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圆锥曲线高考题_圆锥曲线高考真题汇总
1.高考数学最难的压轴题解题技巧
2.圆锥曲线定点定值问题方法总结
3.高考数学圆锥曲线和导数题的例题和解决方法帮忙总结一下,谢了。
4.高考圆锥曲线
5.求分式型函数最值的方法
6.高考圆锥曲线大题题型及解题技巧
7.高考数学中圆锥曲线的经典例子?
本题主要考查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韦达定理,弦长公式的应用,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答案看其实这题也就是中档题吧,不算太难
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直线y=4与y轴的交点为P,与C的交点为Q,且|QF|=5/4|PQ|.
(Ⅰ)求C的方程;
(Ⅱ)过F的直线l与C相交于A、B两点,若AB的垂直平分线l′与C相交于M、N两点,且A、M、B、N四点在同一圆上,求l的方程.
高考数学最难的压轴题解题技巧
轨迹问题、中点弦问题、垂直类问题等等,不要怕算。知识结构
命题趋势分析
从近三年高考情况看,圆锥曲线的定义、方程和性质仍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三年平均占分20分,约为全卷分值的13.3%,在题型上一般安排选择、填空、解答各一道,分别考查三种不同的曲线,而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又是考查的重要方面。
例1 (2002年江苏卷理科第13题)椭圆 的一个焦点是(0,2),则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先将其化为标准形式,然后求解。
解 椭圆方程即 ∴ ,∴由 解得k=1。
点评 由焦点在y轴上,其标准方程应化为 的形式,若此题变化为:已知曲线 的焦距为4,则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应分两种情况讨论:(1)若为椭圆,则k=1;(2)若为双曲线,方程即为
∴ ,由 ,由 ,得 。
例2 (2001年全国卷理科第14题)双曲线 的两个焦点为 ,点P在双曲线上,若 ,则点P到x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定义,从“形”的角度看,只需求出 斜边 上的高,可用第一定义求解;从“数”的角度看,只需求出点P的纵坐标 ,先利用第二定义即焦半径公式表示出 , ,由勾股定理求出 ,再代入双曲线方程即可求出 的值;由于点P在以 为直径的圆上,因此,解决本题一个最基本的方法,则是利用交迹法求出点P。
解法一 设 ,且由双曲线的对称性不妨设点P在第一象限,则m―n=2a―6 ①, ②,
②-① 得2mn=64,∵mn=32,作PQ⊥x轴于Q,则在 中, ,即点P到x轴的距离为 ,
解法二 设 ,由第二定义可得 , ,∵ ,
∴ ,
即 ,这里a=3 c=5 ,代入得 。
∴由双曲线方程得 ,∴ 。
解法三 设 ,∵
∴点P在以 为直径的圆上,即
①,又点P在双曲线上,
∴ ②,由①,②消去 ,得 ,∴ 。
点评 (1)由双曲线的对称性,可将点P设定在第一象限内,而不必考虑所有的情况。
(2)解题的目标意识很重要,例如在解法一中只需整体求出mn的值,而不必将m,n解出;在解法三中只需求 即可;
(3)在三种解法中,以解法三最简洁,因此,最基本的方法有时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4)如果将问题改为:当 为钝角时,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可先求出使 时的点P的横坐标为 ,由图形直观及双曲线的范围可得 ,2000年高考理科第14题考查了椭圆中与此类似的问题。
例3 (2000年全国卷理科第11题)过抛物线 的焦点F作一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若线段PF与FQ的长分别是p、q,则 等于( )
A.2a B. C.4a D.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定义与标准方程,可利用焦半径公式来解决。
解 抛物线方程即 ,记 ,则F(0,m),而直线PQ的方程可设为x=k(y-m),代入抛物线方程 得
,
设 ,则
而 ,
于是, ,
。
故, 。
当k=0时,易证结论也成立,因而选C。
点评 (1)由于所给抛物线的焦点在y轴上,故其焦点是 ,焦半径公式是 ,而不能写成 。(2)解题中,令 以及将直线PQ的方程设为x=k(y-m),都是为了简化运算。(3)作为一道选择题,如此解法显然是不经济的,可以利用上节例5中的结论3直接得出结果,因此,记住一些重要结论,对提高解题效率无疑是有益的。(4)特例法也是解选择题的常用的解题方法,本题只需考虑PQ//x轴,即为通径的情况,可立即得出结果。
例4 (2001年全国卷理科第19题)设抛物线 的焦点F,经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点C在抛物线的准线上,且BC//x轴,证明直线AC经过坐标原点O。
