习建议

a、务实基础知识,重视知识的应用和方法的指导;

回归基础抓教材 、抓题型 、抓弱点

b、抓主干、巧整合,培养学生统摄化学知识的能力;

归纳、梳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c、加强规范化训练和解题过程性教学。

“习惯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

d、关注传统化学工艺

例如:工业制粗硅;制漂;合成氨工业;工业制硫酸;工业制硝酸;

氯碱工业;工业制纯碱 ; 电解精炼铜以及从海带提取碘等。

结束语:总之,化学工艺流程图题是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实验基础知识以真实的工业流程为载体来进行综合考查,取代了传统的无机框图题。解答流程图题时要勤于思考,养成多问自己“什么”的习惯,如:从原料到产品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利用了什么原理(氧化还原?溶解度?溶液中的平衡?),每一步操作进行到什么程度最佳,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知己知彼),杂质或副产物用什么方法除去,等等。我相信,只有掌握了这一题型的一般特点和解题策略,在高考中即使遇到情境陌生的流程图题,也能够驾驭自如,迎刃而解。

高中化学化工流程图解题技巧归纳

这类题目属于 化工流程题

[考纲要求]:1、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知道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重要性。

2、了解氯碱工业、硫酸工业、合成氨工业、废水处理等工业的原理。

3、了解化工流程题的试题特点和备考策略

[呈现形式]:流程图、表格、图像

[知识落点]: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实验

[导入专题]: 化学知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工业生产和生活实际中,而这也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难点,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知识的实用性。试题有时会以流程图的形式出现。这类题目能够以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为背景,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能够综合考查学生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将已有知识灵活应用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同学们既要熟知工业生产的基本原理,又要对流程图中所给出的信息进行提取、筛选,对同学的学科能力要求较高。

[知识整合]:一、熟悉工业流程的几个常用的关键词

1、浸出:固体加入水或酸溶解得到离子。

2、酸浸:指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可溶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溶解的过程。

3、水洗:水洗通常是为了除去水溶性的杂质。有机物洗涤:减少晶体损失

4、灼烧(煅烧):原料的预处理,不易转化的物质转为容易提取的物质:如海带中提取碘等

5、酸作用:溶解、去氧化物(膜)、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6、碱作用: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7、氧化剂:氧化某物质,转化为易于被除去(沉淀)的离子

8、控制PH值:促进某离子水解,使其沉淀,利于过滤分离

9、煮 沸:促进水解,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如氧气

10、趁热过滤:减少结晶损失;提高纯度

二、工业流程中的主要操作:结晶、重结晶、洗涤、干燥、灼烧、分液、重复操作2-3次等如结晶的几种方法:(1)、当溶液是单一溶质时

①、所得晶体不带结晶水(如NaCl、K NO3): 蒸发、结晶

②、所得晶体带结晶水:蒸发浓缩(至有晶膜出现为止),冷却结晶,过滤

(2)当溶液中有两种或以上溶质时

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溶质:浓缩(结晶),趁热过滤

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解流程题的步骤和方法

首先,浏览全题,确定该流程的目的;——由何原料获得何产物(副产物),对比原料和产物。

其次,精读局部,明确反应原理——确定各步的反应物、生成物。

第三,针对问题再读图,明确要求——科学表述、规范书写。

考查要点:

物质性质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网络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结晶——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蒸发溶剂、冷却热饱和溶液、浓缩蒸发)

过滤——固、液分离

蒸馏——液、液分离

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间的分离

萃取——用一种溶剂将溶质从另一种溶剂中提取出来。

升华——将可直接气化的固体分离出来。

盐析——加无机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电解质溶液基本理论(弱酸、弱碱的电离;水的电离;盐类水解)

氧化还原反应

原料→产品

方法:元素守恒法

实验流程分析题主要错误原因

1、审题不清、甚至题目都没看懂;

2、对常见的实验操作不能记熟活用;

3、缺少必要的实验常识;

4、铁、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掌握不好;

5、平时练习量不足或太少,错误不订正不反思等。

复习建议与对策

①要对学生加强读题能力的训练(包括耐心、信心和勇气的培养)学会找关键词、关键数据、关键结构等题供 的重要信息

②二轮复习时如有必要,仍要带着学生准确梳理常用的实验操作与实验原理(提纯物质时常用的升华、蒸馏与分馏、萃取与分液、过滤与洗涤、蒸发结晶与降温结晶、渗析与盐析等等)

③要求学生(必要时用默写、背诵的手段)熟练掌握物质检验包括常见气体、常见离子、常见而典型的无机物及有机物的检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Cl2、 NH3、HX、NO、CO2、SO2、NH4+、CO32-、SO42-、Ag+、Fe2+、Fe3+、Br-、I-、C6H5-OH、C2H5Br、CH3CHO、淀粉、葡萄糖)

④要求学生准确理解实验原理(从溶液中析出晶体常用蒸发结晶还是降温结晶?(稀溶液则要先蒸发浓缩再蒸发或降温结晶)洗涤过程用冰水或某些溶液(如稀硫酸)的目的?(降低被洗涤物质的溶解度减少损失)某些过程中酸化或碱化的原因?配制或制备物质时加酸或碱或某些物质(如配制亚铁盐溶液加铁粉;除去含铁元素的杂质在溶液中加H2O2(将Fe2+氧化成更有利于使Fe3+ 水解沉淀析出而除去);候氏制碱将副产品NH4Cl分离时要向母液中加食盐细颗粒(通过同离子效应减少某些物质的溶解度,以使其更好地析出);本题中通过H2S到饱和的原因等等。

⑤要求学生选择恰当而精准的语言回答问题,如分离铜盐中的Fe2+时加H2O2是将其氧化成Fe3+时更易于形成难溶的Fe(OH)3沉淀。准确理解反应原理后合适而恰当的组织语言来回答问题时一般就能答到要点而不致失分!

⑥要求学生应该在平时练习中养成认真计算、不猜不估、不抄答案、不用计算器提高计算能力

⑦要求学生,对实验误差的讨论应该首先从误差的类型分析起,是人为不当操作引起的误差还是药品含杂或样品性质活泼引起的系统误差,应该针对不同情况加以分析作答,而不能只要看到误差一味地将所有可能引起的误差通通照搬上去这样做不仅不能得分,相反长此以住会养成凡问题都不愿意多想深思的坏习性!

⑧对于一些经典实验中的误差问题应该让学生熟悉并且能正常分析而且会加以发散。如:中和滴定中强酸滴定弱碱时用酚酞作指示剂时引起弱碱浓度的严重偏低。中和热测定时搅拌的仪器选择不当测定结果的的偏低。此外反应的时间不足,反应温度控制不当、操作时间过长在空气中挥发扩散或被空气氧化引起误差都必须认真对待加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