分析 本小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概念和性质,直线的方程和性质,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证明三点共线,只须证明OC、OA两直线的斜率相等,也可利用抛物线的性质证明AC与x轴的交点N恰为EF的中点,从而N与O重合,证得结论。
解法一 易知焦点 ,设直线AB的方程是 ,代入抛物线方程得
设 ,则
,即 。
因BC//x轴,且C在准线1上,故点 ,且 ,从而 ,从而
, ,
于是, ,从而A、O、C三点共线,即直线AC经过原点O。
解法二 如图,设准线1交x轴于点E,AD⊥1于D,连AC交EF于点N,由AD//EF//BC,
得 ,即 ,①
,即 ,②
又由抛物线的性质可知,|AD|=|AF|,|BC|=|BF|,代入①②可得|EN|=|NF|,即N为EF的中点,于是N与点O重合,即直线AC经过原点O。
点评 (1)本例解法一利用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充分体现了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基本思想,而解法二则充分利用了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及相似三角形中的有关知识。(2)在解法一中,直线AB方程的设法值得推崇,从思路分析看,若证 ,即证 ,将 代入后即证 ,即证 ,为此应通过直线AB的方程及抛物线方程 联立消去x得到关于y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一中的这一设法,既回避了直线方程的变形过程使运算简单,同时也回避了当AB⊥x轴的情况的讨论,若将AB方程设为 ,则必须对k不存在的情况作出说明。(3)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二册(上) 习题8.6第6题是:过抛物线焦点的一条直线与它交于两点P、Q,经过点P和抛物线顶点的直线交准线于点M,求证直线MQ平行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可见,这道高考题实际上是课本习题的一个逆命题,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对课本典型例题,习题要加强研究。
例5 (2002年江苏卷第20题)设A、B是双曲线 上的两点,点N(1,2)是线段AB的中点。
(1)求直线AB的方程;
(2)如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双曲线相交于C、D两点,那么A、B、C、D四点是否共圆?为什么?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圆及双曲线的方程和性质,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求直线AB的方程,可以设出其点斜式,与双曲线方程联立消元,利用韦达定理及中点公式求出其斜率,由于涉及“中点弦”问题,亦可利用“设而不求”法解决。对于第(2)小题,根据图形特征,若四点共圆,则CD必为其直径,至少可有以下三种解题思路:(1)判断CD中点到四点是否等距;(2)判断是否有AC⊥AD;(3)判断A、B两点是否以CD为直径的圆上。
解 (1)解法一:设AB:y=k(x-1)+2代入 ,整理得
。①
设 ,则
,且
因N(1,2)是AB的中点,故 ,于是 ,解得k=1,从而所求直线AB的方程为y=x+1。
解法二:设 ,代入双曲线方程得
。
因N(1,2)为AB的中点,故 , ,将它们代入上式可得 ,从而 ,于是直线AB的方程为y=x+1。
(2)将k=1代入方程①得, ,解得 , 。
由y=x+1得, , ,即A(-1,0),B(3,4),而直线CD的方程是y―1=―(x―2),即y=3-x,代入双曲线方程并整理得 ②
设 ,则 , 。
解法一:设CD中点为 ,则 ,于是 ,即M(-3,6)。
因
故 。
又
即A.B.C.D四点与点M的距离相等,从而A、B、C、D四点共圆。
解法二:由 , 得, ,
,故
,即AC⊥AD。
由对称性可知,BC⊥BD,于是A、B、C、D四点共圆。
解法三:以CD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
,即
。
将 , , , ,代入得
,即 。
因 ,
,
故A、B在以CD为直径的圆上,即A、B、C、D四点共圆。
点评 (1)处理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时,要重视韦达定理的应用。(2)“设而不求”是解决“中点弦”问题常用的方法,通过“设而不求”可以建立弦所在直线的斜率与弦的中点坐标之间的关系,本题已知中点坐标,即可确定出直线的斜率。(3)判断四点共圆的方法很多,注意从多种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典型热点考题
1.探究
例6 设 分别是椭圆 的左、右焦点,试问:在椭圆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 ?为什么?
分析 根据点P满足的条件,探究是否能够将点P的坐标求出,若能,则存在;若不能,则不存在,求P点坐标,有以下两条思路:
思路一 设 ,用焦半径公式将 , 用 表示,由 ,探求 是否存在。
思路二 由 知,点P在以 为直径的圆上,只须考察该圆与椭圆是否存在公共点。
思考:画一个较为准确的图形,不难发现,圆 与椭圆 没有公共点,所以这样的点P是不存在的,关键是这个椭圆太“圆”了,由此引发我们思考:为使点P存在,椭圆应尽量“扁”一些,也即其离心率应该较大,于是我们可以去思考一个一般性的问题:
一般化:若椭圆 上存在一点P,使得 ,求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
利用例6提供的两个思路均可得到 ,从而验证了我们的猜想。
再思考:考察点P从长轴端点 始沿椭圆运动至 的过程, 由0°逐渐增大后又逐渐减小为0°,猜想在某一位置必然取得最大值,试问:这个最大值是多少?又在何处取得?从椭圆的对称性来看,我们可以猜想:当点P在短轴端点B处时, 取得最大值,是不是这样呢?
利用焦半径公式及余弦定理不难验证这一猜想是正确的。
若设 ,我们有 。
回头看,在例6中, , ,代入可得 ,故0°≤θ≤60°,可见使θ=90°的点P是不存在的。
又一个问题:若椭圆 上存在一点P,使 ( 、 为长轴端点),求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
分析 不再是椭圆的焦半径,按照例6中的思路一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但是我们知道,使 的点P是轨迹是关于 对称的两段圆弧,可先求出圆弧所在圆的方程,然后按照思路二进行研究,下面我们给出这一问题的解答。
解 由对称性,不妨设 ,则 , ,由到角公式得
,即 ,
整理得, 。 ①
又 ,故 。 ②
②代入①得, 。
因点P在椭圆上,故 ,即 ,从而 ,即 ,也就是 ,从而 ,解得 ,又0<e<1,故 。
点评 (1)在解析几何中,直角一般由垂直条件来转化,而一般角则常用到角公式来转化,若想用余弦定理将无法运算进行到底。(2)注意利用椭圆的范围性,由 来建立a、b、c三者之间的不等式关系,从而求出e的范围。
2.应用。
例7 某隧道横断面由抛物线的一段和矩形的三边组成,尺寸如图,某卡车载一集装箱,箱宽3m,车与箱共高4m,试问:该车能否通过此隧道?为什么?
分析 此题为抛物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可利用抛物线的方程和性质进行研究。
解 以抛物线弧的顶点为原点,建立图示直角坐标系,设抛物线的方程为 ,从图示可以看出,点(3,-3)在抛物线上,故 ,得2p=3,即抛物线的方程是 。
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为使此车尽量通过此隧道,车应沿隧道中线行驶,令 代入 得 ,所以集装箱两侧隧道的高度是 。
因为车与箱共高仅4米,即h>4,所以此车能通过此隧道。
点评 (1)实际问题应转化为数学问题来处理,此处通过建立坐标系转化为解析几何中的问题。(2)建系应恰当,尽量使方程为标准方程,分析问题时注意考虑图形的对称性。
圆锥曲线定点定值问题方法总结
高考数学压轴题综合性比较强,一道题就会涉及很多的知识点,基本都是为那些学霸们准备的。但是,有时间就去试一试,能拿一分就多拿一分。下面是我整理的高考压轴题型以及压轴题的解题技巧。
1 高考数学最难的压轴题——立体几何
立体几何题,证明题注意各种证明类型的方法(判定定理、性质定理),注意引辅助线,一般都是对角线、中点、成比例的点、等腰等边三角形中点等等,理科其实证明不出来直接用向量法也是可以的。计算题主要是体积,注意将字母换位(等体积法);
线面距离用等体积法。理科还有求二面角、线面角等,用建立空间坐标系的方法(向量法)比较简单,注意各个点的坐标的计算,不要算错。
1 高考数学最难的压轴题——圆锥曲线
圆锥曲线题,第一问求曲线方程,注意方法(定义法、待定系数法、直接求轨迹法、反求法、参数方程法等等)。一定检查下第一问算的数对不,要不如果算错了第二问做出来了也白算了。
第二问有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时,记住“联立完事用联立”,第一步联立,根据韦达定理得出两根之和、两根之差、因一般都是交于两点,注意验证判别式>;0,设直线时注意讨论斜率是否存在。
第二步也是最关键的就是用联立,关键是怎么用联立,即如何将题里的条件转化成你刚才联立完的x1+x2和x1x2,然后将结果代入即可,通常涉及的题型有弦长问题(代入弦长公式)、定比分点问题(根据比例关系建立三点坐标之间的一个关系式(横坐标或纵坐标),再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建立圆锥曲线上的两点坐标的两个关系式,从这三个关系式入手解决)、点对称问题(利用两点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条件,即这两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和这两点的中点在对称轴上)、定点问题(直线y=kx+b过定点即找出k与b的关系。
1 高考数学最难的压轴题——导数
高考导数压轴题考察的是一种综合能力,其考察内容方法远远高于课本,其涉及基本概念主要是:切线,单调性,非单调,极值,极值点,最值,恒成立,任意,存在等。
1.一般题目中会有少量文字描述,所以就会涉及文字的简单翻译。
2.题目中最核心的描述为各类式子:主要为普通类型:一般涉及三次函数,指对数,分式函数,绝对值函数,个别情况会涉及三角函数,特殊类型:主要含有x1,x2,f(x1),f(x2)类型。
解题思路:文字翻译处理一般较简单,核心为式子运算变形处理,对于特定式子主要通过模板解决,重点是导数压轴题中一般式子运算变形处理策略,同时会涉及一些复杂拓展图形的认识和快速作图能力。
高考数学圆锥曲线和导数题的例题和解决方法帮忙总结一下,谢了。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是高考中的常考题型,难度较大,考查知识间的联系与综合,并且此类题一般计算量都较大,费时费力难以攻破,令很多学生望而生畏. 本文给出此类问题的求解方法,希望对同学们学习有所帮助.
圆锥曲线中的定点、定值问题求解有两大方法,即参数法和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
圆锥曲线的定点、定值问题会涉及到曲线上的动点及动直线,所以很常用的方法就是设动点或设动直线,即引入参数解决问题,那么设参数就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设点的坐标,第二种是设直线的斜率.
用参数法解决定点和定值问题时,对参数的处理是不同的.
高考圆锥曲线
高中数学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数学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求分式型函数最值的方法
圆锥曲线定义的应用
规律与方法:
1、圆锥曲线的定义是相应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的“源”,对于圆锥曲线的有关问题,要有运用圆锥曲线定义解题的意识,“回归定义”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2、研究有关点间的距离的最值问题时,常用定义把曲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到另一焦点的距离或利用定义把曲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转化为其到相应准线的距离,再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去解决有关的最值问题.
例1 若点M(2,1),点C是椭圆x216+y2
7
=1的右焦点,点A是椭圆的动点,则|AM|+|AC|的最
小值是________
跟踪训练1 已知椭圆x29+y2
5=1,F1、F2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点A(1,1)为椭圆内一点,
点P为椭圆上一点,求|PA|+|PF1|的最大值.
2
题型二 有关圆锥曲线性质的问题
规律与方法
有关圆锥曲线的焦点、离心率、渐近线等问题是考试中常见的问题,只要掌握基本公式和概念,并且充分理解题意,大都可以顺利求解.
例2 已知椭圆x23m2+y25n2=1和双曲线x22m2-y2
3n2=1有公共的焦点,那么双曲线的渐近线
方程是
跟踪训练2 已知双曲线x2a2-y2b2=1的离心率为2,焦点与椭圆x225+y2
9=1的焦点相同,那
么双曲线的焦点坐标为________;渐近线方程为________.
题型三 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问题
规律与方法:
1.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可分为三类:无公共点、仅有一个公共点及有两个相异的公共点.其中,直线与圆锥曲线仅有一个公共点,对于椭圆,表示直线与其相切;对于双曲线,表示与其相切或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对于抛物线,表示与其相切或直线与其对称轴平行.
2.有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题目可能会涉及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中的弦长、焦点弦及弦中点问题、取值范围、最值等问题.
3.这类问题综合性强,分析这类问题,往往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和“设而不求”的方法、对称的方法及根与系数的关系等.
例3 已知椭圆C:x2a2+y2b2=1 (a>b>0)的离心率为6
3,短轴一个端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为3.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直线l与椭圆C交于A、B两点,坐标原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3
2
,求△AOB面积的最大值.
3
跟踪训练3 已知向量a=(x,3y),b=(1,0)且(a+3b)⊥(a-3b). (1)求点Q(x,y)的轨迹C的方程;
(2)设曲线C与直线y=kx+m相交于不同的两点M、N,又点A(0,-1),当|AM|=|AN|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题型四 与圆锥曲线有关的轨迹问题
规律与方法:
轨迹是动点按一定规律运动而形成的,轨迹的条件可以用动点坐标表示出来.求轨迹方程的基本方法是
(1)直接法求轨迹方程: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根据条件列出方程; (2)待定系数法求轨迹方程:根据曲线的标准方程; (3)定义法求轨迹方程:动点的轨迹满足圆锥曲线的定义;
(4)代入法求轨迹方程:动点M(x,y)取决于已知曲线C上的点(x0,y0)的坐标变化,根据两者关系,得到x,y,x0,y0的关系式,用x,y表示x0,y0,代入曲线C的方程. 例4 如图,已知线段AB=4,动圆O1与线段AB切于点C,且AC-BC=22,过点A、B分别作圆O1切线,两切线交于点P,且P、O1均在AB的同侧,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高考圆锥曲线大题题型及解题技巧
对于函数值域问题,高考似乎不再单独命题,经常会以最值问题、换元形式出现,所以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小编最近在整理圆锥曲线问题,发现在圆锥曲线压轴题的第二问中经常会出现一类函数求最值或者值域问题,现整理如下,希望对学生们有帮助。这类函数就是分式型函数。这类问题有一次式比一次式,二次式比一次式,一次式比二次式,二次式比二次的形式,现在对这类问题进行整理汇总。
分析:解决这类问题,采取的方式是分离常数。
分析:由于此类函数图像可以经过反比列函数图像平移得出,所以解决在给定区间内的值域问题,可以画出函数图像,求出其值域。
小结:函数关系式是一次式比一次式的时候,发现在此类函数的实质是反比例函数通过平时得出的,因此可以作出其图像,去求函数的值域与最值。
根据函数单调性,可以做出此类函数的大致图像,因为这类函数在第一象限的图像象一个“红对勾”,所以称这类函数是对勾函数,通过图像求出其值域。当然也可以采用基本不等式来解决其图像。
分析:当定义域为R时,采用判别式法求此类函数的值域。当定义域不为R时,不应采用此法,否则有可能出错。此时,要根据函数关系的特征,采用其他方法。
分析:当定义域不为R时,不能采用判别式法求此类函数的值域。要根据函数关系的特征,采用分离常数转化成例5的形式。
以上是求此类函数的常见方法,但同学们在解题过程中。不要拘泥以上方法,要根据具体函数的特征采用相对应的方法,多思考,举一反三,那以后解决此类问题就很容易了。尤其是在圆锥曲线问题中,能够从复杂的关系式中找出此类问题的模具,进而轻松解决取值范围和最值问题。
高考数学中圆锥曲线的经典例子?
题型:
1、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
这类问题主要采用分析判别式,有
△>0,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
△=0,直线与圆锥曲线相切;
△<0,直线与圆锥曲线相离.
若且a=0,b≠0,则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且有一个交点.
2、圆锥曲线与向量结合问题
3.圆锥曲线弦长问题
4.定点,定值,轨迹,参数问题
5.轨迹问题:
轨迹问题一般方法有三种:定义法,相关点法和参数法。
6.探索型,存在性问题,这类问题通常先假设存在,然后进行计算,最后再证明结果满足条件得到结论。对于较难的题目,可从特殊情况入手,找到特殊点进行分析验算,然后再得到一般性结论。
高中数学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数学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